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败德行为约束与企业行为伦理化趋势探析

时间:2020-10-15 09:14:37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企业败德行为约束与企业行为伦理化趋势探析

摘  要:行为依据经营活动是否合乎道德标尺可区分为败德行为和道德行为两种类型。败德行为是属于行为主体在经过层面、心理层面及战略层面等三维成本和收益核算之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只不过败德行为对及消费者、竞争对手等产生着外部不经济效应。败德行为的萌生和实施,依赖着信息不对称性、素质不全面性和市场不完善性三维约束,也正因为有着多维约束,败德行为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依然存在但又不可能全面走向现实化。在外在导控和内在修养方面不断加以强化的约束下,败德行为将最终走向弱化甚至退隐,企业行为伦理化趋势必将明晰地得以展示。

关键词:败德行为;心理成本;伦理化;隐性激励。




企业经营是为了获取最大抑或满意利润,这本身并没有错,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单向的扭曲的唯利是图、有意识地实施败德行为的现象屡有发生。如此,我们就不得不关注:败德行为何以发生?如何弱化?企业行为能否以及怎样伦理化?

所谓败德行为就是指行为主体在发动和介入经营活动时有意识地违悖道德原则,以求达到自我利润或效用极大化目的。败德行为程度不同地体现在对社会责任、消费者利益以及竞争对手权益等等方面的侵害,并在侵害他方权益的同时获取期望效用。在此,有必要明晰的是,败德主体实施败德行为并不是无成本的行为,败德行为作为一种盈利手段,同样既具成本也具收益。

第一,从经济层面,体现为败德主体成本及收益与社会成本及收益,前者是指败德主体在实际操作败德行为过程之前所分析得出的预期投入的成本及由此引致的预期收益;后者是指因败德主体实施败德行为而有可能引致的社会总成本(包括败德主体个体成本及败德行为对社会引致的额外成本,如对环境的污染及由此而引致的整治成本、对顾客造成的伤害成本和其他成本等)和社会总收益(包括败德主体个体收益在内的对社会的总效用)。败德主体在实施败德行为前,一般都要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预期分析,只有当预期的败德主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败德主体收益大于社会收益时,即预期自我纯收益大于社会纯收益时,败德行为才有可能发生。换言之,败德行为必然具有“非帕累托改变”性质(即一方受益必然引致他方受损)。

第二,从心理层面分析。其一是人角度。任何人从事败德行为,都会附生一定强度的心理成本,这种心理成本本质上归因为道德尺度的内控作用。心理成本是一种无形成本,它不表现为显在的货币量度,但也是人的效用函数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与心理成本对应的是心理收益,如果说心理成本体现为一种负疚感、羞耻感,那么心理收益就体现为一种满足感、荣誉感。心理成本及收益与行为人所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并有可能随着人文环境的变迁或强化或弱化。抽象掉其约束,单从道德约束来看,心理成本不同于有形成本的边际递增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边际递减,即边际心理成本将随着败德行为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个结论有助于解释罪犯多为惯犯的现象,也有助于解释败德行为一般初期表现为胆颤心惊、中期表现为不动声色、后期则表现为镇定自若等现象。其二是法人(组织)角度。人们普遍注意到一种现象:因法人(组织)实施败德行为而给个体带来的心理成本在大多情况下体现得不是很明显。这是因为,法人(组织)不同于自然人,法人(组织)败德行为也有别于自然人。(1)法人(组织)心理成本与个体心理成本。就法人(组织)本身而言是没有或曰不能体现心理成本,法人(组织)心理成本只有通过法人(组织)中的自然人个体才能体现出来。自然人心理成本是通过自身直接体现,法人(组织)心理成本则只有通过自然人作为中介才有得以间接体现。法人(组织)心理成本是众多个体的公共心理成本,尽管有可能产生公共心理成本的个体增强效应(即公共心理成本对个体作用的力度等较自然人要强),但大概率事件是发生个体弱化效应(即公共心理成本对个体作用的力度等较自然人要弱)。(2)决策者心理成本与操作者心理成本。决策者与操作者对企业败德行为承担的责任不同,其心理成本也有别。许多事实上的败德行为,只有决策者知晓而操作者则有可能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就决策者而言,决策者较操作者心理成本与收益体现得更为强烈,具有与自然人个体大致同等的心理成本,只不过决策者经常可以借“为企业利益着想”等等之名来为自己开脱责任以降低心理成本;就操作者而言,操作者则大都没有或仅有较为微弱的心理成本感觉,法人(组织)败德行为的心理成本在操作者身上更多的是体现在经济层面而非心理层面,也即只要能给操作者带来实实在在的货币收益或非货币收益,一般都会选择执行法人(组织)制定的败德行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