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时间:2020-08-02 14:36:5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摘 要】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针对这种现状,本文从生态效率的角度,利用IPAT方程计算和分析我国在未来经济建设中面对的资源环境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效率 IPAT方程 政策建议
  
  一、我国建设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即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本质内涵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但是,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与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增幅达8%以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2003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4%,却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世界煤炭总产量的31%。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在资源消耗量急剧增长、供需矛盾恶化的同时,资源浪费现象却相当严重,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目前,我国工业水的重复利用率只有2O%左右,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仅为40%~50%,能源利用率只有33%。在能源及矿产资源不断减少的同时,其开发利用所带来的外部性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增加1个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倍。同时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法规、政策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 当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处于5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时, 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我国目前就处于这时期, 如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就显得迫在眉睫。
  
  二、从生态效率的角度深入认识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本质上是以物质的功效价值循环利用为特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生态经济,其主要特征是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的生态化。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方式(图1)相比,循环经济改变了“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式流程,按照“减量化(Reclus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3R原则)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图2),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环境共赢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选择。
  2.循环经济与提高生态效率
  循环经济关注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生态效率的提高。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量(即GDP总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TMR)比值(公式1),它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的分离关系(decoupling indicators),是一国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生态效率(资源生产率)=经济社会发展(价值量)/资源环境消耗(实物量)(1)
  式(1)中,资源生产率就是用当年本国的GDP除以直接物质投入量(TMR),该指标越高说明单位资源产生的增加值越高、资源利用效益水平越高。

【以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相关文章:

浅谈农村循环经济的建设的论文12-11

谈循环经济理念在生态设计中的应用08-14

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论文09-30

循环经济发展政策11-15

循环经济立法之定位10-31

谈述和谐社会中经济法价值理念的与时俱进08-06

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关系论文09-30

论以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医院文化建设09-08

柴达木循环经济的分析论文07-03

循环经济设备发展认知论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