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语文课堂应重视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点拨提升

时间:2020-10-28 15:12:36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幼师语文课堂应重视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点拨提升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文学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幼师语文课堂应重视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点拨提升

  摘要:文本细读能力对于幼儿教师进行相关绘本教学尤为重要。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院校,应在语文课堂上重视对幼师生的文本细读能力的点拨提升。幼师语文教师应善于从文本细节、文本语言、文本结构、特殊修辞、诗歌意象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方法,提升文本细读的能力。这将对幼师生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幼儿教学大有裨益。

  关键词:文本细读;点拨;幼师生

  一、文本细读能力对于幼儿教师的重要性

  绘本教学在当下的幼儿园课程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幼儿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经常出现诸如故事主线不突出、对活动重难点把握不当、对绘本主题内涵的曲解等问题。比如绘本《一只猪与一百只狼》,其原著在看似荒诞却妙趣横生的情节设置中,蕴含着最原始的生存智慧,教师在教学时应特别注重引导幼儿关注它独特的幽默以及蕴含的智慧。但是某幼儿教师却将上课重点放在讨论表演“先吃小猪的什么部位”上,耗时7分钟,占了整个活动的四分之一,最后在总结狼为什么没有吃到猪的问题时,教师只将原因归结为笨狼,教师跟幼儿一起嘲笑狼的愚笨,却忽视了深层原因的探讨――是狼的“贪婪”造成了最后失望无奈的结局。再比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它以充满诗情与创意的页面设计讲述了毛毛虫到蝴蝶的生命蜕变,对幼儿有着潜在的生命教育。某幼儿教师却乐此不疲地将重点放在每次毛毛虫吃完水果后的猜测,仅仅抓住了“食物递增”这一线索,忽略了毛毛虫不断生长变化的细节,而幼儿只能根据自身经验,回答“喝水”、“睡觉”,绘本的教学偏离了故事的主题。

  以上问题的出现往往跟幼儿教师缺乏深入研读文本的能力有关,很多幼儿教师对阅读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浅阅读”。在绘本教学中,绘本作为教师和幼儿互动的载体,需要双方在阅读过程中对意义加以诠释和解读。这种深入解读的能力被称为“文本细凑能力”。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说:“文本细读是一种能力,它可以帮助你阅读文学名著,帮助你透过文字或者文学意象,达到作品所隐蔽的精髓之地。”对于绘本也是如此,幼儿教师应首先学会细读绘本,读懂画面和文字,把握图画书的真正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或思想脉络,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才能帮助幼儿理解其所要传递的价值。因此,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自身必须具备相当的文本细读能力。而对于培养幼儿教师的师范院校来说,不断培养幼师生的文本细读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师语文课堂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点拨例谈

  幼师生文本细读能力的提升应主要依靠幼师的语文课堂,幼儿师范的语文教师应首先明确文本细读能力对于幼师生的重要性,并在幼儿师范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点拨。这里结合多年的幼师语文教学经验,以五年制高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幼师语文课堂对学生文本细读的点拨之法。

  (1)从文本细节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鲁迅的《祝福》是一个经典篇目,如何让学生对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有更深入的体会?教师可以抓住相关细节进行点拨。比如,可以让学生把祥林嫂的生平按照时间列出来,引导他们关注时间,学生会发现祥林嫂起初其实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女人,死时也40岁不到;另外每次发生悲剧性的事件总是在春天,而她死时是在年终祝福的时候,最终也没能迎来生命的春天;还有比如她的名字、她为什么她的父亲可以将她卖掉、她的婆婆可以逼她改嫁而不被惩罚,她的大伯凭什么可以收屋等等。这一系列细节的点拨让学生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体会越发加深,也对旧社会女人是附属品的生活状况了解得更加透彻。

  在理解其他人物形象时,鲁四老爷和“我”的形象是难点。学生不会注意到就是鲁四老爷这么一个在小说中没说几句话的人物对祥林嫂的死该负最大的责任,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个冷酷的老板而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鲁四老爷的身份,小说第一段就说他是一个老监生,书下对老监生的解释是――清乾隆以后,地主豪绅等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学生一下明白,鲁四老爷是个顽固守旧的地主阶级,也就是在当时养尊处优的一群人,他们为了维持他们养尊处优的现状,要求别人必须遵守现行的秩序,所谓秩序就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然后就是最后规定的女子的三从四德。他们忠实地维护着这个秩序――也就是封建礼教,不允许别人有半点的逾越,如果逾越怎么办?那就用迷信来恐吓、镇压他们。柳妈和祥林嫂,以及当时所有人头脑中的迷信,就是这样被灌输进去的。所以,鲁四老爷们所宣扬的礼教与迷信才是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分析“我”的形象时,也应让学生先搞清楚他的身份,这是一个学生容易忽略的细节。小说第一段中说他是个新党――辛亥革命时的新党。那时候的革命者们手中扛着两面旗帜――民主与科学,民主是与专制相对,科学是与迷信相对,也就是说他们是要推翻封建专制,把民众从迷信的深渊里面拯救出来。那么文中的那个“我”来到鲁镇,有没有能把祥林嫂拯救出来呢?有没有改变鲁镇的现状呢?没有!此时,学生应该就能对“我”的形象有更清晰的认识,“我”的确与鲁镇的那些人们不是一伙,他真心地同情祥林嫂,但是却过于软弱,甚至退缩逃避,最终还是无法将祥林嫂拯救出来。

  (2)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推敲言语魅力

  学习《登高》一诗,学生能够体会到杜甫身世潦倒、忧国忧民之“悲”,但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的妙处,还是需要学生字斟句酌,沉人词语。教学难点可放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的赏析。这一联被称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为什么?学生能够说出从这两句诗中体会到生命的流逝,生命走到尽头的悲壮。这是最基本的层次,更高一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说出萧萧与滚滚这两处反复,给人萧瑟以及裹挟一切的运动感,或者说还有整齐的对偶等等。

  其实,学生谈到“萧萧”与“滚滚”,就已经开始尝试咬文嚼字,但是还有一些字眼他们没有注意到。教师可先不急着告诉学生,而是等把后面的.两联也一起看完,学生了解了八层悲,家国与个人的悲以后再回头赏析这两句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无边”与“不尽”两个副词。无边是空间概念,是空间上的无边无际,不尽是时间概念,是时间上的横亘古今。“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另外,“无边”、“不尽”正好与下联的“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仿佛那悲愁横亘在古今,弥漫在天地。到此,“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富有匠心的语言领悟的平台,供学生曲径通幽。要智慧地引导学生以语言解篇章,以语言绘形象,以语言激情感,以语言开智慧。朱光潜先生所谓的“咬文嚼字”原则,其实也是文本细读最基本的手法,引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才能很好地提升其文本细读之能力。

  (3)从文本结构入手,引导学生欣赏整体之美

  《五月的鲜花》一文,材料相当丰富,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徐州一中校园环境、教室环境的描写,还有对歌曲《五月的鲜花》的分析点评。如何在两节课的时间里把全文的内容理清楚,并且分析到位?此时,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结构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谈到了我对音乐初步萌发兴趣,然后李老师的出现让我对音乐有了深刻的理解,接下来谈“我”对李老师抄在黑板上的《五月的鲜花》的赏析,最后写李老师的死对我的震撼。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中提炼出三个关键点――我、音乐和李老师,学生很快就发现文章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三者的关系在展开。音乐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音乐把我的灵魂扯疼了,李老师则是把我领进音乐大门的人,李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因此,他既是我的音乐启蒙老师,也是我的人生之师,生命之师。

  另外,作者对《五月的鲜花》这首歌的赏析看似零散,但是从结构上去考察,也依然能够理清其中的思路:作者从曲谱、调式、歌词、背景和细节这五个方面对这首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赏析。教师在课上带学生进行分析的同时,学生也明白了应该如何赏析一首曲子。这些主要是归因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本结构的深入考察。

  (4)从特殊修辞入手,引导学生关注表达方式

  《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作者帕斯卡尔是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丰富深邃。学习这篇文章,应注意把握住作者的思想精华,让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但由于这是一篇节选的译文,学生对文章没有完整的把握,又对外国哲学家的思维逻辑也颇有隔膜,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与大师对话还是有相当难度的。如果缺少恰当的点拨,学生的文本细读将碰到极大的困难。

  教师自己在文本细读时应首先注意到,本文实际上在提倡应用理性的思想去克制本能的很多欲念,人的伟大就在于思想,可以超越一切,但有时候当理性思想无法去克制欲念的时候,人就表现为禽兽,甚至也卑贱。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巧妙地在全篇使用了四组对比:伟大与渺小,禽兽与天使,卑贱与伟大,可悲与伟大。为了让他的观点更加形象化,还使用了两组比喻:“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和“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两种特殊的修辞。教师可以先提炼出一组对比,请学生找出剩余的几组对比,在讨论分析这四组对比的过程中让学生对作者的思路和思想内容更清晰明了。而两组比喻是重点更是难点,前者体现人的矛盾性,在了解了前面的四组对比之后这个比喻比较好理解,后者其实也是相当精彩,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了解本体与喻体的共同特征――掌控,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什么是失了位的国王的可悲了。

  对于这类难度较大的文章,教师应遵循“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关键点进行适时点拨,扫清学生文本细读过程中的障碍,同时也教给学生文本细读的方法。

  (5)从诗歌意象入手,引导学生找到文本钥匙

  《金黄的稻束》这首小诗,通过物象的雕像化传达对生命的思考。但是诗歌的最后一句“而你们,站在那里,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是个大大的难点。稻束如何就成为了人类的一个思想?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如何解决这个难点?就应该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入手,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全诗从稻束跨越到思想经过了两个意象的铺垫,一个是母亲,一个是雕像。把这两个意象分析透了,“稻束――思想”的跨越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诗歌当中“母亲”这一意象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分析透彻,而不是凭空想象。文章首句说:“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割过”,但依然“站着”,这不就是最好的对痛苦默默承受的坚忍吗?这里“母亲”的意象,强调的是隐忍、默默承受的特点。从稻束到母亲,作品从一个物性的层面上升到人性的层面,这是第一层递进。而“雕像”这一意象则是一种无言的昭示。由母亲上升到雕像,在雕像中将母亲和稻束的本质精神统一在一起。此时,诗歌意境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把一种流动的音符凝结于一座永恒的雕像上。

  最后,诗人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诠释给予人们无私的爱的母亲,她在对母亲的讴歌和赞美中窥见了历史的本质。正是有了母亲的这种默默承受,才支撑起了这个民族的历史。这就是“而你们,站在那里,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如果把诗人的诗歌比作一个攀登,那么结尾处的升华就是无限风光。而学生之所以能够攀登到诗人思想的高度,全凭诗歌精心设置的“意象”,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意象入手,找到诗歌解读之钥匙。

  三、总结

  叶圣陶先生说:“在课堂里,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老师最关键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文本细读的能力,当他们面对陌生文本时,知道该从何处下手,如何细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而幼师生只有具备了文本细读的能力,才能独立到位地分析手头的儿童文学作品,为将来走上幼儿园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幼师语文课堂应重视对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点拨提升】相关文章:

1.美术课程对学生鉴赏与审美能力的提升论文

2.幼师政治课应重视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论文

3.价值批判与文本细读后感1500字

4.文本细读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论文

5.探讨幼师舞蹈教学创新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论文

6.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思维发展

7.提升盈利能力

8.对高职学生通用管理能力的培养应注重其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