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的角色转变看教学的和谐发展

时间:2020-08-31 10:53:28 教育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从教师的角色转变看教学的和谐发展

从教师的角色转变看教学的和谐发展  李宝华

从教师的角色转变看教学的和谐发展

[摘 要]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怎样让学生动起来、怎样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怎样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是信息技术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以笔者的实践来谈谈通过教师几个方面的角色转变,从而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和谐”发展。

[关键字] 角色  信息技术教学  和谐 
 
 唐代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传统教师角色的最好概括,精辟地阐明了教师在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道出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这一角色所具备的共性。在以前老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往往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学生很少能够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教师是知识、技能、道德等多方面的权威,“我是老师,你是学生”,师生关系单一,教师角色也单一。这种教学往往使得学生思想僵化,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势必要转换角色,把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将备课时间延长,将上课讲课时间缩短,以促进教学“和谐”发展。
 
 一、学会放手,从“主体”转变为“主导”
 信息技术很多的操作过程及方法存在着共性,掌握其中一种方法和技巧,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类似于“示范讲解—模仿—拓展应用”是一种比较主流的信息技术操作课教学模式,缺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还是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原因在于他们习惯于做一个“模仿者”、“接受者”,而不是一个“探索者”。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和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通过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以自身积极思考为前提,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例如在“遮罩动画”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先讲解遮罩的原理,即遮罩层决定显示图形的形状,被遮罩层决定显示图形的内容。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利用一张地图和一个圆形,分别产生下列效果:(1)探照灯的效果,即地图是不动的,圆是移动的;(2)转运的地球仪效果,即地球是移动的,圆是不动的;(3)放大地图的效果,地图是从小到大的变化,圆是不动的。从学生的表现和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以上作品,学生的潜力比想象中要大得多,能力也在老师的不断放手、放心中锻炼出来。将教学过程转换为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并掌握技能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尝试多种方法,使认识逐步转化为能力,教给学生一把打开学习大门的“钥匙”。这种学习行为一旦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师生和谐,从“师长”转变为“朋友”
 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全身心地、充满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到底愿不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没有信心和兴趣去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认同,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首先,教师要具有亲和力。教师以平等友好的心态、温和的话语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理解每位学生的感受和价值观,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课堂上教师一句赞赏的话语、一个轻抚的动作都是对学生的信任和激励,能够唤醒学生内心的情感和力量。长久持续的鼓励会使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屏幕控制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不喜欢老师控制屏幕,但教师如果先用一些温馨的语言表达他的意愿,可能情况会好一点,如:“刚才的离别是为了现在更好地相聚!”、“我被同学们漂亮的作品感染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吧!”等等。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兴趣”感兴趣,学生才能对教师的课堂感兴趣。通俗地讲,兴趣是一个人专注、热忱地投身于某事或某物。兴趣并不是说教师“拿出点兴趣来”,学生就能产生的,或者说教师感兴趣的内容,未必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作为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自己必须得有兴趣爱好,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兴趣中去,让学生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才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课前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采集学生的兴趣点,以学生熟悉的主题为背景,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进去,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践内容。教师的兴趣爱好要宽泛,时常去了解身边、网络上的内容,不要被“Out”了。
 
 三、引导帮助,从“讲师”转变为“导师”
 成功的课堂不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演,也不是学生疲于应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活动,而是学生在宽松自主的课堂气氛中,集中精力地思考、平心静气地实践。一方面依赖于教师精心的课堂组织,另一方面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指导。教师要实现这一点,一是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二是在课上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三是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反复切屏和喋喋不休的讲解,把安静的空间还给学生。此时,教师要集中精力去发现学生的问题,倾听学生的观点和想法,观察学生的实践和操作,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
 例如:在图片合成的综合练习课堂中,教师给出素材,要求学生根据这些素材进行作品的合成创作。首先,教师展示优秀的图片合成作品,如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的作品,让学生来欣赏图片合成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其次,教师通过巧妙设问,引导学生作品创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如:(1)合成过程中,图片为什么要放在不同图层中,图层的上下次序能不能随意改变;(2)有几种办法可以从其他图片中选择需要的元素或内容;(3)观察其他作品中图片元素,其大小、放置位置的角度是不是统一的,通过什么办法可以来改为图片大小及角度;(4)常见的图层样式及滤镜可以做到哪些效果。再次,教师以帮助文档的形式,将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给出解决方法或者是某些操作技巧的罗列,如以图形的方式来列举常见的图层样式及滤镜产生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参与学生的讨论,在学生问题解决不了时,及时提供帮助。
 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这就要求教师以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规律为出发点,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唤醒、激活起来;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教师要引在关键处、引在抽象概括处、引在知识的联系处、引在加深理解处。
 
 四、研究教法,从“教书匠”转变为“教学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教书匠和讲解员,教学就是“我讲你听”、“我出题你做题”, 教师只需掌握必要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技巧即可,其角色定位是把自己知道的书本知识转授给学生,甚至认为只要拥有了某方面的知识就可当教师,即所谓的“学高为师”。
 教师应该扮演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它促使教师在教学上采用探究的方法而不是讲授、指导的方法。研究并不是科学家和理论工作者的专有,为了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深入认识自身的专业行为,教师有必要进行研究。教师应以研究者的形象出现,而不是经验和技术型的专家。比如教师可以研究教学方法,哪些课型比较适合任务驱动法,哪些课型比较适合小组合作探究法;可以研究课堂的导入方法,导入的方法有哪些;可以研究问题的设计,如何体现问题的梯度性、有效性;可以研究课堂语言,如何使语言表达精练而到位。可以研究课堂评价,如何更有效地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使教师更加关注具体的教学情景,把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促使教师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与研究,把一些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
 上述从四个方面讲述了转变信息技术教师角色,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实际上,这四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对教学法有了更好的研究,才有“放手”的课堂;“放手”之后,教师应加强引导组织以及提供相应的帮助;同时,“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学习。通过这个转变,学生的学习自主多了,后续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得到更多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5)
[2]朱月燕.透过学生课堂反思情境创设的有有效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6)

【从教师的角色转变看教学的和谐发展】相关文章:

1.从护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

2.浅谈从音乐制品的发展看摩梭音乐的发展

3.新课改理念下实现教师的角色转变的教育理论论文

4.浅谈由秘书到领导角色的转变

5.钢管舞在中国的角色转变

6.丁玲《阿毛姑娘》中阿毛的角色转变

7.浅谈从知识经济特征看市场营销观念的转变论文

8.从信息世界看哲学的发展及其根本转向论文

9.从学科反思的角度看职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发展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