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实例教学影响要素及策略

时间:2020-08-31 17:44:21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公共事业管理实例教学影响要素及策略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与手段,是教达于学的中介和桥梁。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法在公共事业管理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公共事业管理实例教学影响要素及策略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课堂引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从公共事业管理学的课程特征和培养目标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公共事业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等,公共事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中不仅包括讲授这些事业相关的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公共事业管理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传统讲授式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通过案例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第二,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性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情境性、互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践中收集到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习思考、分析和决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习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以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 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教达于学的中介和桥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传统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采取单一灌输式的方法,以致很多毕业生高分低能。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经过多次案例教学的实施,老师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案例教学的组织和管控能力。第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丰富了教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打破传统式教学方法的新式教学法,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自己主动地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之中,学生从中获得一种与他们以往的学习不同的经验,从而激发学习的潜能。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只注重向学生灌输,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案例教学的互动性特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案例讨论中,允许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从而使他们在分析案例过程中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实施的几个因素

  案例教学起始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传入我国后,直到近几十年内,开始倍受关注。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使用比较早,案例也比较多, 而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使用案例教学,主要表现如下四个因素。

  1、教学观念因素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观念和意识。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这两大教学的主体上面。一是作为教的主体,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重视不够。首先,很多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不愿意花时间做一些尝试;其次,一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不一定有效,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粗糙的观点不会有太多收获,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价值不大。再次,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列举出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实例,这也是案例教学,这无疑是把案例教学简单化,把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二是作为学的主体,部分学生也不重视案例学习。有很多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授,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不接受案例教学。

  2、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因素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相当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角色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演讲者”,教师只需要把自己准备和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可控性很强。然而实施案例教学,教师需要做很多额外的准备工作,比如要准备案例,精心设计思考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讨论重点,掌控课堂讨论的节奏,控制发言时间,维持课堂秩序,激发学生思考,创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气氛,最后还要对学生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这对于习惯于波澜不惊的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些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深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管控能力。在现实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的不可控性的要素太多,难度系数太大,不太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讨论。

  3、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素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组合在一起进行多元互动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主导者,但教师教的目的还是为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程度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培养起来。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去研读案例,搜集信息,准备发言资料,这让他们感觉压力倍增,有时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另外,一些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案例教学的效果。

  4、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本身因素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成功的案例教学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案例。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案例主要表现为案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现实性的特征,且难易适中,学生易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然而目前要达到这些标准也并非易事。一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可供选择的量比较少。目前管理学类课程教学中的案例,私营部门管理的案例数量比较多,出版的教材和专着也比较集中,而公共部门可供使用的案例就相对比较少。就公共管理领域来说,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案例较多,公共事业管理案例较少。当然这和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密切关系。二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的案例使用比较多,而真正贴近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的高质量案例比较少。三是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案例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去的一些旧的案例所揭示的问题现已解决,如再拿到课堂上讨论,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也需要不断制作高质量的.新案例,以替代过时的旧案例。当然,受时间和物质成本的限制,案例的更新一般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