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论文

时间:2022-11-03 11:42:10 电子信息工程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电子技术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子技术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电子技术论文

电子技术论文1

  摘要:

  在当前中国,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部分,从而使汽车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通过加强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汽车更加安全、舒适,而且还充分适应了当前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

  关键字: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民生活质量取得了巨大的提高,当前人民群众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也同步提高。在这种背景形势下,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并使用上了汽车,可以说汽车已经走进了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对汽车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代步工具,而是对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各项功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

  2.1在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它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应用方式就是实现对汽车发动机的集中控制。通过在发动机上安装各种传感器,可以将不同的物理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从而为通过电子单元实现集中控制奠定了基础。这种控制方式较以往而言,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减少汽车排放所带来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它还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稳定性。对于现代汽车工业而言,已经逐渐开始普及应用带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控制核心就是电子控制单元,它可以根据空气流量以及发动机转速等参数实现对喷油量、喷油时刻、发动机怠速以及点火装置的科学控制,不仅可以通过适时调整怠速来确保发动机始终处于工作状态下,而且还可以确保能够提前就获取最佳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这无疑可以促使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2.2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

  现代汽车上广泛应用了防滑电子控制系统,即驱动防滑系统(AccelerationSlipRegulation,ASR)和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eSystem,ABS),这两种控制系统是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自动控制和调节驱动轮牵引力的制动力来使车轮获得较大的附着力,不仅可以实现对汽车行驶性能的极大改善,还能达到较好的防滑效果和制动效果,从而显著增加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应用防滑电子控制系统具有很多优势,如:可以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转向操作的可靠性;因为实现了对驱动车轮的有效控制,所以可以确保车轮获得更大的附着力,进而显著增强汽车在加速和爬坡方面的性能;可以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和距离内的制动停车;使行驶中汽车的方向稳定性更为可靠等等。现代汽车在底盘部分还普遍安装了电子控制悬架系统(electroniccontrolsuspensionsystem)和动力转向系统(powersteeringsystem)。前者通过对行驶中车辆悬架基本参数的控制,从而可以显著提高车辆驾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而后者可以为驾驶员提供最优的动力和转向手感,使汽车的操作稳定性极大的提升,并且确保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3在行驶安全方面的应用

  为了保障车辆驾驶人员的安全,现代汽车中基本都安装了气囊,而气囊打开功能的实现就依赖于电子控制装置。在实际工作中,电控装置通过接收并分析由加速度传感器发来的信号,以完成对汽车是否发生碰撞事故的判断,如果发生碰撞事故,就可以对气体发生器发出指令,从而使气囊迅速膨胀,这个过程只需要短短3s就可以实现,从而达到保护驾驶员的目的。此外,现代的一些高端汽车上还将安全带和发动机通过电子装置进行了关联,只有在驾驶人员和乘客都系好安全带的条件下,发动机才会启动,这无疑会使汽车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3.1电子网络化

  当前汽车的结构日益复杂,应用到汽车中的各种电子设备和智能元件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这就对各个装置的协调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确保这些应用到汽车中的电子装置和设备能够正常协调工作,就必须构建车载的电子网络系统。除了能够满足电子装置和设备之间的通信需求外,通过构建车载电子网络系统还可以充分确保各个装置的工作效率,这对装置故障的识别和车辆行驶安全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3.2智能化

  在当代中国,智能硬件的普及和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具体到汽车领域自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当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提出了智能汽车的概念,有的甚至已经做出了能够初步应用的产品,而智能汽车的实现显然离不开电子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已经可以实现智能化导航,同时还能对车辆故障实现智能诊断,这些无疑都会为未来智能汽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绿色化

  在当前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形势下,节能、环保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主题,而汽车尾气排放作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源头,对其实施治理已经变得刻不容缓。有鉴于此,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应该朝着节能、降耗、环保的方向发展,只有不断降低汽车能耗,减少汽车排放,才能响应我国可持续化发展战略的号召,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4结束语

  在当前中国,电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部分,从而使汽车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通过加强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不仅可以使汽车更加安全、舒适,而且还充分适应了当前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笔者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未来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前景必将无限广阔。

  参考文献

  [1]董荷风.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xx,(12):76

  [2]李祥.对汽车现代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的探讨[J].电子世界,20xx,(15):11-12

电子技术论文2

  1双语教学实施情况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我系电子信息工程和应用电子技术两个专业的学生初次学习电子技术的课程,“入门”难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难就难在学生对基本概念似是而非、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不牢、基本计算方法应用不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的讲解,并力求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我校属于二本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偏低,要求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用英语来学习一门比较抽象的专业课程就难上加难了。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更好的在我系开展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在大一第二个学期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课程,让学生掌握电子技术专业的相关专业英语术语,同时让学生掌握用英语怎么来描述电子技术中的工作原理,特点,以及了解专业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区别。为大二开设的模拟电子技术的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为解决双语教学师资难问题,我系特组织两名有留学经历,英语功底扎实的年轻教师到国内高校学习考察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同时精心备课,突出重难点,将抽象的内容通过CAI课件尽量具体化。第三,展开多种模式的双语教学目前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采用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混合型双语教学模式和辅助双语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即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以及课后小结和讨论部分采用中英文结合双语教学模式,而模拟电子技术中的电路特性等重难点内容采用辅助双语教学模式。第四,对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为突出英语的重要性,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从原来的平时成绩占期末成绩的20%增加到30%,同时成绩构成要多样化。

  2双语教学实践的评价

  双语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对该课程的感受与认识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两个方面来衡量,通过对我系电信11级两个班的双语教学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认为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教学授课中中英文比例适合的占大多数,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可了双语教学。同时有九成以上的同学认为模拟电子技术双语授课进度适中。

  3小结

  双语教学实践在我系开展的时间不长,要取得很好的成效需要任课老师精通自己的专业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把比较抽象的内容用英语具体化,同时需要提升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掌握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提升他们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其次要提高他们应用英语的水平,让学生自觉提高英语应用的综合素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电子技术论文3

  1 单片机的概况

  单片机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其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a.存储器。这是对指令进行存放的位置,能够按照存储单元的内容与地址进行划分,从本质上看,这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存储内容则是那些已经存进存储器的指令,其中的两位二进制信息通过16进制数来进行表达。在存储单元需要存放每一条信息,均存在一个地址与其相对应,而且全部地址都是唯一的,如216个单元就会有216个存储单元地址与之相对应;b.运算器。单片机的各部分中运算器是最忙碌的。它的构成包括运算部件、累加器、寄存器和程序状态标志寄存器等,运算部件ALU占据了其中最为核心的位置。就运算过程来看:先是累加器进行缓存操作,再将结果保存下来;寄存器以进行乘、除运算为主;c.控制器。这里就相当于是单片机的大脑,存在的控制力、协调力十分强大。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的调控都是由控制器来进行的。

  2 单片机的应用

  1)电话方面。电话除了通话功能之外,还包括了录音功能。在单片机进行录音电话过程中,可以对请求信号进行收集,将控制信号发出。对电路通断连接加以掌握,连接电源开关各组成与单片机接口,单片机一旦受到某种电压,就会控制各开关。

  2)手机技术革新。现代手机存在较强的语音功能,而语音识别功能则会和单片机的使用存在莫大的关联。这一系统能够识别和操作输入的语音信息。单片机构成了其音频入口,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音频信息进行收集,并作出分析和辨别,同时进行信息的下发。

  3)电脑配件。电脑的外接硬件设备作为一个非常主要的途径就是传染电脑病毒。让单片机和电源开关、LED和USB接口及开关之间进行连接。而且全部设备都是采用一个电源,而其他的一些设备的连接可以进行特殊的组合。单片机来对移动设备的输入、输出进行控制,促使电脑中病毒进入的概率大大降低。

  4)家用电器。单片机经历了从出现到蓬勃发展的历程,从高精尖的科研器械慢慢渗透到人们普通生活中,家庭中常用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洗衣机、遥控器等,其控制系统及显示系统均是单片机应用的典型案例。

  5)其他仪器。单片机的高度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种类的精密仪器中,诸如水、电表和出租车计价器。而就出租车的计价器来看,其核心是16单片机。具体涵盖的部分包括里程传感器、数据显示器与输入设备按键等等。传感器可以将脉冲测出来,它与车轮的转动次数之间所成的是一种正比关系。以脉冲数为依据,可以将路程长度计算出来,接下来根据路程和单价的相关公式将具体金额计算出来。其中单片机主要工作是进行数据的收集、过程的计算以及发送信息到显示器上。

  3 单片机的发展趋势

  3.1CPU将进一步改进

  1)CPU数据会进一步增加总线的宽度,单片机由之前的8位上升到16位与32位。如此便促使其数据处理功能远超8单片机。

  2)结构上使用了双CPU,从而达到提高数据处理能力的效果。

  3.2微型单片化

  当前我们经常会使用的单片机大多都是在一片芯片上集成了诸多内容,包括CPU、RAM、ROM与中断系统等。出现的增强型单片机对A/D转换器、PMW和WDT等进行了集成。还有部分单片机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LCD(液晶)驱动电路,如此单片机就能将更多的单元电路包含在内,这样就能增强其自身的功能。另外,当前的很多单片机基本都存在体积小和重量轻的要求。这也就是对其体积的要求,这是在对其强功能和低功耗之外提出的要求。

  3.3低功耗CMOS化

  刚推出MCS-51系列8031的时候,其功耗有630MW之多。当前我们用到的单片机基本大约是在100MW。但如今人们对单片机功耗的要求逐渐降低,就目前各单片机的制造商来看,大部分都是以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为主。尽管CMOS的功耗不高,然而因为受到自身物理特征的影响,导致其难以提高工作速度。CHMOS却是对高速和低功耗两方面的要求兼具,所以对于相关的应用场合就比较适用。

  3.4存储器的发展

  1)目前单片机内基本以闪速(Flash)存储器的使用为主。Flash存储器可以在+5V以下进行读/写操作。有着简便操作的静态RAM,同时不会在掉电的时候丢失数据。使用片内Flash存储器,就可以不使用片外的扩展程序存储器,这就促使应用系统结构很大程度上被简化了。

  2)促使存储容量增加,如今一些单片机都达到了128kB以及更大的容量。

  4 结束语

  在电子技术发展过程中应用单片机,其具有的现实意义不单单只是在于其广泛的应用范围把更多的经济效益带给人们。而且单片机的应用也促使其于电子技术中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进一步推广应用单片机的过程中,将会促进电子技术取得更深远的发展。

电子技术论文4

  摘要:课程设计是工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学实践,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开设和实施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现状和问题,然后介绍我校自主开发的电能变换器通用实验平台及利用此平台开设和实施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情况。最后提出在现有实验平台基础上扩展为综合性课程设计实验平台的设想,并总结了课程设计的建设经验。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论文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综合了弱电和强电两个大的领域的学科,是近几十年新发展起来一门技术。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自动化、电机和电器控制、电力系统等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前景和较高的技术经济效益。

  电力电子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尤其是实践环节是电力电子技术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新疆近些年工业的大力发展,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才市场日渐增长的需求,进一步积极研究和探索电力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与工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新方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完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理论学时为48学时,受到电气专业总学时的限制,一般院校都没有开始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另外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经费需求也较高,和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的元器件相比,电力器件的价格往往要高得多,同时电力器件都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下,因此实验安全性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

  课程设计是工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基础或专业强化训练。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出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能够初步完成把知识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可能。

  电力电子技术我校是在20xx年开课,其课程设计刚开设,具体设计要求有:一方面主电路的设计。主电路不用半空器件晶闸管,不论是整流电路、逆变电路还是斩波电路都改为全控器件MOSFET和IGBT。另一方面,由于全控器件的开关频率远远大于半控器件,因此对全控器件的控制方法如脉冲宽度调制技术等要强化。

  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分组完成,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按照完成的质量给予不同,选出最好的结果给予颁发奖励证书,大大促进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指导教师事先不做示范设计,即便对于学生烧毁元器件等现象,也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既减少指导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学生课程设计的含金量。

  2、注重实践环节训练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性很强,实验等实践环节在教学的地位非常重要,这些实验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方面的起着非常大的作用。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实验和实践内容丰富,因此如何计划和实施好电力电子技术实践内容是使学生充分理解其内容的重要保障。在我们教学实践中结合下面的一些方法。

  2.1 理论和实践结合

  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电力、电子和控制方面的技术理解和基础不同,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理论课和实验课交叉进行,通过实验课能及时快速检查学生课堂理论的理解程度。

  2.2 前后知识串联、提高综合性

  教学后期设计综合性实验。在做这类实验的时候学生要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步骤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开课以来学到的知识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但会用到刚刚学到新知识,还要用到前面章节学到的知识,形成知识串联,举一反三综合利用。另外,在课程结束后可将电力电子技术与其学过的课程相结合进行综合实验实训。不同专业学生可结合不同的综合实验,如果是弱电专业可结合单片机开发板设计输出发脉冲来控制全控桥式电路的开闭。和其他先修过的课程相结合知识比较新,这部分综合设计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应用。通过综合实验实训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综合技能和专业能力,能尽快适应本专业的岗位需求。

  2.3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

  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大量的波形和公式很容易让学生混淆,理解起来难度也大,为了更好理解其原理在讲解过程中有必要举出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如企业单位中最应用最普遍的变频器,实验室中常用的开关电源等。在讲授的时候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中对这些教学产品现场拆装,结合具体元器件讲解原理,这样比单纯讲解波形要形象的多。学生既有理性认识又有直接的感性认识,更会极大的激发其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2.4 其他增强实践教学的方法

  除了上述实验实训之外还可以结合其他方法促进学生掌握实际知识,例如开发实验室、开始创新性实验等。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应保障仪器设备、元器件的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学生要做的实验基本需求,例如要保证学生做实训的时间、要能够排开实验等。创新性实验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项目后,指导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和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的一些课题,来考查学生所设计的电路创新思维能力。

  3、结语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进、完善需要长期实践来逐步完成。一方面,随着电力电子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例如电子器件从半控的晶闸管到全控的IGBT等,实践教学也会随之变化改革;另一方面,由于工农业的发展,企事业单位对电力电子技术的需求也不同,为了适应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电力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也要随之改进。

电子技术论文5

  一、教学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改进方法。

  1.制定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切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当前,国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成才路径。高职学生的普遍现状是学科性知识基础较差,不愿意听教师长篇大论地讲授理论性知识,而接受新鲜事物和动手操作能力均较强。因此,教学目标需要设定为使学生理解必要的电子学科知识,掌握必备的电子专业技能;教学活动实施方向和预期效果应当不再是掌握复杂的定律原理和繁琐的计算方法,而是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电子专业技术的能力。

  2.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高职学生,需要大量删减电子元器件内部工作原理以及繁冗的计算公式等教学内容,仅传授给学生基本理论与最终结论,而精简定律演化过程和公式推导过程等内容。可以采用一种比拟或演示的方式形象而简明地进行讲授,即让学生只需知道是什么和怎么用,不必知道为什么,可以把重点授课内容放在怎样使用和如何操作上。例如,在模拟电路课程中,需要重点讲解二极管属于哪种类型及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及没有注意到的情况下会发生哪些严重后果等内容,而不必浪费过多时间来讲解二极管内部的电子、空穴扩散和漂移过程对PN结形成的影响等。又如,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调制”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概念,为使学生有效理解这一概念的内涵,可以通过比喻方式进行讲解,即“调制”就是高频周期信号和低频有用信号“嫁接”的过程,高频周期信号就像一个搬运工,把低频信号“背”在身上送到其他地方。这样,学生在头脑中获得的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形象,而不是一条枯燥乏味的定义。

  3.引进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等。项目教学法就是将需要学习的知识融合在一个项目中得以呈现给学生,使其通过完成项目任务而实现知识的掌握。与传统的讲授法相比,由于项目任务全部由学生全程跟进完成,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均由学生自行解决,学生全部或部分地独立组织和安排学习行为,因而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其相互关系,还能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和自主学习过程中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深刻地理解各种电子现象背后的本质。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提前感知如何着手一个具体项目、了解项目进展全过程以及细节处理方法。

  4.引进一些诸如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和EDA等的新技术,比如Multisim、Protel、KeilC和Proteus等软件,将仿真软件应用于电子专业课教学中会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仿真软件的应用有助于一些实验现象的讲解与分析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而不必局限于实验室中,这对于传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离等弊端能够起到明显的改进作用。

  5.在讲完所有专业课之后,需要开设一门综合性课程,聘任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讲授,以便揭示各门专业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的部分。经过综合性课程学习,学生会更易于清晰掌握各门课的知识脉络,深刻理解本专业的知识架构。该课程可以配合综合性实验而同步进行,除了在理论上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以外,还要将理论掌握落实在实践操作上。例如,学生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学习了电容器和电感器的概念、特性和种类,在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中学习了三极管的类型以及各极引脚如何区分判别,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理解了调谐、调制和解调等概念,以及在电子实验课程中掌握了一种电子实验工具———面包板及其插用方法之后,教师需要开展一个综合性实验———收音机制作来将上述所学知识点统一联系起来。如果学生制作完成的收音机收不到电台节目或者调台时出现杂音,那么此时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是最旺盛的,教师可以趁机给学生讲解和展示如何排除收音机故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和成就感。

  二、结语

  综上所述,分别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环节等五个方面进行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更好地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用专业技能,在未来求职和就业过程中获得竞争力和占据主动权,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得心应手和灵活应对,从而更容易受到用人企业的普遍青睐。

电子技术论文6

  1.引言

  当前,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人才“立交桥”培养模式发展如火如荼,相应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推进。基于应用型本科高升本、中升本、专升本等多元化人才“立交桥”培养体系,为适应不同层次生源专业学习需求,新型应用本科课程教学模式呼之欲出。作为非电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如何针对多层次生源开展教学是当前课程实施面临的难题。

  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思路

  传统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科知识理论性、系统性、完整性,未形成以职业需求为主的特色,使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有机结合。当前,应用本科生源三种层次:高中起点、中职起点及专科起点的应用本科学生理论基础差别迥异、技能基础区别明显、知识和技能认知接受能力差别较大。传统本科教育教学模式直接引入多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无法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导致高中起点学生动手能力训练不足、中职起点学生理论学习困难重重、专科起点学生学习针对性不强等特点。

  3.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主要措施

  (1)有取有舍———设定不同层次教学大纲。

  制定教学大纲时,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架构和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针对三类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所取舍,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例如:针对中职起点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接受知识能力强的特点,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将繁杂的理论知识融入到技能应用中,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加以实施。

  (2)化整为零———实施模块化教学。

  针对课程特点采用模块化教学具体授课过程中,模块化是指将课程涉及的主要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机结合,并将其按所需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划分为内容相对独立、彼此互相联系的理论+技能模块,按照模块实施教学过程。课程模块在内容和时间上是一个相对独立且自成一体的教学单位;每一个模块具有特定的教学功能,各模块间可动态调整和组合,能使培养的学生技能更切合企业岗位需求。实施过程中,教师利用较少时间对模块任务进行讲解,传授所需理论知识,大部分时间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教学全过程围绕学生展开,教师对学生疑问处进行指导。学生开展独立思维和团队协作,融理论于实践。模块化实施过程中,将理论课时与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学生带着理论去操作、动手,然后将动手实践效果反馈以印证理论。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接受情况合理调整理论与实践比例,融理论教学于实践技能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趣味性和积极性。

  (3)全副武装———多元化教学手段并用。

  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接受特点及知识获取敏感性特点,结合板书、PPT课件、虚拟动画、仿真教学等现代多元化教学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类别的教学手段,以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引导并激发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通过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相关结构的理解程度,变学生“被动、封闭”为“主动、开放”的学习状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合理变更授课时理论-理论、理论-实践授课次序,并及时辅以实验、实训和参观实习等实践教学,着眼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

  (4)面向过程———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不同层次学生授课模式对课程考核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如何考核不同起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课程的核心环节。课程评价标准应最终归结为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不同层次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应用的广泛性和深度也有不同。考核方式上采用基于过程考核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摈弃一考定结果的期末考试制度,在模块实施过程中给学生以评价,评价以动手技能考核为主,考查理论知识为辅,不同层次学生理论和动手技能考核比例略有不同,中升本学生强化技能考核,高升本和专升本突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应用考核。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体现在两个方面:评价过程多元化,各模块完成后均进行阶段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由单一的教师转换为教师、小组和学生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经过实践,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考核评价要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4.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立交桥”培养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培养及改进教学质量方面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针对一线企业所需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划分的教学内容和模块化实施过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切实获得了“学”与“用”的相结合。当然,课程改革仍存在诸多困难,如设备硬件、师资水平无法满足改革需求、评价体系不全面等,有待今后不断加以深入探索和研究。

电子技术论文7

  摘要: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器件的陆续诞生,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为现代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际工程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关键词: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电力系统直流输电

  正文:

  电力电子技术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具体地说,就是使用电力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技术,主要用于电力变换。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均用半导体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通常把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理论基础是半导体物理)和变流技术(理论基础是电路理论)两个分支。电力电子器件的制造技术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而变流技术则是电力电子技术的核心。

  1.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自20世纪50年代末第一只晶闸管问世以来,电力电子技术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以此为基础开发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是电气传动领域的一次革命,使电能的变换和控制从旋转变流机组和静止离子变流器进入由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变流器时代,这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在随后的40余年里,电力电子技术在器件、变流电路、控制技术等方面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国际上,电力电子技术是竞争最激烈的高新技术领域。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为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晶闸管自诞生以来,电力电子器件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概念更新、性能换代的发展历程。

  1.1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

  以电力二极管和晶闸管(SCR)为代表的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以其体积小、功耗低等优势首先在大功率整流电路中迅速取代老式的汞弧整流器,取得了明显的节能效果,并奠定了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电力二极管对改善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路损耗和提高电源使用效率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硅整流管已形成普通整流管、快恢复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三种主要类型。晶闸管诞生后,其结构的改进和工艺的改革,为新器件的不断出现提供了条件。由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构成的各种电力电子系统在工业应用中主要解决了传统的电能变换装置中所存在的能耗大和装置笨重等问题,因而大大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同时也使工业噪声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1.2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电力晶体管(GTR)、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场控晶体管(功率MOSFE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MOS控制晶闸管(MC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等通断两态双可控器件相继问世,电力电子器件日趋成熟。一般将这类具有自关断能力的器件称为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全控型器件的开关速度普遍高于晶闸管,可用于开关频率较高的电路。

  1.3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使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少,常常把若干个电力电子器件及必要的辅助元件做成模块的形式,这给应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后来,又把驱动、控制、保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也就是说,电力电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已进入高频化、标准模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时代。电力电子器件的高频化是今后电力电子技术创新的主导方向,而硬件结构的标准模块化是电力电子器件发展的必然趋势。

  电力电子器件经历了工频、低频、中频到高频的发展历程,与此相对应,变流电路也经历了整流器时代、逆变器时代、变频器时代到以功率MOSFET和IGBT为代表的、集高频高压和大电流于一身的功率半导体复合器件的现代电力电子时代;还有电力电子电路的控制也从最初以相位控制为手段的由分立元件组成的控制电路发展到集成控制器,再到如今的旨在实现高频开关的计算机控制,并向着更高频率、更低损耗和全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是从低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传统电力电子技术向以高频技术处理问题为主的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方向发展。目前,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作为节能、环保、自动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正朝着应用技术高频化、硬件结构模块化、产品性能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2.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由发电设备、输配电线路和伏在用电设备三大部分组成。电力系统是历史上逐步扩建,联网发展起来的,是地域分布广、设备众多运行参数相互影响、瞬变很快的大系统,其安全、经济、高效、优质运行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设备已开始进入电力系统并为解决电能质量控制提供了技术手段。据估计,发达国家在用户最终使用的电能中,有60%以上的电能至少经过一次以上电子变流装置的处理。电力系统在通向现代化的进程中,电力电子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离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的现代化就是不可想象的。

  定质电力技术、直流输电(HVDC)和轻型直流输电(HVDC Light)技术、同步开关技术、电力有源滤波器等等在电力系统中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近年来我国大批的学者和企业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完善和创新,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这大大促进了今后的技术发展。

  浙江大学童立清、钱照明、彭方正教授撰写的《有源电力滤波器电路拓扑研究综述》一文中,分析了降低有源电力滤波器有源部分容量的7种基本对偶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并对它们的工作原理、滤波特性和容量给出了详尽的分析比较,该文对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电路拓扑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北京交通大学郑琼林、郝瑞祥和京仪椿树整流器公司郭文杰提交的《大功率电弧加热器电源的设计研究》一文,研究了63MW等级大功率电弧加热器AC/DC变流电源的电路设计和控制策略,提出了一种相移叠桥组合晶闸管整流主电路结构。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刘昌金、徐德鸿、唐跃进、程时杰等人撰写的《应用于超导储能的功率调节系统》一文中,研究、设计、试验了一种适用于超导储能的电流型变流器功率调节系统,主电路采用模块化结构,控制系统采用两级结构,基于瞬时功率理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闭环控制,使功率调节系统实现了四象内快速独立地调控有功和无功功率。

  清华大学贺凡波、赵争鸣、袁立强的《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光伏系统MPPT方法》、中科院电工所曹笃峰等人的《3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制》和华北电力大学沈晨、陈晓明的《30kW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应用与运行浅析》,对中小功率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研制也都有参考价值。

  在传统的交流输电系统中采用电力电子技术,引入了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电力电子补偿控

  制器,从而能实现灵活、快速、有效控制的交流输电系统,被称为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在整个电力系统引入各种电力电子变换器和电力电子补偿控制器,课实现全电力系统工况的灵活、快速、智能化、广域网路化控制,课称为智能化的柔性电力系统(FPS)。由传统电力系统发展到FPS将是电力系统百年发展史上的一个革命性变革,将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静寂、高效、优质,这一发展过程也必将推动电力电子技术在更高水平上的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渭勋.浅谈半导体高频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选编.浙江大.384-390.1992

  【2】张国君,工学礼.现代电力电子及电源技术的发展.烟台东方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264001烟台

  【3】崔振华.浅谈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朱磊,侯振义,张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陕西710077,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5】陈坚.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专辑.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电子技术论文8

  【摘要】

  在当今社会,电子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相当强的学科,技校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相当的落后,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够理想。因此,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就显得很重要了。故在本文中主要对电子技术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电子技术教学

  1 “电子技术实验”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欠妥

  在传统的电工电子教学过程中,长期采用填鸭式教学,不注重先进教学工具的使用,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考虑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不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重理论轻实践,实验教学一直是依附于理论课程,内容主要为验证性实验,缺乏对学生整体分析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1.2教材选择不当

  实验教材的选取也存在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只是讲解下实验的目的和性质,针对其实验原理,讲述一遍实验的过程,照方抓药,完成实验过程,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却缺乏创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3教学资源紧张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电子信息技术、机械类的人才培养任务也越来越大,要求的教学资源、实验机器也越来越多,仪器设备在超负荷的过程中进行运转,无法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

  1.4考核方式单一

  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存在问题,目前主要的考核方式仍是以实验报告为主,并且这种实验报告都是照本宣科地将实验步骤抄一遍,然后在实验中填一些实验数据,而这些实验书也有很大部分是虚假构造、蒙混过关的。电子技术浅谈这样的实验报告无法完全进行课程的评定,无法真实反映学习的情况,进而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实验课程中,无法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措施

  2.1以就业为导向,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现用的电子技术专业教材过于看重学科的完整性和统一性,教学内容陈旧,跟不上技术的发展,对一些新工艺、新技术涉及很少,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编写适合本校和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校本教材,适当删除一些纯理论性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增加一些现代工业应用较多的知识,多引入一些新工艺、新技术的介绍。

  例如,电子技术的电路部分多数还是以分立元件为主,很少涉及集成电路的知识。现实工业生产中多数以集成电路为主,要求学生明白其外部特性并会使用,其内部的结构及原理对于理论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理解非常困难,可以不做要求。所以,中职学校在整合教材内容时可以删除或者简化分立元件的内容,适当增加集成电路的现实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在电子技能实训课程中,中职学校还在练习常用元件的整形、安装和焊接,而目前企业几乎都使用波峰焊机或回流焊接自动批量焊接,工作人员只是负责焊接质量检测,对于极少数的大型或者特殊元件才使用人工焊接,而且都是使用恒温烙铁,焊接元件也都以贴片焊接为主。因此,中职学校电子技能实训课程应该增加SMT表面安装技术和波峰焊、回流焊的相关内容,有效衔接课程内容和岗位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2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行为引导教学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采用的教学方法。这里的教学方法由多种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结合而成,主要包括启发教学、小组合作、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行为引导教学要求教师由传统的教学组织者变为引导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相结合,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身体力行地获取知识和技能,达到做中学、学中做的效果。

  2.3重视实训环节,以实训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

  技工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也不感兴趣,但动手操作能力却很强,且积极性高,因此,实训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实训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一项技能,还可以在操作中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为理论学习提供动力。例如,学生在组装功放音响的实训过程中首先要从众多的元器件中,选出所需要的元器件。在这过程学生要对组成功放音响的每个元器件的名称、型号、外形、识别方法、用途等有所了解。色环电阻的读数,电解电容和二极管正负极判断,三极管管脚的识别等知识,在理论学习时学生不感兴趣也学不好,可是在这时候很轻松很主动地就都掌握了。接着焊接完电路板以后还要进行安装调试,在调试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设置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及重要性。而后,在把变压器,直流稳压电源,功放电路,扬声器,LED显示器、音频线等元器件焊接安装在一起时,学生对电路的结构、组成以及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等理论上的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在学生用着自己做好的功放电路来播放手机里的音乐时那种成就感是技校学生从小到大都比较少有的成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能大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理论课程的积极性。

  总之,对于高职学校学生的技能培养一直是讨论的热门问题,近年来高职学院的课程改革也越来越多,对于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例的学科,一直以来要求全面的培养,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掌握全方位的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冯志江,张利,王巧玲.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07:330-332+345.

  [2]王峰.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09:2191-2193.

  [3]张平娟,陈娟,丁西明.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和教学内容改革[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xx,02:66-68.

  [4]蔡俊,郭来功.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xx,14:196-197.

电子技术论文9

  摘要:

  近些年,在电子技术工业发展推动下,其运用范围逐渐扩大,并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里。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作为衡量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能够使得汽车行驶的成本得到下降,实现汽车的绿色环保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中得到普遍的应用,需要进行全面研究。本文将先分析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然后探究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在现代化企业逐渐发展的环节中,汽车电子技术作为很关键的技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其中包含很多的现代汽车电路运行以及维修等相关技术,同时在现代企业以及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更加成熟。因此,需要全面认识当前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把握其发展趋势,从而实现合理的运用,以及推动汽车电子技术产业的更好发展。

  1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建设的关键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层面,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基于此背景下,汽车行业随之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发展也带动着电子导航、定位系统等方面的进步与更新。经过对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环节的回顾与总结,一共包含四个阶段。首先,在1950到1970年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起初阶段,其主要围绕的是提高汽车的整体运用效能,以及提高相关汽车电器产品的工作效率。其次,在1980到1990年,这一时期在汽车发动机生产环节中,电子技术逐渐表现出环保、稳定以及具有节能等特征。发动机运用电子技术主要表现在底盘电子控制、发动机电子控制等方面。然后,是1990到20世纪之间,该时期的电子技术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并被普遍运用到汽车发动机其他的附件生产方面。最后,就是从二十世纪初期至今。通过把电子技术恰当的运用到汽车生产的环节中,并没有只限制在发动机与生产附件方面,而是逐渐向机电一体化进行转变,并使超微型磁体和超高效电机给集中控制汽车打好一定的前提。该种方式在电子控制系统以及车载电子装置的调整过程中,逐渐实现成本的恰当有效控制。可以看出,汽车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与改进作为以后汽车制造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与要求。

  2感器技术的运用

  伴随着在我国汽车里传感器的使用,使得我国汽车电子能力以及自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电子技术的使用,也促进了我国汽车系统功能更加多样化发展。无论是汽车行驶环节,还是汽车发展环节等,传感器技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可以保证汽车的稳定运行,又能够提升汽车的工作效率。因而,在研发传感器技术的环节中,相关人员应该注意开发资金成本不高、具有较高可靠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而有效提升传感器技术的运用精度。目前,我国的传感器技术逐渐向系统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面对交通事故的发展,应该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得交通事故减少。比如光学传感器以及超声波传感器的使用可以发挥警示的效果,进而可以提升汽车行驶的安全功能。其中被动安全系统只有在交通发生时才发挥效果,比如安全气囊的使用。

  2. 1节能减耗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中能源消耗量逐渐上升。就汽车领域来说,汽车会排放很多的有害气体,例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等,直接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影响。这时,汽车电子技术在发展环节中,应该提高对节能减耗的研究力度,提高相应的重视,把技术作为辅助,使得汽车行驶环节中能源运用率得到有效提升,并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损耗。因而,汽车电子技术需要把减耗以及节能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迎合可持续发展要求,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2绿色环保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中也伴随着一些全球环境问题的出现,这时绿色环保尤为重要,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提倡。在发展环境下,给汽车行业发展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朝着绿色环保理念逐渐过渡。针对柴油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展开一系列的研发过程,以及增强电动动力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创新发展的重视,促进汽车朝着绿色环保方向迈进。其中关于汽车动力燃料的开发也是未来我国汽车发展的关键点。其中汽车发动机和电子控制系统的配置能力,有助于提升汽车运行的经济性能,使得汽车尾气排放下降。当前,我国在汽车领域已产生太阳能的环保汽车,然而由于资金成本以及技术的制约,还没有在卡车以及重型卡车里进行推广使用,并成为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其中的发展趋势。

  3结语

  总之,在汽车发展过程中,汽车电子技术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影响着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水平。当前,需要全面认识汽车电子技术的运用现状,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向节能减耗、绿色环保以及传感器技术运用等方向发展,逐渐提高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的综合能力,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岚.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究[J].电子测试,20xx(17):110-111+109.

  [2]朱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09):260.

  [3]王文晶.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3):53。

电子技术论文10

  [摘 要]

  工程领域的施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提高工程效率的同时工程质量也更加有保障,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笔者通过对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应用的分析,提出电子技术对工程领域的重要作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

  电子技术;工程领域;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水平得以显著提升,各个领域对电子技术的医用也越来越广,工程领域也是如此,近几年我国的工程建筑领域发展迅速,工程部门对电子技术的投入力度也加大,由此可见,电子技术对工程建设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1 电子技术发展现状及在工程领域的作用

  电子工程与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又给电子信息工程及其及时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电子工程属于一项新型的产业,虽然这一产业的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人们在其中加入了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子工程的发展,并且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社会各行各业朝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1 简化工作流程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通过电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设备得以更新,使很多繁琐的工作流程变得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实现智能化操作,还可以通过电子技术对整个工程实现监督管理,有利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1。2 电子技术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运用电子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可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通过人工的生产流程不免要对资源产生一些浪费,因此通过电子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管理,资源配比都是固定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

  1。3 提高工作效率

  以电子技术作为支撑,加以人工的配合才能发挥到最好的效果,更好地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

  1。4 提高工程领域的经济效益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工程难题得以有效解决,也避免了人工施工产生的浪费现象,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使资源得以有效分配,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 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2。1 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起于20世纪70年代,电子技术在改善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动力传动电子控制系统能够保证汽车在各种不同的路况下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运行,不仅如此,还能够有效的简化驾驶员的操作,以达到降低油耗和排放,减少动力传动系统的冲击,减轻驾驶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地盘电子控制技术则包括防滑于动态车身控制系统、轮胎检测系统、驱动控制系统等,是汽车动力、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此外还有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包括多媒体娱乐、通讯系统等,现在,汽车的发展正朝着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如传感器是汽车电子化发展的重要元器件,汽车的自动化程度越高对传感器的依赖程度就越高,总线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线束数量、连接点及体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

  2。2 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

  电子技术改变了传统建筑的设计工作,使得建筑设计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从设计图纸到动工,都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大量的信息需要进行处理,人员的安排、设备的调配,哪怕是图纸上一个小小的改动,都能让建筑工程领域产生巨大的变化,显然,传统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发展需求。电子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既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建筑行业本身的需求。电子技术能够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和分配,避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另一方面,利用网络来传递公文、资料等,不仅能够节约通信成本,还能够让企业及时的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信息,第一时间让企业制定出最优的工程安排。

  2。3 电子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应用

  航空领域作为人类科技高、精、尖的体现,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不论是从计算的精密程度和对设备的要求上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航空领域不仅需要考虑对设备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控制经济成本,这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计算过程,显然,如此复杂的高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模式是难以实现的。航空领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工程领域,要保证航空领域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方面是要技术的不断创新,利用电子技术来促进航空电子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以满足设计对各种元器件的要求,另一方面,科学的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可持续的发展中继续发展高科技。

  3 电子技术总体发展思路与目标

  3。1 以提高自主创新力为中心、服务社会

  我国信息产业的科技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与产业由大到强的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坚持服务国家目标、引领产业发展、市场技术互动、统筹规划协同的指导思想,持续突破核心技术,逐步实现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

  3。2 引领产业协调发展

  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推进信息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中心环节,将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提高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建立创新型的发展模式,促进信息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引领产业协调发展。

  3。4 全面把握市场牵引与技术驱动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需求在中短期内对技术发展的牵引作用,以重大应用带动技术发展;高度重视新技术在长远发展中对新市场需求的催生作用,加快部署战略性新技术的研发。大力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创新的互动,以业务创新带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4 结语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其主要的竞争就是在电子技术层面上,因此加强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尽管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迅速,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加快电子技术的研发水平,通过技术水平来提高工程建筑企业的竞争力,为经济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电子技术论文11

  论文摘要:通过对教学实践工作的不断探索与总结,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内容拓展和教学手段运用三个方面对“光电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其运用到课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光电技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1960年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的问世可以说是光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该发明解决了光频载波问题,此后光电子技术得以蓬勃发展,在现代信息产业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十多年来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或“光电子技术”专业,着力培养专门的光电子人才“光电技术”作为该学科的主干课程,将系统地介绍光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笔者对其具体的教学方法有一些体会和思考,文章将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

  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教学内容又来源于老师选择教材是否合适。在图书库中键入“光电子技术”的检索词会出现十几本相同名称的教材,但是否每本书都适合课堂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书的名称都叫做《光电子技术》,但细细翻阅,每本书的侧重点都是不相同的,有的大部分章节是介绍激光原理和激光器工艺,对光电检测和显示涉及较少;有的偏重于理论推导,对实际的应用涉及很少。还有一些教材虽然内容较为全面,但书本页数很多,在三十多个课时内难以讲完。针对长沙理工大学实际的课时要求和学生专业背景,通过仔细比较选择了安毓英编写的《光电子技术》(电子工业出版社)一书。

  教材选好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需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斟酌。教材共有七个章节,分别为“光辐射、发光源与光传播基本定律”、“光辐射的传播”、“光束的调制和扫描”、“光辐射的探测技术”、“光电成像系统”、“显示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应用实例”。其中“光辐射的传播”一章中主要从理论上介绍光束在各种媒质中的传播规律,在光电子应用中较为重要的是光波在电光晶体(2.2节)、声光晶体(2.3节)、磁光介质(2.4节)和光纤波导中的传播(2.5节)。而这四部分内容应用在实际中恰好是电光调制器(3.2节)、声光调制器(3.3节)、磁光调制器(3.4节)和光纤通信技术(7.1节)。所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把2.2节和3.2节、2.3节和3.3节、2.4节和3.4节、2.5节和7.1节内容综合起来讲授,第二章将不作为独立的一章来专门讲述理论推导。在讲第三章中每一种调制器工作原理的时候,先讲第二章涉及的理论知识,随后在学生对理论还有深刻记忆的情况下紧接着把这一理论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讲授,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在学习理论时的目的性。对教材的其他内容细细推敲,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这样来安排。这种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综合讲解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了理论并非空洞的理论,既提高了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适度拓展

  “光电技术”是~门应用性和针对性都很强的学科,“学以致用”在这门课程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材由于篇幅的限制,第三章“光辐射的调制”和第四章“光辐射的探测技术”仅仅是介绍了各种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学生学完之后虽然明白了各类器件的工作原理,但对于“这些器件可以用在什么领域、可以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学生会较为茫然。例如各种光调制器件如电光调制器、声光调制器和磁光调制器都可以将人们所要传递的声音、视频和图像等电信号形式的信息加载到激光上面去,实现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变。但学生可能又会有这样的疑问:在实际应用中用户要实现电光变换时,三种调制器是否可以任意选择一种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每种调制器由于工作原理的不同使得它们会应用在不同领域和范围。在实际应用中需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调制器种类。而对“每种调制器具体可以用在哪些领域”这个问题教材并未涉及。笔者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对这一问题做了详细总结,作为补充内容在课堂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和体会。第四章内容主要是讲述各种光电探测器件,但探测的对象不同,有的是用来探测光辐射的能量,有的是用来探测光辐射的亮度等。那么讲完这些器件后同样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这些器件有哪些实际应用呢?”由于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电信工程专业的学生,电路设计都很熟悉。课后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如“利用光敏电阻设计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利用热敏电阻设计半导体激光器的温度控制电路”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在做作业的同时明白了不同光辐射探测器件的不同应用领域。

  讲述“光纤通信”这块内容时,恰好是笔者的研究方向,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将大量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相关实验结果和波形图以及器件设备的实物图展现给学生,课堂内容变得生动而丰富,很好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所以在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更为透彻,理解得更为深刻,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要想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除了讲述内容的选择安排外,教学手段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方法。

  利用多媒体的帮助,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由于这是一门应用性质的课程,所以在讲解每一种器件的时候笔者都将查阅到并精心挑选的真实的器件图片展示给大家,比如各种激光器、光电二极管、热敏电阻、等离子体显示器、电光晶体、声光调制器等等。这些图片都是课本上所没有的。学生在看到这些图片后就会感觉所讲的知识和他们的距离更近了,让他们觉得光电子学并不是空洞的理论,光电技术和各种各样的器件就存在于他们是实际生活中。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将板书和多媒体很好地结合”一直是笔者所思考的问题。由于一页PPT所能展示的内容极其有限,讲完一页翻到第二页时前面一页的内容学生就看不到了''而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充分预习的话,当翻到下一页PPT时他对前一页PPT上的内容记忆一般都还是比较模糊的,只是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所以当讲述的内容是偏重于理论公式推导时,由于对理论的理解来源于公式推导的前后连贯性,此时应尽量避免使用PPT而采用传统的板书。大幅黑板有很大的书写空间,所讲的内容就能够前后连贯地呈现给学生。当讲某个公式是由前面的某个公式推导得出的,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把前面的那个公式指给学生。学生能同时看到前后相关联的各个理论,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就是整体的而不是离散的,这样就更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另外生动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课堂提问”普遍被认为是一个较为不错的互动方式。在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同样是提问,有的时候学生很踊跃,争相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很活跃;而有的时候虽然提问了''但学生都低下了头,课堂气氛突然变得很沉闷。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后发现,老师提的问题学生如果感兴趣他们反应就较为踊跃。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问也同样是值得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讲“固体成像器件”这一节时,先不经意地询问学生谁有数码相机。许多学生都举了手,然后循序渐进地提出“在买相机时为什么要买数码相机而不购买胶片相机?数码相机的优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由于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所以他们都踊跃地做了回答,而这些问与答恰好巧妙地引出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整堂课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听得都十分仔细,教学效果也非常好。第六章涉及的则是各种显示器件,如阴极摄像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及等离子体显示器。这些也都是学生每天都会用到的器物,离他们的生活很近,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当讲到人眼的视觉感知角度范围时,笔者没有直接去讲知识,而是先提问“为什么我们家里的电视机屏幕都是长方形而不是正方形的”,学生回答的角度很多,有的学生还从摆放稳定性方面做了思考,课堂立即变得非常活跃。随后笔者给出了正确的答案,由于一个提问的设置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便有了深刻的记忆。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体会到站在讲台上讲课是一件需要用心去做的工作,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不断努力尝试,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呈现给学生更加精彩的课堂教学。上述便是笔者在讲授“光电技术”课程中的一些体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仍会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尝试将计算机模拟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为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电子技术论文12

  一、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学生情况

  根据我国目前高考录取情况,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不是太好。这个基础不仅仅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包括他们的学习能力。专业英语的学习基础是公共英语,从实用英语A/B级考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基础确实不扎实。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待提高。由于对英语学习持一种无所谓甚至厌恶的态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当然也就不会主动去寻找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了。

  1.2高职院校本课程发展现状

  专业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堪忧,由于不受重视,专业英语一般被设为选修课程,即使设为必修课,课时也很少[1]。因此使得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更加忽视,既没有学习的动力也没有学习的压力。另外,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分配上,专业英语课程得到的关注更少,课程建设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课程。

  1.3本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中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已进行过一次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进行阅读并逐一翻译,这种方法枯燥,当然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之后,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增加了图片、视频,这样可以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大脑,强化学习效果。但这些方法具体实行起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另外,专业英语教学中把文章翻译作为重点,也会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二、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要求

  在高职院校中,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电子技术专业词汇;能阅读和翻译相关电子专业文献,包括技术资料、设备使用说明、电子新技术文章等;能听懂电子技术相关发言;能正确表达技术方面的观点或作相关技术说明。

  三、教学方法改进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尝试从增加实践内容着手,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对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3.1教学资料

  无论是教材还是多媒体资料,这些静态的或者说不能接触的教学资料最多只能引起学生一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观察到学生对图片视频的关注只能持续20~30分钟,或更短,而且,重复使用这些手段并不会加强效果,看多了也会产生疲劳感。所以,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就需要种类多样化,能同时刺激学生的视、听、触等多种感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除了图片、视频、声音这样的常规资料外,实物应该是更好的选择,既可看,又可以触摸,甚至可以动手操作,这会比单纯的静态手段有效。比如,用英文标注的实验仪器设备就是不错的选择。

  3.2教材

  现阶段的教材内容大多以科技文章为主,主要是对电子专业各方面技术的介绍,或是简单仪器操作流程,这样的教材的确不太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呢?首先,教材内容应该是与学生所学习的电子专业技术课息息相关。有些课文虽然与专业是相关的,但对不熟悉的领域,大多数学生会产生一些抗拒意识,何况这是用并不熟悉的语言表达的。其次,增加实践型内容。如果能用实际的内容,引导学生把专业英语融入专业课程中,学生就不会产生专业英语学了也没用的想法。例如,常用绘制电路图的软件界面、对话框、元件名称等以英文居多,把它作为教材内容,既可以与专业课结合,又能改变只能翻译文章的固定教学模式。

  3.3教学方法

  3.3.1课堂教学方法

  当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通常还是采用传统口头讲授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词汇的学习和文章的方面,对口语表达和听力没有太多的要求[2]。而改进教学资料和教材后,电子技术专业英语就可以在计算机房或实验室完成了,借助这些教学设备,专业英语也可以成为实践课程。例如,正确使用英文版的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学生既能在调用元器件的时候学习专业词汇,也可以在操作中读取计算机针对不同的操作给出的提示。或者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根据面板提示或英文说明书来完成仪器设备的操作,随时可以根据看到的操作结果改变操作流程或调整参数。这种可以亲自动手的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2课外学习

  课堂内的教学毕竟有局限性,何况课时有限,那么发展一下课外的学习就有一定的必要性了。课外可用的资料文献很多,要锻炼学生在电子专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具备实践性,就不是只翻译文献资料可以实现的。网络论坛是一种实现以上目的的途径。国外的电子技术论坛,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解答,又可以实时对话,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网络的特点也使学生不必担心犯错而不敢开口。除此之外,网络课程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选择简单的电子专业网络公开课,一边复习专业知识,一边学习专业英语,不同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只要给予适当的监督和引导,就可以实现课堂内不容易实现的教学目标。

  3.3.3组织方法

  语言的学习需要环境。“老师讲学生听”会使专业英语的学习陷入单一模式,有效的组织方法可以改变这种境况。组织团体学习,可以用互相口头讨论、传纸条等方式,全面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可以进行互补型学习,由专业好的学生和英语能力强的学生互相指导。组织方法的改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考核方法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促进了考核方法的改进。传统的电子技术专业英语大多采用笔试的方式,考单词,考翻译,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第一次改进教学方法后,也有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的,这些对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都无法全面体现。既然教学方法向实践方向转移,考核方法是否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进呢?课内可以在实践中考核,比如要求学生按英语操作指导操作仪器,观察过程和做结果作为考核依据。或者要求学生口头指导同学操作流程,作分组考核。课外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指定论坛发言,寻求问题答案。比起一张试卷,这些注重能力的考核更能体现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的学习目标要求。

  五、总结

  我国电子技术发展不及国外的现状,促使了专业英语课程的发展,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况又决定了教师不能像对待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那样,等待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根据高职院校本身更加注重专业实践的特点,把专业英语与专业实践型课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目的主动学习专业英语,全面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进的目的。

电子技术论文13

  【摘要】

  借鉴现代学徒制理念和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对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的知识、专业技能、管理技能和素质要求。本文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群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的建立等方面介绍该专业改革实施的探索情况。

  【关键词】

  职业能力素质模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当前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之间的匹配不够,导致了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很难招聘到与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为解决这个问题,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开发、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的建立等方面做了诸多探索,望实现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供给之间的无缝对接。

  一、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职业能力素质模型的过程中,深入分析了职业能力要素的定义、要求等,形成了专业面向岗位的职业能力分析表。然后根据能力素质模型的能力等级要求,对职业能力单元进行序化和整合,进而进一步开发模块化的课程。而在对能力单元进行序化和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内容的统一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课程开设的进度、内容等问题,以便课程的实施,最后开发出满足各岗位群需要的中高职衔接的“层次化、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依照专业的典型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能力等级要求,根据“2+3”的衔接模式(即中职阶段学制2年,高职阶段学制3年),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衔接。在中职学习阶段其公共课的教学是根据部颁布的教学大纲要求,开设了《语文》、《德育》、《数学》、《计算机》《体育》等课程,高职学习阶段开设了《数学》、《概论》、《就业指导》等公共课程,从而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借鉴IPC等国际电子界的行业标准、中级电子设备装接工等职业标准、精益管理等源自企业的现场管理规范,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和专业能力素质模型,依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群对知识、技能和素养的等级要求,以智能小车等真实的项目作为载体,按照简单、复杂、综合的逻辑思路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图2《模拟电子技术应用》课程项目设计及能力培养示意图),全面深化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采用源自现场的真实项目为主线,“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等方式,自主确定所需要达到的能力等级要求。教师设计不同能力等级的教学项目,突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真正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

  二、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的建立

  引入职业能力素质模型进行课程开发的优势是合作企业的广泛与深度地参与,同时在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过程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采用“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评价标准由企业专家和教育专家共同制定,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每年由发布麦克思数据有限公司等第三方公司参与制定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其内容重点体现企业和社会评价两个方面;委托麦克思数据有限公司,抽取有效的数据样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收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现状,用人企业的毕业生满意度及反馈改进意见,洞察专业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专业的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以及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等提供科学依据,最终形成“良性闭环”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三、结论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培养适应于湖南省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复合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必须寻找有效途径解决好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很难招聘到与岗位相适应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诸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问题。同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一个“宽口径”专业,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不但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还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行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企业需求的改变和专业的办学特色等方面的问题,进而确定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让专业的建设和课程改革有特色,使课程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专业的人才培养更加“接地气”。

电子技术论文14

  摘要: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于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的抽象理论知识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适度增加一些教学视频,直观的实物模型,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答疑,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一些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检验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电工电子技术,工业技术,教学管理课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在于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考核方案应本着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原则,建立注重综合素质测试为中心的考核制度,既要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考核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以此来督促和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课。考核成绩总评采用百分制,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平时成绩,理论成绩采用试卷考核方式,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实操成绩采用实训项目和实训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做出的实训作品、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加强平时实训实验课的考核,实训考试给出具体的实训要求,采用学生单人完成实操的方式进行考核,最后综合评定给出实操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侧重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等情况。

  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做积极的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宏观加微观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正确指引未来的就业领域及岗位,明确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并为之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和积淀。通过自身定位和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自身的转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大胆改革和创新,使课程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又能够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注重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提高汽车类专业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课程的学习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实操后续进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且受课程安排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课程间隔长无法及时同步,进而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连贯,掌握不牢固。教材的设置和安排以灌输知识为主,对汽车专业的倾向性和针对性不十分明确,一味讲求全面和理论,重点不够突出明了,教学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职业院校因生源因素的影响,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职业院校生源学科参差不齐,文理基础差异较大,稍难的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学习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差。

  考核制度不能够充分体现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和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职业类院校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引有待加强,自身定位和学习目标的模糊性和片面性,最终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涌现了很多成功的方法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与时俱进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应对和改革措施的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根据专业的需求,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束缚,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验实训之中,用汽车电子电路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与汽车专业知识迅速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专业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首先以实用为原则,将课程中与汽车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一些繁琐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计算进行适度删减,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学生厌学现象,比如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RLC串联电路及串联谐振理论计算很强,但对汽车专业用处不大,直接进行删减,同时强化并注重电子电路集成的应用环节,对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其次针对不同内容,在讲授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比如二极管如何形成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这些原理知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可以简略,对于二极管、三极管的应用,二极管正负极的判断,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以及如何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则应侧重讲解并强化实训,对于铁磁材料的内容作为常识性了解就足够了,压缩学时,重点介绍变压器、汽车上的点火线圈等知识,同时考虑到生活用电问题,增加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再次对于实训项目的设计,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多增加一些现象性实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可以看到现象,用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最后,要突出专业特色,多引入一些与汽车专业结合紧密的实例,比如讲到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时看一些汽车空调的风扇电机等一些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学习更具有倾向性和目的性;另外,在课程相关内容中增加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的新技术,既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又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倡导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获得知识,根据具体知识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注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在介绍磁场的一些基本知识时,采用学生讲授,教师点评的方式互动教学,实现角色互换,督促学生学习;在讲授变压器是采用讨论式的方法,让学生先总结变压器的作用教师补充教学;对于二极管的检测采用图片和演示操作结合的方式教学,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教师给出具体实训任务,让学生自己测试连接线路,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做出评定,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给学生一些探索的欲望和空间,做出一些具体的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电子技术论文15

  1高压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1.1有源效率校正技术

  在高压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设备中,功率因数矫正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抑制输入电流波形产生畸变,从而保障后级直流电压的稳定,这就说明功率因数的矫正技术是电子镇流器发展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当重视研究的关键性技术之一。功率因数矫正技术包括无缘功率因数矫正技术(PPFC)和有源功率因数矫正技术(APFC),与PPFC相比,APFC具备更出色的性能,因而备受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与认可。在APFC技术中,Boost型技术的应用最为普遍,以电感电流的连续性进行分类,Boost型技术具体来说,可分为DCM、CCM和CRM三种模式。当前APFC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于高电压输入、低电压输入和大功率应用三个方面,研究人员针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近年来开始研究有源嵌位技术、交错并联技术。一些学者还通过有效利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方式,达到对数字PFC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数字PFC控制应用于功率变化技术中,能够有效减低元件成本,促进产品更新升级,是APFC技术的一个重要研究发展方向。

  1.2调光技术

  调光技术是HID灯电子镇流器有效实现节能省电目标的核心技术。基于HID灯自身高效率与高光效的优势,配合现今的调光技术,就能有效调节城市公共照明,实现技术发展与节能省电的有机结合。当前调光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种:首先是调压调光法,即通过调节逆变器的输入直流电压,改变HID灯的功率。这一调光技术工作频率较为固定,但输出电压调节的范围也很有限;第二种是调频调光法,它通过调节逆变器的工作效率来改变功率,但实际上深度调光效果却并不理想;第三种是脉冲调相调光法,它通过调节对逆变器中开关管的导通相位输出功率,影响光度,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高性度的HID灯功率。

  2低压气体放电灯电子镇流器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2.1紫外线灯电子镇流器

  紫外线灭菌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科研等领域的消毒照明设备,其优势与特点是高效便捷,杀菌效果显著。随着对紫外线灭菌灯研究的加深,研究人员提出紫外线光源强度与镇流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当前研究工作的重点是保证紫外线灯系统在杀菌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照明效果。相关学者就这一课题进行有益探索,他们提出通过将紫外线辐照度反馈信号引入数据库,以数字控制器对其进行反馈控制,从而切实保证辐照度。然而这一方面的适应范围过窄,只能适用于某一固定型号的设备,这说明对于紫外线灯电子镇流器的技术研究与探索在未来仍然要持续一段时间。

  2.2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

  低压钠灯是目前照明设备中具有最高光效与最小光衰的照明设备。在研究中,通过将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与风力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发电系统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电子镇流器的节能省电作用。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在我国的推广普遍程度很低,近年来随着相关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对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技术的研究步入了新的台阶。研究人员探索出一种通过直流供电改进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技术的方案,该方案在前级以推挽DC/DC升压进行电路的控制,后级利用搭载有单片机控制半桥逆变电路的LCC负载匹配网络,从而将低压钠灯的电压、电流稳定在额定的范围。基于直流供电的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具有较为完善的功率保护及自动重启的功能,在未来的照明技术发展中,它能够有力配合太阳能等蓄电池进照明工作,促进低压钠灯电子镇流器产品的研究发展。

  3LED照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LED即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技术是半导体技术应用于照明领域所产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照明技术具有高光效、高显色性、颜色多样等特点。在实际照明灯具的应用情况中,LED灯具的市场占有率正在不断上升,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目前LED照明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为器件的发展、驱动技术的发展与热管理设计的发展三方面。器件发展主要是指利用多种技术切实提高LED灯具的光提取效率,减少LED灯的热损耗,从而促进LED灯具规模化生产的发展进程。具体来说,器件发展主要可以从灯具结构、单颗LED器件功率等级调控、缓冲层生长层延伸、仿真建模工具的研究制造等多方面开展。目前器件发展的重点与核心是LED灯具的制造新材料与新工艺,科研人员已经研发出LED灯具分别在外延层、缓冲层等可以推广使用的新型材料,并将白光获取法、半导体表面纹理法等技术引入LED灯具制造过程中,从而推动了整个LED照明技术的发展。驱动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指通过变换驱动电路的电网交流电压,将直流电压的前级电路与后级电路运用于低电压导通直流过程中,从而有效调节输出功率,延长灯具的预期寿命。热管理设计的发展主要是加强白光LED的散热作用。LED灯主要通过传导和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器件的温度一旦过高,LED灯具的性能与寿命就会大打折扣。因而,提高LED灯具的散热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大功率LED研发部门继续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科研人员在长期研究中探索出从封装材料、粘接材料到封装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散热的专业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然而就总体而言,LED灯具由于其散热问题在市场的推广和竞争中仍然处于不利的地位,这就说明在未来切实解决LED灯具的散热技术仍然是科研人员应当努力的方向。

  4结语

  当前节能省电是我国照明技术发展研究的重点目标与核心任务,电子镇流器技术在照明领域中的应用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科研人员应当在继续推动电子镇流器技术的同时,将研究重点放在新型功率开关器材研究、数字控制器研究、散热性研究等方面,以切实保障人民需求,推动我国照明事业的持续发展。

【电子技术论文】相关文章:

电工电子技术论文09-19

电力电子技术分析论文09-27

电子技术方面教学论文09-22

光电子技术论文09-23

关于写汽车电子技术论文09-29

信息技术整合电子技术论文12-07

最新单片机电子技术论文12-07

电工与电子技术综合训练设计报告论文09-27

汽车电子技术发展趋势论文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