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的价值论文

时间:2020-07-30 17:10:45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的价值论文

  【摘要】目的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12月于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3/1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18/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的价值论文

  【关键词】护理查对制度;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抢救危重急症患者及实施手术的重要场所。该科室具有工作繁重、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变化快以及病情复杂等特点,且危险因素较多,在护理工作中易出现护理差错事件,引起护理纠纷,而护理纠纷会严重影响医院声誉及护患关系[1]。本研究就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98例,女72例,年龄22~75岁,平均(49±5)岁;对照组患者中,男95例,女75例,年龄20~74岁,平均(49±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辅助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指导术前注意事项、准备相应的手术器械、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基础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具体如下。

  1.2.1术前查对

  护理人员在接到手术单后,于患者手术前1d加强术前访视,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并积极与麻醉师核对患者信息。

  1.2.2术中查对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巡回护士需与手术医师、麻醉师等相关人员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无误后签字,随后方可进行麻醉与手术。器械护士还需要根据手术内容检查相关手术器械,保证手术器械完整且无菌;术中若需使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需由2名护理人员对药物信息进行核对,药品检查无误后方可使用。

  1.2.3术后查对

  术后关闭体腔前后、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护理人员需详细清点术中使用的辅料及器械等物品。对于需行病理检查的患者,需对其病理标本进行详细核对,核实患者住院号、性别、床号、年龄、科室及手术方法等,保证标本名称填写正确,避免发生标本混淆事件。

  1.2.4输血核对

  术中输血需根据“3查7对”制度,严格核对患者各项信息,准确记录取样血液信息,核对血库及患者资料,保证患者性别、年龄、科室、住院号、诊断等信息准确无误,核对其血型,并核对血液质量以及相关血液检查结果等,以保证其输血安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①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使用10个刻度的游离标尺,其中0mm与100mm分别为标尺两端,0表示不满意,100表示十分满意。患者出院前1d分发标尺,患者标记刻度,护理人员进行记录,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越高。②护理质量评分:由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消毒灭菌、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事件等,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2]。

  1.4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纠纷发生率比较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8%(3/1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18/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对医院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医院的`社会形象,也扰乱了社会安定[3]。手术室医疗事故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增加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进一步完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以减少护理工作中的差错事件,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手术室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的原因:①护理人员因护理工作量繁重,工作压力大,在开展工作中未严格按照医院相关制度进行,在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件,未能取得患者信任[4]。②在手术查对过程中,未详细核对患者性别、年龄、科别、诊断及手术情况,并未有效与病房责任护士完成交接工作,导致交接工作中出现差错;在清点手术室用品时,未严格按照核对制度进行,造成辅料、指示卡等手术物品遗留于患者体内;或因手术器械未严格按照制度进行灭菌消毒,引发医院感染,造成医疗事故,进而引发医患纠纷[5]。③在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时,内容不详细,或与手术、麻醉记录差异较大,或存在严重的少记、漏记、错记或涂改等问题。

  ④在新技术、药物使用以及危重患者抢救中,因护理经验不足或器械操作不熟练,造成操作流程错误,引发医疗差错事件,影响手术治疗效果[6]。针对上述医患纠纷发生原因,医院管理者需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可通过针对性培训、专家讲座及讨论等途径,以提高护理人员核对制度掌握程度及护理工作能力;并积极普及法律知识,增加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科室护士长可成立专门调查小组,定期对护理人员的核对工作进行抽查,并通过制订完善奖惩制度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性及积极性,以改善医院护理水平。

  为了降低手术室医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治疗及护理安全性,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查对制度开展工作,严格核查标本、用药、手术器械及其他用物,确保各手术环节无误,避免发生不良事件,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医疗差错事件发生,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护理查对制度的实施,明显规范了医院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最大程度消除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应用价值较高。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护理查对制度,可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张雪晖 单位: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

  参考文献

  [1]覃瑞珍.手术室常见护理差错及防范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8):317-318.

  [2]王虹英.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手术室护理差错中的应用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189-190.

  [3]白雪玲,杨禄坤.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232-233.

  [4]王平.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90-691.

  [5]王翠连.关于临床护理告知对防范护理纠纷的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1):168-169.

  [6]刘燕.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4):486-486.

【护理查对制度在手术室护理的价值论文】相关文章:

1.手术室亲情护理模式价值分析论文

2.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3.细节护理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4.手术室护理缺陷护理安全管理的论文

5.护理教育中人文护理的价值分析论文

6.浅析手术室防范护理纠纷制度研究的论文

7.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临床分析论文

8.手术室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