浅谈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时间:2023-03-18 16:48:03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论文关键词〕大学教学 多媒体课件 设计原则

    〔论文摘要)多媒体课件在如今大学英语教学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但其效果却因设计时存在的诸多误区而受到影响。本文从这些误区出发,结合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理论、建构主义英语学习理论、任务型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理论,尝试性地探讨了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应该遵从的原则,希冀提高多媒体课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学者以为教学工具,以事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为媒介,将教学内容立体地、多维度地按教学要求系统地通过屏幕等形式展示给学习者,并且可以进行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交互活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集传统教学法优点和现代科技成果优势于一身,理论上应该是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但从现在的实际教学看,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引起了不少教师和学习者的疑惑甚至反感。笔者认为,无论是教学理念上考虑,还是从课堂教学操作出发,问题核心都在于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上。从这一点看,本文对多媒体设计原则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设计存在的误区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四大要素:教学者、学习者、教材、多媒体课件。笔者认为这四者应该遵从“两主一辅一中心”的关系,即: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中起组织者、协助者的作用;学生是主体,能执行课堂学习活动安排,并能自主学习;教材是中心,体现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而多媒体课件是辅助,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教学学习,可以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四者关系如图所示:

    但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从传统课堂“tell a lecture"(重传授)/"talk with students"(重交流)转换到如今备受争议的“show a lecture"(重展现),多媒体课件的地位常被教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地抬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多媒体课件设计误区所致:

    (一)多媒体课件冲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削弱了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能力

    毋庸置疑,传统课堂上英语教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而且.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也赋予教师以主导地位,协助学生学习,组织课堂活动完全有赖于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普及,教师的这种地位却受到了冲击。

    其一,影响教师创造性、能动性的发挥。海量信息呈现替代教师讲授点、组织教学等活动,多媒体课件虽信息丰富详实、形式生动活泼,但内容大多提前设定,缺乏灵活性、应变性;同时因为被束缚于电脑控制台前,教师很难再做到讲课时眉飞色舞、穿梭于学生中间关注教学效果。其二,影响教师的课堂活动组织能力。课件设计中的声、光、影、图等多媒体手段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视听觉等感官,英语教师传统使用表情、手势、声调高低等手段的感染力不再,师生之间距离就此产生,即使安排有教学活动,这种距离感会使教师的组织能力大打折扣,使教师力不从心。总之,这样的课堂教学已沦为课件展示课,成为现代化的“机灌”。

    (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学习、参与课堂活动能力发展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促进外语习得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因此,多媒体课件应该善于创设较为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学生思考所学内容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

    但是多媒体课件中所展示的语篇或对话,大多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取代了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进行的交际操练,取代了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设计留给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甚少,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者,多媒体课件的信息量大、切换快速,学生几乎没有空间和时间来思考学习的内容,认知超负荷,极易产生疲劳感、挫折感,影响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课件冲淡了教材的中心地位,未能很好体现教材的作用

    新世纪出版的英语教材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目标语和学习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侧重点也从原来强调知识传授转化到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整套教材以及每个单元的编写在学习策略、语言重难点、异域介绍等教学目标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有机整体,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指导作用。所以多媒体课件在设计时应该作为教材的辅助,而不是替代。

    可是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包括某些教材配套的课件)往往喧宾夺主。在内容上淡化了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将其认为很感兴趣的旁枝末节放大,将教材强调的重点、难点置于课后学生自学,这样做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却降低了教学效果。多媒体的声、光、影等技术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教材移到多媒体课件,可学生并没有从课件上得到要领,在开口说、动手写、用耳听等方面机会不多,学生学习策略得不到训练。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原则

    多媒体课件科学与否,教师是关键—教师不仅要厘清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关系,明晰多媒体课件合适的使用频度,更要透彻领悟如下一些科学的指导原则。

    (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为指导,突出大学英语教与学的“任务型”特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应在交际中习得语言,两者应并行不悖,共同指导教师科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该理论为多媒体课件设计提出了终极要求—为学生创立最适宜“意义建构”的学习情境。而任务型教学模式旨在“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它强调“在做中学(learn by doing ) ",为部《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应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含量高,具象性强,输人途径多样等优势,任务前(pre一task )、任务中(while一task )和任务后(post一task)等阶段的学习情境会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真实性或接近真实,从而使学生通过语言活动积极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具体而言:

    1、课件在设计布置任务的环节应该能触发学生学习动机,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学习者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兴趣,都会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和学习效果。因为语言、文化背景差异等原因,即使大学英语教材每单元主题都较为常见,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认识规律,使用声、光、影、图等多媒体技术,从声音、色彩、动画、情节等方面创设

当前学习任务相关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将任务以多媒体形式布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听觉等多途径的刺激,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课堂活动的布置与传统的抽象单一的方式不同,这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任务的动机,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少焦虑,使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应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任务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2)以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任务内容和方式应尽量真实;(3)设计的活动要有助于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2、课件设计应有助于学生主体课堂任务的完成,即最大程度地实现以多媒体课件为媒介的师生、生生交互过程。大学课堂教学应该主要由具有“变化性互动”特征的各项任务活动组成,因为大学生的阅历、知识、思维等优势,活动意义会更丰富,更接近真实,而非式练习,进而能更有效地产生习得。这样,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特点,使课堂信息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的转换。

    (1)课件设计应该给人机、师生、生生等多元化交流留下空间和时间。课件在以视听觉刺激学生感官的同时,作为主导的教师还应让学生以各种方式做出反应,不断插人有关问题,灵活布置新任务,比如小组讨论,表演等,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比率。此外,为了避免学生下意识地等待“满堂灌”而懒于思考,教师在课件某些环节可只写出关键词,而不是完整写出所有要点。有助于学生能集中精神,与教师实现有效的互动,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

    (2)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该体现大学英语课的综合性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参与完成,培养其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设计课件时,教师不应只关注多媒体在视听方面的优势,还应关注多媒体在培养学生说读写等能力方面所具有的潜力。可以在播放影片片段之后,让学生分组复述影片内容,或者根据影片内容设置填空题让学生补全关键信息;或者,用多媒体展示阅读并设置阅读速度等。

    3、课件设计应体现多媒体在任务完成效果评估时的技术优势。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评估方式,有望改变传统效果评估时让学生感到枯燥,参与性不强的状况。教师可以利用进行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比如提问、游戏、比赛等,让学生感兴趣,使其能积极参与。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思维,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学生在教师下再一次通过活动强化本课语言难点。  当然,在采用多媒体时也可建立多种评测形式,如通过课前的小活动把握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通过课中的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情况,通过布置相应课后练习督促学生的继续提高等等

      (二)以多媒体认知负荷理论为指导,注意降低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负荷,提高其学习效率。

    认知负荷理论的要点是:(1)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人们很难同时加工多种来源的信息;学习过程中如果处理信息所需资源超过工作记忆的容量,学习将会无效。(2)当某种知识(或图式)含有多种相互作用的元素时,这些元素将加重认知负荷。当信息加工所需资源超过其可用的认知资源,学习者就会认知超载、学习就不能顺利进行。Mayer等研究者认为,人类信息加工系统有加工听觉输人与言语表征的听觉通道和加工视觉输人与图片表征的视觉通道。每个通道的加工容量是有限的。当呈现的课件信息加工所需资源超过其可用的认知资源,学习者就会认知超载,无法实现有意义学习。 Mayer & Moreno了多媒体学习中减少认知负荷的几种策略,可供教师设计课件时作重要参考,这些策略有:邻近原则减负技术,包括空间临近原则和时间临近原则;多通道减负技术;清除冗余信息减负技术;形象原则减负技术;分割减负技术;提前训练减负技术;标记减负技术等。笔者结合自己的课件设计实践,将这些策略整合如下:

    1、课件设计要以珍惜学生课堂有限认知资源为前提,突出必要加工材料,减少额外信息加工投人。(1)课件应该重点突出、简洁以避免分散效应。不要在制作课件时加人与主题无关的图片、声音等额外信息,标记手段也尽量做到重点突出,节省认知资源。(2)如果图片/文本和声音同时出现,设计时文本应该临近或嵌人图中,尽量同时呈现而避免继时呈现。因为如果文本与相应图片(或声音与文本/图片)不同步,学生便要耗费认知资源寻找匹配,从而导致认知负荷超载。(3)教师可将学习内容科学分片分段,合适时辅以例句或例题,并使内容片段之间有一定间隔时间,这可使学生有时间分配认知资源来组织和整合所需信息。

    2、课件设计要合理利用两条信息加工通道,科学分配视觉与听觉通道的加工工作量以及加工顺序。研究表明,通过文字加图片处理信息要比单纯用文字效果好,语音表达的呈现方式比文字呈现的教学效果好,配有语音解说的图片或动画要比仅有文字或字幕的图片或动画产生的教学效果好,这是因为处理形象的信息比抽象的信息付出的认知资源少;另外图片和文本均由视觉通道加工,易造成认知超载,而加人语音,就是把通过一条信息通道呈现的材料分离为通过两条信息通道同时呈现,从而减少认知超载的机会。据此可知,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应尽量避免纯文字的呈现,应有教师的讲解作为听觉输人,必要时还可在课件上辅以适量图片。

    (三)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即便在多媒体条件下,教师设计课件时也应该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策略知识并加以运用,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课件内容编排,材料选取等要体现常见学习策略思想,比如宏观的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微观的听力、、阅读、词汇等学习策略。教师单元复习时可以将关键词组的中文以幻灯片形式呈现给学生,叫学生复述出对应英文表达(复述策略);或展现单元课文结构框架后,要求学生重写组织材料进行写作(组织、写作策略)等。其次,某些学习策略可以借助课件设计以明示方式传递给学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传统课堂上难以操作的学习策略详细讲解示范,让学生易懂易会,如快速阅读策略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即使有些起功能的策略如元认知策略,其计划、监控以及评估策略也可以体现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之中。

    多媒体技术虽然功能强大,但在英语课堂上仍只能是一种教学工具,起辅助作用。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清楚语言学习实践的本质,明确多媒体课件的角色作用,应该利用课件解决教学学习中的难点、重点。同时教师还要努力掌握学、学习理论,这样设计出来的课件才能真正展示教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课堂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大学英语课堂。

【浅谈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相关文章: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浅谈的论文08-02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论文08-08

浅谈民事裁判文书中透明原则的运用05-11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论文12-17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04-22

浅谈数学作业的设计04-12

教育论文:浅谈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11-21

浅谈数学教学反思11-03

浅谈课件制作中的声音素材的处理论文(精选8篇)04-27

浅谈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日常会话中的模糊限制语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