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传统文化在职校人文教育中的意义

时间:2020-08-02 20:02:50 教学论文 我要投稿

管窥传统文化在职校人文教育中的意义

  进入大学后,专业学科划分过细,基础性、通识型的课程严重不足,大学生出现了明显知识结构缺陷,知识结构的缺失也就导致学生在心灵方面容易出现不充实、不丰富、不优雅等问题出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一些理工科大学觉察到学生的知识结构问题,已经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忽略人文教育使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历史和社会的了解和体察严重不足,对良知和情感相当漠视,他们都是某个专业的技术精英,但是心灵世界却相当空虚,容易迷失自我。于是一些高校开始逐渐重视并实施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空白的现象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在大学校园中“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仍然存在,高等职业院校也不例外,职业学校学生中,精神面貌普遍存在自我中心急功近利,传统美德淡薄,生存观念扭曲,忽略社会价值的意义,实用主义倾向严重。大学生“价值悬浮”和“精神贫血”的现状也依然普遍。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函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财富,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智慧的精华,这其中包含着广博的人文教育资源。在大学人文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传授丰富了人文教育,在塑造完整人格、传递中华民族价值取向上起着非常正面的作用。具体来说,传统文化能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渗透人文教育:

管窥传统文化在职校人文教育中的意义

  (一)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对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经典性概括。儒家强调做人要坚韧、有担当意识,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人生态度也是中国知识分子都一生追求的,可以说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一个积极人生的大前提,也可以增强抗挫折力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从而更加适应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

  (二)积极入世与恬淡物外的人生修养。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层面。儒家思想为我们设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入世”的人生价值目标。道家思想则为我们策划了一条返朴归真、恬淡物外的生活理想,“无为之为是大为”,强调回归自然,反对无节制的物欲追求,讲求精神与自然同在的生活目标,可以说儒道两家为不同处境的中国人设计了不同的人生修养目标,同样充满睿智,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对待人生。

  (三)重人伦道德的伦理规范。中国人自古就是以家庭、家族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尊重人格、推己及人的道德观念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责任意识,促使我们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伦理意识。

  (四)仁、智、勇的统一。儒家思想强调“仁者爱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孔子把仁、智、勇成为“君子之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仁、智、勇是儒家学说中完美人格的体现,也是君子修养品格、成就事业的必要前提。

  (五)持中贵和、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处世观。“和”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和”万物才能得以成长,天下才能太平。国家方能兴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讲求和谐是谋取发展,反对忽略个性强求一致,“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不破坏整体统一为原则。季羡林先生指出:“‘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合一”,“人与大自然应‘合为贵’。”“天人合一”,要求人要与自然万物同为一体,同时也是提醒人类不要肆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天人合一的世界里,人类社会才能重新回归平和、安详的精神家园,走向趋近完善的最高境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这些财富尽管历经时代变迁世事变化,却应该始终根植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也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不懈,才能为培养出人格更加完善的人才,才能让学生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坚实稳健。

【管窥传统文化在职校人文教育中的意义】相关文章:

分析体育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优势的论文11-03

浅谈人文价值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体现08-29

尝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论文08-11

浅谈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11-03

人文表达在写作实践中的特质的教育理论论文10-30

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论文10-20

让人文教育在物理教学中活起来论文08-06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管窥教育论文08-11

美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意义论文08-06

语文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中的重要性论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