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0-08-05 19:33:28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以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3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及2004级护理学本科共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普通外科病人的护理及骨科病人的护理见习课时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其他见习课按传统带教方法,比较学生考试成绩。结果 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学生测验成绩、期末考试考点得分率、期末考试成绩优良率比传统教学法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能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 教学;教学方法;教育,护理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以下简称教改法)是根据“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 PBL)”原理设计的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它以病例为中心,提出相关问题,启发学生研讨有关基础和临床知识,训练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处理具体案例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记忆力[1]。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护理为主线、以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根本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以下简称传统法)的基础上,采用教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院2003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2004级护理学本科共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03级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学生为5年制,专业课授课内容、进度、考试考核与2004级护理学本科同步进行。以上一届即2003级护理本科学生(83人)为对照组。两组学生入学成绩相当,教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相近,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在进行普通外科病人护理及骨科病人的护理见习课时采用教改法:

  ①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于见习课前到附属医院的普通外科和骨科病区筛选符合教学要求的典型病例3~4人,如病区内无相应的住院患者则到病案室选典型病案1~4份;

  ②开课时教师用10~15min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所准备的患者或典型病案,提出3~5个问题;

  ③学生分组到病房对病人进行健康评估,有条件的可进行必要的检查;

  ④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维,将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等综合分析运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⑤教师总结;⑥外科护理学其他内容见习课按传统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教学。

  1.3 评价方法

  ①于普通外科及骨科见习课后各测验一次,其他内容见习课后测验两次,题量及难度相当,时间每次20min;

  ②采用复旦大学试卷分析系统进行考试分析;

  ③学生、院系专家课堂授课质量评价综合评价教学质量;

  ④比较实验组采用教改法和传统法教学的测验成绩和期末考试考点得分率;

  ⑤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

  1.4 统计学处理 对采集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实验组两种教学法学生成绩比较 实验组教改法测验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法(P<0.01),教改法期末考试考点得分率高于传统法(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两种教学法学生成绩比较(略)

  注:与传统组比较,a:t=5.95,P<0.01;b:2=4.45,P<0.05

  2.2 两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成绩为(74.41±6.71)分,及格率(≥60分)为97.87%(92/94),优良率(≥80分)为24.47%(23/94)。对照组期末成绩为(72.88±7.81)分,及格率为97.59%(81/83),优良率为8.43%(7/83)。及格率差异无显著性(2=0.016,P>0.05),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8.05,P<0.01)。

  2.3 学生评价 经向学生了解认为:教改法通过用典型患者或病案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促进临床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2.4 专家评价 院系专家随堂听课,任课教师课堂授课质量评分均大于90分,有3名教师分别获课堂授课质量二、三等奖。

  3 讨论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见习课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第一步,是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其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见习课授课时数占总教学时数近70%,因此,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理论学习和与实践结合的实习阶段,提高见习带教质量是实现预期教学计划、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但临床护理教学师资薄弱,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及方法更新不够是我国护理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2]。我院于2004年才开始进行护理本科《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由医护两个专业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多沿用临床医学传统方法和模式。然而护理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特点不同,学生培养目标不一致。探索适合护理学专业特点,提高学生成绩和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探讨将教改法运用于外科护理学见习课获得良好的效果。

  3.1 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教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准备的典型案例,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从病人或病历中寻找答案,例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病人,要求学生通过与病人沟通,进行评估和体格检查,了解症状、阳性体征、主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护理措施。在讨论环节由学生拓展思维,畅所欲言,将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依据、治疗原则、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如胰腺的解剖生理、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休克知识相互融合运用,学生通过实际病人触类旁通,增加学生的理解记忆,培养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表1显示,实验组教改法测验成绩高于传统法,说明学生课堂听课效果明显提高。

  3.2 提高见习课教学质量 从表1显示,实验组采用教改法教学的内容,期末考试的考点得分率明显高于传统法教学的内容(P<0.05)。另外我们把实验组期末成绩和对照组比较发现:虽然两组及格率均在97.59%~97.87%之间(p>0.05),但是,实验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从对学生访谈及院系课评专家反馈中均得到积极的评价。我们认为:教改法能以实际病例或典型病案为主线引导进入正确的思维方式;针对存在问题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消化吸收;对模糊的知识主动提问,强化记忆,逐步培养了整体观念及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能发现或(和)解决问题,具有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说明教改法能全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成绩、学生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实践的能力,特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能力。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法,与梁雪芳等[3]研究的结果相符。

  3.3 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按教学进度见习的内容,病区无此类病人,或有典型病例但因病人病情或其它原因无法让学生接触,传统的教学法往往由教师重复机械的讲授理论课,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改探索中我们运用典型病案同样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通过与病人交流,亲身感受病人的痛苦,从而初步树立救死扶伤,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有能力、素质高、有创新的实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3.4 科学合理利用临床教学资源 临床见习课需要病人及家属的配合,但见习次数过于频繁时,病人病情不许可、心理压力大,甚至引发医患纠纷。本次教学改革实践,不仅充分利用了附属医院有限的临床病例和病案室丰富的病案资料, 避免给病人增加负担,而且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为可用于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等临床主干课程的见习课教学。适合目前扩招形式下,利用有限的临床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韦建宝,赵枫,黄许森,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普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右江医学,2007,35(5):600-601.

  [2] 王思琛,林细吟,罗志民,等.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4,6(3):58.

  [3] 梁雪芳,肖静,张春玲,等.“病例导入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4,14(4):39-40.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见习课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急诊医学教学中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实践论文

2.临床病例导入内科护理学教学论文

3.PBL教学法在康复护理临床见习课中的应用论文

4.情境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论文

5.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的应用论文

6.情景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论文

7.参与式教学法在法学教学的应用论文

8.渗透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