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250例中的创新分析论文

时间:2020-06-15 18:37:49 护理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250例中的创新分析论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维权意识都在增强,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该类纠纷在儿科中尤为突出。患儿因年龄小,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差,加之病情变化相对迅速,护理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可能伤害患儿,造成医疗纠纷,给医院的名誉造成损害。相关报道[1]指出儿童疾病病情的不断变化所引起儿科护理风险增加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笔者针对儿科护理管理问题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来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250例中的创新分析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儿科5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250例,其中男132例,女118例;年龄1~7岁,平均(4.2±1.6)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92例,呼吸系统疾病96例,神经系统疾病62例。观察组250例,其中男128例,女122例;年龄1~7岁,平均(4.3±1.5)岁;疾病类型:消化系统疾病90例,呼吸系统疾病100例,神经系统疾病6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较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病区规章制度,保持病区安静、整洁、通风,定时测量患儿体温、脉搏,加强巡视,同患儿及其家属沟通,密切观察患儿神色、皮肤、大便次数等变化,指导患儿及时用药,急危重症需制定护理计划并做好记录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内容包括:①完善风险评估。采取护士长负责制,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以往护理风险如摔伤、静脉炎、窒息等的经验,同护理人员讨论制定预防策略;②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完善交接班制度、上报制度、查房制度等。③敦促护理人员端正态度,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其对风险处理的能力。④加强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在患儿入院时,详细询问病情,向患儿家属讲述病情,介绍住院注意事项和风险防护的必要性,规范执行医嘱和安全用药,同家属共同预防风险的发生。⑤评估风险,实施防范式护理。建立多方位、多角度质量监控系统,定期对患儿纠纷发生情况和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护理效果做出阶段性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改善防范方案。

  1.3 效果评价 统计比较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由护士长和患儿家属对护理质量[2]进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护理质量、生活护理质量和心理护理质量,每项100分,护士长和患儿家属各掌握50分,设计问卷调查表来统计3项护理质量评分。健康护理主要涉及疾病控制。生活护理涉及饮食、卫生。心理护理包括紧张度、焦虑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健康护理质量+生活护理质量+心理护理质量)/3。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共10个问题:病区环境、人员和相关设备介绍;安全注意事项介绍;医学检查、治疗和给药;疾病相关知识和饮食介绍;病房安静整洁;护理人员同家属沟通;护理人员态度;定时巡查病房;护理人员应急能力。每个内容10分,总分100分,10项相加得到满意度评分, 91~100分提示很满意,81~90提示满意,61~80提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很满意+满意)/总调查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护理的价值就是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照顾患者、协助治疗、健康指导和协调沟通。护理风险指的是病人接受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是造成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3]。20世纪80年代欧美国家就将风险管理加入至日常护理工作中[4],近些年,国内医疗机构逐渐加强了对风险防范的意识。儿科是护患纠纷发生率较高的科室,自计划生育实施以来,我国家庭对儿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一旦出现护理风险事件,就可能造成家属不满,引发护患纠纷,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患儿护理过程中易出现风险事件,风险防范式护理逐渐成为儿科护理管理的重点。相关报道指出,儿科护理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仪器设备、护理安全知识缺乏、护理技能粗糙、护患沟通不良、风险防范意识弱等,上述因素均可能造成护理风险事件[5]。因此,在风险防范式护理中要对护理风险做出详细的.评估,尽可能避免上述因素导致的不良安全事件。相关报道提示,护患纠纷发生和护理质量相关,观察组健康护理质量、生活护理质量和心理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该结果和已有报道[6]结果相符。风险防范式护理的目的是明确护理风险,掌握风险发生规律,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回避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7]。识别护理风险是第一步,该环节是进一步明确患儿安全存在的潜在危害;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能力的提升是减少护理隐患的关键,交接班制度、上报制度、查房制度有助于预防护理风险;健康教育是护理的重要内容,在此环节中,患儿家属的作用尤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使家属参与到风险事件的预防中,护患共同努力来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效果评估则是为了改善风险防范式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减少护患纠纷。护理满意度调查提示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儿科护理管理中加强风险防范式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衍菊.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

  88-89.

  [2] 刘变巧. 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童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13,(15):48-49.

  [3] 张桂香.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23) :346-347.

  [4] 邵淑芳,陈燕芬,李月霞,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实施与成效[J]. 齐鲁护理杂志,2012, 25(12): 112-113.

  [5] 郑瑞莺,梁远美.风险防范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及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 2013, 20(03): 368-369.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250例中的创新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1.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论文

2.儿科护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论文

3.儿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

4.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对比论文

5.分析临床路径在儿科防跌倒坠床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6.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7.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学术论文

8.危险因素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