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创新

时间:2023-03-21 05:33:23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创新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素质  服务创新

  论文摘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分析目前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不足,从学科化服务、用户教育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以及信息共享空间服务等方面来阐述服务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既有的教育目标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它改变了原来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接受性学习和式重复训练的传统教育方式,倡导积极培养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主动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师队伍提出了终身学习、时刻学习的要求,授课教师更是需要不断更新和扩充知识面。对此,作为提供知识和信息主渠道之一的校园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求变,提升服务内涵,更好地配合新课标的实施。
  一、新课程标准对图书馆工作提出新要求
  1.要求学生喜欢阅读,能在阅读中感受乐趣。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
  3.具备创新精神、 和开放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从此可见,中小学图书馆服务不能再局限于被动地提供图书资料,必须要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运用高科技手段搜索感兴趣的信息、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能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二、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不足
  1.购书经费严重短缺,设备落后,新进图书有限,图书质量得不到保证。目前大多数中小学图书馆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许多地方连基本设备都无法保证。藏书数量不足,图书陈旧现象严重。购买大量质量较差的低价折扣图书,许多无人问津的图书充斥馆中。捐赠图书未经过专门人员筛选,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2.缺乏专业人员的规范,基本无法开展专业服务。目前中小学图书馆专业人员的配备极度缺乏,许多是由副课老师或退休老师兼任,没有经过专门的图书管理培训,造成管理混乱和服务范围受限。
  3.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使中小学图书馆资料不能实现资源共享。由于缺乏统筹协调,同一地区的学校纷纷购买同样种类、价值昂贵的书籍、珍本、光盘数据库等,造成重复。
  4.服务内容单一。许多中小学图书馆仅仅作为一个书籍借阅场所,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劳动技能、身心健康等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缺乏用户教育、阅读、参考咨询、信息空间共享、学科化服务等高水平服务。
  三、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应当加强创新,为新课改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一)学科化服务
  学科化服务是一种基于馆藏资源和网络虚拟资源,以用户需求目标驱动的,面向科研过程,融入用户决策过程并帮助用户找到或形成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新课标倡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图书馆可以根据用户所研究的学科、课题、内容等来获取、组织、检索、存储、传递与提供利用相对应资源,从而达到“信息服务学科化,服务内容知识化”的目标。
  1.创新服务方式
  学科化服务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服务。如:面向各课题组和学科带头人,汇总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最新资讯,提供学科或课题的资料研究服务。面向中小学生,要制定图书数据库使用指南并开展培训,根据其兴趣爱好主动提供阅读信息等。
  (1)采访制度
  通过采访制度,每学期或学年对用户服务满意度进行,汇总各方意见。定期以座谈会、网上留言、读者来电来信等方式,及时了解读者信息需求。
  (2)用户细分制度
  图书馆可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获取信息的途径等细分用户。对于重点用户和特殊用户,要建立用户,定期、持续地跟踪了解用户需求,加强沟通,形成良性互动;对于一般用户,需要进行群体性的调查研究以了解其需求。如此,可使图书馆所购买的图书契合学生的兴趣和各专业教研组的需要,进而促进本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2.创新合作机制
  学科化服务要求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在团队工作模式下,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直接接触,便于迅速解决读者疑问。
  3.创新技术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发挥好的服务功能还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的协助。通过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平台,加强图书馆员与读者的互动,吸引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共同建设和服务模式探讨。
  (二)用户
  首先,中小学图书馆应该配备高素质的用户教育师资。用户教育人员既需要图书馆学、情报学知识,一定的水平和知识,还需要具备中小学教育的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和较高的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要加强现有用户教育人员的在职培训,并着力培养课任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意识,使他们共同参加到用户教育工作中来。
  其次,创新入馆教育方式。当前中小学用户教育主要是在开学时针对初高一新生进行新生入馆教育,而且基本采用灌输式教育,课时短,内容复杂,讲解粗放。要创新用户教育方式,如辅以图文声像并茂的网上教程,开发多媒体课件,开展有趣味性、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等,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加具体化、形象化地学习如何使用馆藏资源,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
  第三,用户教育常态化。用户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新生入馆教育,而且应当是长期的、连续性的,不仅仅针对一年级新生,还应逐步将教育范围扩大到所有学生。
  (三)参考咨询服务
  传统的参考咨询服务是指图书馆服务中直接读者寻找资料,及利用图书馆资源以解答读者生活或研究上各种问题之服务。更多是被动地等待读者前来咨询,以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或者电话咨询服务为主。新课程标准鼓励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以及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服务方式,紧密结合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和学习阶段,主动为其提供图书阅读信息,“为好书找读者,为读者找好书”。在这个方面,实现传统参考咨询服务向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转变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1.通过短信平台定期不定期向青少年发送新书信息,包括书名、出版时间、内容简介和专家点评,帮助青少年选择书籍。
  2.青少年乐于通过网络接收新鲜事物,通过开设博客、手机微博的方式,引导青少年相互讨论读书心得和体会,互相荐书。
  3.开通图书馆网站,以论坛BBS、E-mail等方式发送图书信息、阅读量排行榜等,激发青少年的阅读兴趣等。
  (四)信息共享空间服务
  信息共享空间(简称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确保开放存取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其在国外图书馆界的应用较为普遍,但在国内的规划和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个典型的信息共享空间,在空间上大致包括读者服务台、开放学习区、个人学习区、讨论互动区和休闲区。主要优点在于,它可以实现硬件资源、信息资源与报刊图书资源的有机整合,为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中心。信息共享空间需要的投入较大,但已经完成基本建设的图书馆可以通过重新规划服务区域,添置设备,增加学科化服务、用户教育、参考咨询服务等功能,使之成为学校教学和研究的中心,逐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云波.浅谈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中小学图书馆,2010,4.
  [2]屈兴豫.高校图书馆学科化信息服务创新研究[A].内蒙古大学学报(科学版),2009,(6).
  [3]桂红.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发展趋势[A].图书馆论坛,2004,8.
  [4]樊会霞.创建大学信息共享空间是国书馆发展潮流[A].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6).
  [5]陈琳.香港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A].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1).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图书馆服务创新】相关文章:

试论图书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关系论文(通用8篇)05-27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08-24

谈以创新的理念推进中职英语教学改革08-24

艺术试论08-23

试论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意义和方法论文(精选5篇)04-15

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创新途径08-06

城市共生理念下污水厂环境景观设计05-25

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对策探析06-07

金融创新下的金融风险管理论文04-18

试论诚信及其价值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