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词《教育的意义》

时间:2022-10-11 10:25:14 毕业典礼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词《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呢?它能带给我们什么?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词《教育的意义》,希望您从中获益。

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词《教育的意义》

  同学们:

  午好。在这个庄严美好的时刻,能够代表导师们作一个发言,感到荣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你们更上一层,完成学业,真是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为你们高兴,更是羡慕你们。我没有受过正统的高等教育,是我终身遗憾,也因此对学府生活心向往之,可说是个教育信仰者。请不要把我当作一个在大学门外完成教养的范例,事实上,倘若我能在学府中度过学习的日子,我会比现在做得更好。以我这样一个对教育没什么经验的人来看教育,一方面是觉得深不可测,你可能穷一生也不能略知一二;但另一方面,似乎又很简单,那就是——有时候,我会庆幸自己是一个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我想,假如我不能阅读,生活将是多么凄惨啊!受教育也许就是这样,使得人生变得有趣一些,不那么无聊。在今天这送别的时候,我不打算对你们谈论深奥的那一方面,因为那不可能由我来告诉你们,而是需要你们和我们共同探寻,一代又一代,永远也得不到完整的答案;所以,我只想对你们说些浅显的嘱咐。

  首先,我建议你们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这个世界上有用的事物已经太多了,所有的因果逻辑都是循着用途连接和推动,那些边缘的次要的性质从因果链上碎裂下来,被淘汰出局,生活和人生本来是弥漫的氤氲般的形状,质地也具有弹性,如今越来越被过滤干净,因而变得光滑,坚硬,并且单一。今年千分考面试的时候,我与一位报考临床医学的考生面谈,我们谈到医学伦理的问题,她说“安乐死”是一种奇怪的人道主义,我问为什么?这位女同学说,一个人的生与死不能用意义来核算,我说,你的意思是还有感情的因素,也就是关系到他的至亲、家人?她说也不是,而是——她思考了很久,说,生命本身就有价值。我希望我们学校不要错过这位考生,她解释了我的关于有用和无用的观念。

  其次,我希望你们不要过于追求效率,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大约可说是生活的本质,只是这过程越来越被划分成细小短促的目的,偷窃了我们对未来的观念。乔布斯确实改变了世界,但是让世界更好了还是更不好,远不到下结论的时候。后来的人们,会不会以为,存在就隐藏于那苹果机的屏幕之后,所有的到达与归来就在于手指头轻轻的一触碰。无论是体能还是智能的劳动全被缩减成零,我们还能做什么?又还需要做什么?不做什么,是更幸福了还是不幸福?在效率至上的社会里,过程被轻视成为一种累赘,它核计为成本,然后被压缩甚至消除,为演算的方便考虑,它概括为符号,在这人工模拟的系统里,我们如何认识存在的实质性呢?假定说我们可以放弃认识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又如何去确定我们的目的?

  第三,我劝你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竞争难免会将你们放置在对比之中,影响自我评定。竞争还会将你们纳入所谓主流价值体系,这也会影响你们的价值观念。而我希望你们有足够的自信与主流体系保持理性的距离,在相对的孤立中完善自己。倒不是说要傲视社会,而是在时间的长河里,人类史只是一个阶段,我们所处的时代是阶段里的阶段,所以,在我们可视的范围之外,实在有着更大的价值,而竞争会限制我们的参照物,在一时一地以内选择标准,决出胜负。而胜负的概念也是我们要警觉的,因为这里面已经潜在着不公平,只是用措辞平衡了合法性。

  最后,我想说的还有一点,今天的教育确实有着许多问题,有一些还相当严重,可是无论怎么样,教育也不会因此而损失它的意义,它是迄今为止,最有可能公平地给予我们变好的机会,不仅使同学你们,也使我们,单是想着,你们慷慨将青春交给我们负责,就不敢有半点怠惰。感谢同学们!

  洪晃对于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也做过一翻评论

  洪晃这样评论

  在微博上看了作家王安忆今年在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感触非常深刻。王安忆讲了我们价值观念的问题,提醒毕业生三件事情: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益;不要急于加入竞争。

  我觉得王安忆肯定没上过哈佛商学院,因为"有用"啦、"效益"啦、"竞争"啦,基本上都是美国生意经的核心思想嘛。

  当然,我也没上过哈佛商学院,只是在猜测他们的座右铭,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的,不要无的放矢,一定要贼不走空,一切要规划再规划、精简再精简到"有用"上去。

  我这么说是有一点根据的,很多年前,有一本教"35岁以上女人找丈夫"的书,是哈佛商学院的一名女性毕业生写的,有16个步骤,我记得第一个步骤是确定目标人群。之后要订战略和策略,还要投资。比如:你喜欢有钱的金融人士,那你就要在他们出没的地方蹲点,你还要投资自己,比如减肥、整容、买新衣服、弄个新发型,"要投资,才有回报!"这个哈佛女人这样教育她的读者。我曾经和一位上海女作家上过一个书评节目,就是介绍这本书。主持人刚介绍了书的梗概,女作家就乐呵呵地说:"喏,这个事体呢,上海女人老早就晓得的。"这个作家绝对不是王安忆。

  "效率"也是美国生意经里衡量执行能力的最重要标准。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投入产出比,王安忆在讲话中说:"效率总是以目的论的,事实上,我们都是处在过程中,这大约可说是生活的本质,只是这过程越来越被划分成细小短促的目的,偷窃了我们对未来的观念。"

  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富士康员工自杀的事件,我相信富士康是一个效率很高而且对员工也不是最坏的企业,但是他们的员工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跳楼自杀呢?也许这就是王安忆要讲的道理。有个笑话说,一个讲究高效率的美国银行家去西班牙的渔村度假,发现那里的渔民每天一早去钓鱼,只有一个叫胡里欧的小伙子最能干,他钓来的鱼每天都能卖光。之后小伙子就回家睡觉,下午抱着吉他在街上逗漂亮姑娘,晚上吃饭喝点酒,第二天又去钓鱼。

  银行家就跟胡里欧说:"小伙子,你别大半天就潇洒去了,这样效率太低了。你应该把村里渔船都买下来,这样你就能垄断这里的鱼市场了。"

  "然后哪?"胡里欧傻呵呵地问银行家。

  "然后你就成立一个公司,把鱼卖遍西班牙,甚至全世界。"银行家开导道。

  "然后哪?"小伙子问。

  "然后你就找我,我帮你上市,你就成富翁啦!"

  "然后哪?"

  "然后你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哦。"小伙子不解地说,"可是我就想每天早上打鱼,下午唱歌和姑娘们逗闷子。"

  有年夏天我去西班牙休假,发现那里的效率真的不高,能急死人。但是在这个现在快破产的国家,人们却显得比我们要开心很多。

  王安忆说的第三点是我最中听的,因为我从小就讨厌竞争。赢,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快乐感,而竞争过程又是那么紧张、不愉快的。如果我们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在竞争,我相信我们一定会12岁就心衰致死。而在没有公平的社会竞争,我觉得就是找死。

  可是这些美国生意经什么时候成为中国主流价值观念,倒是一个值得去揣测的事情。我们对钱的痴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而实际上钱就是一张纸,其价值实现在于钱可以换来的东西。而如果你不知道你要换什么,或者换来了也不享用,这也是很吃亏、很愚蠢的生活方式。

  王安忆不是一位活跃的公知,以前也没有听到过她对价值观之类的评论。但我觉得她的这些理论太好了,让我们可以开始另外一种讨论,一种不需要去附近的加油站约架的讨论。

  延伸阅读:王安忆人物经历

  1954年3月6日,生于南京,原籍福建省同安县,母亲作家茹志鹃,父亲剧作家王啸平,自幼受母亲影响很深。[6] 1955年,随母亲茹志鹃迁至上海,并在上海读小学。1970年,初中毕业后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文工团工作,在乐队拉大提琴,并参加一些创作活动。[6] 1976年,在《江苏文艺》上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

  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同年发表短篇小说《平原上》。1980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学习。[6] 1981年初结婚,丈夫李章,结婚时为徐州某乐团指挥,后调入上海音乐出版社任编辑,曾编辑出版文学传记《孤独与超越—钢琴怪杰古尔德传》。1981年,因旺盛的创作欲以及无法忍受坐班时间的禁锢,旷职离开《儿童时代》到徐州写作,完成《本次列车终点》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6] 1983年,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1985年在《中国作家》杂志发表中篇小说《小鲍庄》引起回响,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1986年应邀访美。[6] 1987年调上海作家协会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1996年发表个人的代表作《长恨歌》,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并且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此书在当当网图书中,成为畅销书,且在当当小说榜中排名第45位。[7] 2000年《长恨歌》获选90年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2001年获第一届马来西亚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获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最杰出的华文作家”。2004年《发廊情话》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短篇小说奖。[8] 2011年获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2013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9] 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6]

【王安忆在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词《教育的意义》】相关文章:

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词01-09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02-28

在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说话02-25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的简介03-10

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院01-18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简介06-08

毕业典礼致词01-12

校长在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毕业致词03-08

学生代表在高中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毕业致词12-22

小学毕业典礼致词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