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26 08:13:13 工作总结范文 我要投稿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我们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作成果,你有什么感悟呢?让我们对过去的工作做个梳理,再写一份工作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工作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1

  一学期来,教导处在在校长室的领导下,以“作业改革”为契机,结合我校提出的办学思路及具体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扎实工作,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教导处指导监督、整合推进的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检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出色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计划,逐步健全了各种教学档案,及时全面准确地为学校领导提供教学信息。

  一、以“作业改革”为突破点,提升教学质量

  1、团队偕行,不断提升

  (1)学科团队:我们以年级组为小团队,以学科为大团队,开展教研活动,打造精品课堂,研发优质作业。

  (2)班主任团队:我校以班主任为核心,打造班级教师团队,协调各科任教学,开展师生、家校的有效沟通。在教学中,我们班主任起到了很重要的桥梁作用,打造一个凝聚力极强的团队,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3)科研团队:疫情期间,我校老师主动承担县空中课堂的教学任务,以团队的智慧打造了一堂堂精彩的课堂,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这期间,我们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等学科的网络学习课堂,共计五十余课时。本校科任老师利用钉钉、微信等渠道,组织孩子在家开展学习,进行指导交流,批改作业等,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一个都不落下。在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常规检查,规范教学。

  学校开展“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教师上课、教案、课件相一致。本学年,我们以“作业”改革为支点,督促教师深入思考、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家校联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同时,值周领导每周进行两次的常规巡课和对周三、周四拓展课的巡课,及时记录巡课中发现的问题,并与相关老师面谈,督促其改进存在的问题。

  xx年12月份,我校顺利通过温州市“新常规示范校”的创建验收。借着这一势头,我们继续深化常规提升。在期末,我们邀请学区教研员带领骨干教师对我校老师的备课、听课记录、上课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检查,借他人眼光精准反映存在的不足,总结我们在常规方面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3、完善评价,全面衡量。

  学校非常重视六年级的教学质量,特别是疫情后返校,教导处多次召集毕业班老师会议,动员老师们调整教学节奏,开展学科间的协调,适时查漏补缺,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教导处组织联谊县实小、永外实小、城北小学等几所学校进行模拟检测,改进学生的答题习惯,并在与其他学校的成绩对比中寻找差距,弥补自身不足之处。辛苦付出终有回报,本学期末的六年级检测,我校各学科的平均分都名列前茅,四门学科的总平均分位居全县第一。

  二、“互联网+”教学,共同进步

  复课后,我们和路口小学继续开展“互联网+”同步课堂和同步教研。应路口小学的要求,我们立足英语和数学学科开展同步课堂的授课活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开设了十多节课。同时,我们开展了主题为“联读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说课活动,陈玛丽、周海鸥老师分别就文言文教学和古诗教学为大家展示了别开生面的课堂,丰厚的学习内容在老师的引领下变得趣味盎然。随后、谢娇红老师、胡志连老师就说课的注意事项以及文体教学的价值引领作了点评。此次活动,大家收获颇丰。

  三、创新校本研修,指导教学

  我校不断完善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围绕“作业改进,优化教学”原则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进学科教学。同时,加强学科学习的研究,深化“一教三思”教研模式,促使教师“精研”。

  教学上,重视理论的学习,学校为每位老师购买学科杂志,在教研活动上讨论共读心得。还为各级段准备了《“1+x”联读:小学语文课文新教学》等书籍供语文老师学习交流。

  我们及时对学校开展的活动进行总结,整理材料。今年,我们参评的《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校本作业体系的策略研究校本研训项目》获县一等奖,市二等奖。

  一年学期的时间匆匆而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也许教学之路仍旧会是艰难、坎坷,但是我校全体老师具有创新的精神,务实的态度,会以更坚定的脚步踏行在课堂转型的道路上。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2

  校本研训的宗旨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我校立足校本,本着训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观点,推进了“以研带训,以训促教,研训统一”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思路,努力构建研训内容系统全面;研训方法科学多样;研训管理规范的校本研训模式,推进了我校研训工作不断深入,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大幅提升。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策划专题项目,推进学本课堂建设

  (一)总结提升,形成精品项目

  学校以“区学本课堂改革试点校”为契机,开展了系列活动,学校精心策划“学本课堂”专题项目研讨,活动成效显着,形成精品项目,并在温州市精品项目评选活动中荣获市二等奖,现被推选参加省“双百精品”项目续评。

  (二)打造团队,促使共同成长

  1、本学期我校围绕主题举行“有效开展学习活动,深化研究学本课堂”的教学周活动,学校通过教学周活动引导教师以点带面地开展课堂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交流教师们在“学习活动”等方面所获得的经验,活动以团队赛课的形式开展,各团队在组内研讨完善,老师们在研磨中成长。学校搭建平台组织比赛,有上课、磨课叙述、评课三项内容。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个团队,老师们在比赛中提升。学校成立评委组评选出了“最具魅力课堂”“最具活力课堂”“最佳设计课堂”“最具潜力课堂”。“风采团队”“活动团队”“给力团队”“创意团队”等奖项,并给予颁奖,老师们在认可中获得了自信。进一步促进了团队的凝聚力。

  2、有了校级团队赛课的磨砺,我校老师不再害怕孤单地奋战在学本之路上,老师们敢于参加各类评比,本学期在区团队赛课活动中我校取得了英语团体一等奖、2个单项一等奖;科学团体三等奖。英语老师开出了一节市级公开课,数学团队的《观察物体》荣获了温州市“一师一优课”二等奖。

  3、有了良好的团队做后盾,我们不仅给骨干教师创设展示的机会,也鼓励年长的教师和年青教师一起行动起来。本学期我校一位有着二十来年教龄的老师向区里展示了心理游戏课《丛林侦察兵》,历时一个多月的磨课过程,反复磨了12次,处处都彰显着团队精神,执教老师感叹是幸福地辛苦着,团队充满了正能量。另外,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也是勤奋好学,勇于挑战自我,参加区音乐优质课评比,荣获了区三等奖,为她的专业成长开了个好头。

  (三)课堂展示,携手家校力量

  我们学本课堂建设的成效不仅向同行展示交流,还向家长展示。面向家长的课堂展示活动旨在增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每学期第十三周举行,已成为我校的传统。本学期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团队的课。让我们的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感受孩子的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上课教师的因材施教。在活动中家长与老师共同交流,提出宝贵意见,有利于我们的教师更好地改进课堂。

  二、专业阅读提升理论涵养,专题培训促进专业成长

  (一)湿地书韵,顺利起航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名著、写心得活动。专门设立阅览室,并购置一大批教育类书籍,60种杂志供教师阅读,倡导教师做自觉的“学习型教师”。在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校长赠书仪式,组内教师共读一本书。本学期有两位老师的读书征文获得了省一等奖和二等奖。

  (二)读书交流,别具匠心

  教师们在认真阅读的同时也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在教研组内交流,学校在教研组内择优选取,本学期举办了“诗韵数学书香沁心”为主题的读书交流分享会。活动别开生面地将数学这一抽象、严谨的学科与唯美、诗意的诗歌结合起来。初次让大家体验到数学老师也可以如此文艺。

  (三)罗山讲坛,层层推进

  1、专题讲座引领

  学校开展教师“罗山讲坛”系列活动,与温州大学合作开展教师阅读专题培训。先后邀请了温州市教育局装备中心的陈建淼主任做了《让书香成为学校文化的底色》的阅读推进专题培训,彭剑锋科长的《温州市云图书馆的介绍》的资源拓展专题讲座,温州市实验小学教务主任吴小蓉老师的《有种有料有趣》的阅读考级专题培训。系列的主题讲座丰富了老师们的阅读形式,懂得了有效利用云图书寻找资源。

  2、课堂实践指导

  本学期学校还邀请了鹿城区潘旸名师工作室的三位优秀老师陈婉婉老师、黄英婵老师、林晓敏老师分别在低、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指导课展示活动,并做了交流和经验分享。让我们了解了如何让阅读成为一件好玩的事,感悟到了做孩子阅读的牵线人的重要性,体验了全科阅读,让孩子动起来的那种活力。

  学以致用,付诸行动

  (1)本校教师每月开出一堂阅读指导课供大家研讨交流,本学期共展示了四堂阅读指导课,分别涉及低、中、高年级。老师们感触颇深。

  (2)开展学生“湿地书韵芬芳盈路”系列活动,开放学校图书馆、电脑室,合理管理并组织全校学生积极参与线上线下阅读活动;开展阅读银行活动,制定专用的阅读存折、阅读币,期末开放阅读超市;引进市少图流通车,开拓阅读渠道,方便学生借阅;在鼓励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开展校园课本剧大赛,多方位地汲取文化营养;积极开展好学生寒暑假读好书看好电影活动,鼓励学生假期每天看书,做好阅读打卡。

  三、以特色建设为重点,凸显文化气质

  (一)打造湿地文化特色

  我校结合区域特点,课题立项进行研究湿地文化。《基于校园湿地文化特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开展了以《‘湿’情画意‘地’绿天蓝》为主题的第三届湿地文化节系列活动,包括湿地少年游、湿地文化宣传栏、湿地作品征集、湿地主题班会、“我的湿地情怀”朗诵与演讲赛、“湿地书韵”校园剧大赛等特色活动,逐步形成学校的校园精神和价值观,增强学校的办学动力和活力。

  (二)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在大家的努力下,学校开发开设了拓展性课程,完善心理小游戏、湿地特色校本课程、课本剧表演课程教材。每周四下午各班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开展30分钟的心理小游戏活动课程,效果显着。

  四、反思研修过程,提升研修实效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问题: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参加研训活动,但能出显性教学成果的教师就只有部分教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提升自我的快乐。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3

  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总有其特别的形象,而一旦形成稳定的风格,相对清晰的研训体系,渗透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则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的综合特色就得以形成。我们学校这一学期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教科室和教研组长的共同努力,建构起来内涵丰富的、扎根日常的教研专题,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研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校本研修管理常态化

  我校有健全的校本研训制度,分别制定了《龙湾区元状二小校本研训制度》、《龙湾区元状二小校本研训考核细则》、《元状二小教研组长岗位职责及考核奖励办法》、《龙湾区元状二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制度》,让校本研训有制度可依。

  学校教科室专门负责教师培训,每学期围绕一个主题制定校本研训计划。下设六个学科教研组:分别是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体艺组、综合实践组和心理健康教育组,组长由教学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老师担任。教研组根据区科研训工作交计划与学校教科室重点,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研训活动。每学期末举行教研组展评活动。各位教研组长在总结交流中探讨教研问题,思考改进方案。为优化教研组建设献计献策。

  二、研修方式多样化

  (一)专业阅读提升理论涵养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读名著、写心得活动。专门设立阅览室,并购置一大批教育类书籍,60种杂志供教师阅读,倡导教师做自觉的“学习型教师”。教师们在认真阅读的同时也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在教研组内交流,学校在教研组内择优选取,举办“品名书悟教育”为主题的读书交流分享会。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了教师之间专业对话的质量。

  (二)专题培训促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每学期都会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20xx年6月13日全校老师聆听了龙湾区实验小学王炳金校长的专题讲座《秉承“幸福教育”思想构建“现代元状”课程》老师们对课程建设有了新的认识。

  本学期我校13位老师参加了xxxx信息技术素养提升培训,老师们都及时完成了各阶段的任务,在学习中老师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了一定的进步。13位参训老师都顺利通过考核,均已合格。

  (三)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有声有色

  面向家长的课堂展示活动旨在增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展示我校教师的风采。每学期第十三周举行,已成为我校的传统。本学期由张海丹老师、史小跃老师、蒋静老师分别展示了语文、数学三堂课。让我们的家长深入课堂一线,真切感受孩子的课堂表现,感性地聆听孩子的心声和上课教师的因材施教。在活动中家长与老师共同交流,提出宝贵意见,有利于我们的教师更好地改进课堂。

  (四)团队建设和谐高效

  集体备课有利于增强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教师的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学会协作和分享,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学期我们重点围绕“课堂活动”来设计教学,这样的集体备课增强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师们都觉得这样的集体备课有实效。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我校的各个教研组充分地发挥着团队的力量。本学期我校的语文团队承担了区12学时半天的培训活动。有试课、磨课历程、学本论坛。

  (五)系列活动,深化学本课堂改革

  从我上学期我校成为龙湾区学本课堂改革试点校以来,我校老师一直行走在学本课堂的研究路上。于是,开学初,在两位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有效落实学本课堂”的活动方案。首先,我们成立了学本课堂建设主题研讨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议。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探究学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学本课堂教学周展示活动

  xxxx年4月11日——4月22日,我们进行了学本课堂系列活动之一——学本课堂教学周展示活动。为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第十周我校特开展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有效落实学本课堂”为主题的教学周活动。活动分六个团队进行磨课研讨,之后在4月20日,六个团队向全校教师展示研讨成果。六堂课分别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心理健康六门学科。六堂课展示了六个团队的智慧,全校老师通过不同学科的观课,碰撞出了更多的想法,在分享中提升了教学水平。

  这次活动的开展,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彼此零距离学习、观摩、交流的好机会。大家们或欣赏,或表扬,或肯定,或建议,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课堂活动设计有了更系统、更高层次的认识。本次活动必将会有效地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也必将会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学本课堂系列活动之二——教学论坛活动

  为了进一步聚焦学本课堂的时间智慧和新鲜经验,彰显老师们在学本课堂改革、有效教学探索等方面的理性思考,6月20日我校进行了《教略学丰——基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略读教学》的学本课堂系列活动之二教学论坛。论坛中,老师们展示了两堂试课,两堂课的磨课叙述,5位老师做论坛交流。参与发言的老师们理论结合实际,向大家分享了近一年来在课堂教学上所作的的思考、实践和研究,其中许多问题也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和关注。

  我们改变不了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每天改变一点点,每天一点点改变。我们相信,我们的学本课堂能成为那股微小的力量,让学生受益得更多,让老师成长得更快,让学校发展得更好。

  三、积极参与研修,收获多多

  通过校本研训,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研训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大家纷纷用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写出了不少有创新的教学论文、案例、方案、设计等。据统计,这一学期到目前为止共开出了34节公开课和说课试课论坛,其中区级15人次,校级19人次。今年要结题的有2项课题,《小学语文高段“跟帖式”习作评改模式额研究与实践》《农村小学以跳绳为特色开展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xxxx年还在做的有4项课题《基于校园湿地文化种植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活动高效性的实践与研究》《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与研究》《优化农村低段学生阅读策略的实践研究》

  四、反思研修过程,提升研修实效

  在教师研修过程中,只靠重复强化和外在的诱惑或强迫来维持“填鸭式”的研修活动,不仅使研修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教师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在研修过程中,我们有时采取的“研修者主讲,被研修者听”的单一的“灌输式”的研修方式,必然导致交流的封闭性,也必然使被研修者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日常的研修活动中常常忽略教师已有的经验,认为只要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传授给教师,教师就会认同,就会接受,就会付诸实践。其实教师作为一名学习者,他需要一个体验、接受的过程,才能将正确的观念内化,然后才能带来教育行为的变化。如何使校本研修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以什么样的形式展开,还需要探索。

  对以后的校本研修,我们将提出如下理念:研修规格上追求“教师即研究者”——充分利用教师现有经验,改进而不是改造教师及其教学行为。我们提出“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推动工作,把研究成果落实在工作中”的工作要求;研修方式上走“校本化专业发展”之路——学校应该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场所和舞台,是一个开放的学习化社会的窗口;研修策略上采用“科研先导、课题带动”;研修内容上偏重于实施新课程的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对校本研修我们还要确定如下原则:持续性,即终身教育;针对性,即按需施训;主体性,即主动参与;合作性,即校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一致性,即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发展的统一。问题:老师们都很认真地参加研训活动,但能出显性教学成果的教师就只有部分教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教师享受到提升自我的快乐。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4

  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总有其特别的形象,而一旦形成稳定的风格,相对清晰的研训体系,渗透为教师的日常教学方式、思维方式和精神气质,则一所学校的校本研训工作的综合特色就得以形成。我们学校这一学期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下,通过教科室和教研组长的共同努力,形成了隔周一次的研训活动,建构起来内涵丰富的、扎根日常的教研专题,如“学本课堂、师德修养、读书观影、草根论坛、专家引领”等,在教研专题确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教研系列。比如“观影评影”系列、“学本课堂”系列、“读书”系列、“教师心理成长”系列等。在这看似常规的研训活动中,彰显出了“关注教研生命的立场、学习共同体的思维、充满创造的实践、成事促成绩的境界”校本研训特色。

  一、关注教研生命的立场

  活动一:专家引领为科研护航

  一直以来如何做高深的课题研究是很多一线老师的弱项,如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如何明确研究的问题、如何组织课题选题研讨活动等等都是我们老师的困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教师,更需要引路人。因此本学期我们力抓青年教师的科研,弥补学校的科研缺陷,请来温州市实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硕士生杨丽萍老师为我们三所学校(永中二小永昌五小东方学校)的教师做“借做成一件事平台促教师科研能力”的讲座,为我校教师科研护航。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学期加强了教学专业培训,特邀请浙江省特级教师俞国平校长来校讲座,题为《语用性质,从发现到表现》。之后,俞老师从“语用内涵”、“言语发现”“言语表现”、“从言语发现走向表现的策略”四个方面,引用典型的案例为我们阐述了当前语文的新视角、新价值。在俞老师的引领下,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了语文教育就是言语智慧教育,落实语用的过程中要注意“言与意”的转换。语文教师要发现“言意交融”最妙处。

  活动二:教育主题“微影评”

  教育电影赏析近年来在我校掀起了一股热潮,作为新鲜事物引进校本研训颇受教师喜欢。我们已经先后开展了三次教育电影的研讨,我们持续将观影做成系列,积极寻求研讨的形式创新,这学期我们首次试将微信平台引进,教科室陈小秋主任牵头将代表交流的老师首先在微信群中进行发言预热,截屏现场展示。研讨现场则由各团员在团长带领下发起话题,在虚拟微信网络下先畅所欲言,团员语音,团长执笔。比起以往的表格式填写更加能引起群友们的兴趣。这种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活动,极大带动教师的参与度,富有实效。

  活动三:教师专业阅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此书作为推荐书目,“改变心智模式、系统思考、建立团队愿景、团队学习“等新的管理理念正好给我校打造”学习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们认真阅读书籍,做好批注,扎扎实实地落实“阅读”。同时由青年教师姜鹏麟、张以贴、邱忠表作为教师代表在校本研训会上作了读书心得交流。

  活动四:经验交流

  本学期校本研训安排校学本实验班执教者张文静老师关于《小学数学任务导学课堂的实践》讲座。张老师提出构建学本课堂的高效教学,关键在于创设合作学习文化,如将班容班貌的几个板快营造小组独特文化。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途径就是课堂上设计一个“好任务”,让“好任务”引导学生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展现思维的过程。最后张老师提出任务导学课堂促使教师的任务设计尽可能从学生出发,师退生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真正发生。一线教师的学本经验必定给我们其他学本样本班的老师带来一点启发,虽课堂“教中心”变“学中心路漫漫,但吾将上下而求索!

  活动五:随堂听课日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周都要安排一天为听课日(周二或周三),安排一人评课,校领导班子成员听课后检查教师的教案,是否与上课一致,从常态中落实。一次安排3至4位教师,要求每位老师必听10节随堂课,全校教师66人中40周岁以下的老师都是听课对象,同时这学期40周岁以上的'老师也随机抽听。为了帮助教师业务成长,每次活动都会安排一位同教研组的老师进行同伴互助评课。

  活动六:承担区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青年教师是我校的后备军团,作为学校唯一的专职信息技术老师,鼓励裘晨晨老师参与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评比、研究信息技术课题。龙湾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新教材新课堂”专题培训活动在我校举行,裘晨晨老师在培训活动上展示了精彩课例。

  活动七:教师培养工程

  1、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我校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这个学期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如青年教师卢兰兰参加区教师教育论文培训;卢兰兰、张以贴、姜鹏麟老师参与区课题立项培训会。朱美琪老师参加了省、市心理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张红参加了温州市数学骨干教师研修班学习;张赛男、杨娟娟、陈晓静、孙秋月等参加龙湾区骨干研修班培训;派王大乐参加辅导员培训等。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养的同时,保证足够的培训经费投入到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里。

  2、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科研。本学期龙湾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了很多评比活动,我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与,组织教师参加区读书征文评比,学校多人次获奖,其中青年教师杨娟娟读书征文获省一等奖,新教师季裳裳获区三等奖。卢兰兰校本研训案例获区二等奖。陈小秋教育创意项目获市二等奖。而张文静老师作为数学学本课堂样本班的实验老师在校本研训活动中做经验交流。

  活动八:新教师汇报课

  新教师的培养。骨干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心骨,而新教师却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学校重视新教师的培养。为了让新教师出彩,指导师上示范课,徒弟上汇报课,在指导师的指导下,教学相长,达到双赢。期末教科室还组织考核组对xxxx级新教师季裳裳、严蒙蒙、周婷婷进行实习期考核,学期中还多次检查青蓝工程的实施情况。新教师严蒙蒙、季裳裳、周婷婷在师傅们的帮助下,认真备课,精心准备,面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第一次试课汇报。三位新教师青春活力,激情飞扬的课让我们获益良多。课后指导师师分别对三节课做了点评。深入浅出的语言让三位新教师连连点头。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学校不仅重视对xxxx级新教师的培养,对20xx级xxxx级教师的培养也是不放松的,请学校骨干教师继续担任她们的指导师,同时对于明年参评区教学新苗的卢兰兰和邱忠表老师更是给他们搭建展示发展平台,有合适的培训机会尽量让她们参加,鼓励其多参评,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活动九:完善龙湾区永中二小校本研训网

  本学期完善龙湾区永中二小校本研训网活动,将博客进行各教研组分类,对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可以及时了解,促进了我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创新发展。

  二、学习共同体的思维

  (一)校本教研周规范化

  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并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改变了传统的听课评课的教研模式,开启了全新的人人参与式的教研新天地。我校的特色研训周逐渐形成了一个富有成效的校本教研的基本流程。具体如下:

  第一步定下实施方案:组内分配任务,打造学习共同体,

  第二步集体备课: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第三步课堂实施,多番磨课,在实施中①观察学生学习效果——②观察教师的方法策略——③思考分析成功或不足的原因——④提出教学设计及可操作的方法。

  第四步:说课人员围绕磨课中的一个主题,进行磨课汇报。

  这个流程(模式),实践证明是十分有效的,它有三大好处:一是强化了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学习”意识;二是体现了“同伴互助”,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三是促进了教师的反思能力的提高。

  此次晒课教研“活动”共4节课,各教研组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确定不同的主题。

  如语文教研组围绕“温州市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求调整意见”,确立如何有效开展识字教学,一磨识字写字,二磨阅读积累,三磨说话写话。展示过程中,执教刘老师的语言简洁,目标明确,通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带动课文朗读理解。语言文字的拓展训练上,学生们各抒己见,别出心裁。同时,语文教研组通过“观察课堂——观察学生——收集反馈”等环节,不断地对课堂进行修改完善,最终使课堂在识字写字环节步步扎实;阅读积累紧扣词语,朗读出彩;说话写话体现“语用”价值。

  英语教研组的读写课,通过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不同的方式学会如何阅读,并通过输入大量语篇、精读重点语篇、示范拓展新语篇的过程,让学生在大量的感知理解输入下输出语言,最后通过展示学生的语篇回归到真实生活中的主题“社团招募公告”,真正做到把来源于生活的语言回归到到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科学教研组确立“简约课堂”为主题,围绕“简约”开展简约目标,简约策略,简约实验的磨课过程。新教师季老师在多番磨课中,让我们见证了其在教学上的成长。

  (二)学本论坛众人亮相

  本学期的校本教研周以打造“学习共同体”为指向,改变一人亮相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参与。这次的论坛由音乐美术体育各组老师确定一个主题,分工合作向大家呈现了真实的“技能学科老师风采。”

  音乐组黄素燕老师首先为交流拉开了序幕:课改,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教学之路不是千篇一律,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在一条线上。对此,体育组的成员们以“分层教学,学生共进”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他们走在一条全面激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道路上,走在不断的实践和改进中。体育老师在不同年级段尝试着分层教学,一年级列队分层、二年级跳绳分层、三年级跳远、四年级跳高等将学生按体育能力的强弱进行有层次的分组,在体育活动中,对高层次的学生提出高要求,低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对较低的要求,如此在体育活动的组间竞赛中,避免了因“未比知结果”的尴尬境况中消减了学习积极性。

  美术社团名为“创想吧”,由本校的四位美术老师牵头组建和发展。本次学本论坛交流中,美术组全员上台带大家进入了艺术的世界。本学期“创想吧”的方向是艺术拼贴画,包括李伟慧老师负责的蛋壳拼贴画、王大乐老师负责的彩纸拼贴画、王幼玲老师负责的树叶拼贴画、以及潘飞凤老师负责的立体造型纸盒拼贴画。一幅幅让人深陷震撼之中的教师作品,牵引着孩子们稚嫩的艺术雏形,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巨大的艺术发展空间,也看到了“创想吧”未来无限的可能。

  (三)继续完善优秀教研组考评细则(讨论稿)

  教研组(含年级备课组)是学校重要的教师组织,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继上学期《永中二小教研组工作考评细则(讨论稿)》出台后,这学期继续通过细则来约束教研组活动,学期中检查各教研组活动记录,期末评出优秀教研组。这次评出了数学组、语文组、综合组为优秀组。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研组建设,需要制度的保障。《永中二小教研组工作考评细则(讨论稿)》》为教研组建设和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充满创造的实践

  (一)团队热身之我有个团

  为了使校本教研更吸引老师,我们积极创新研修形式。本学期为了凝聚学科团队力量,本学期的校本研训开门活动将心理团队辅导模式引入。开展了“我有个团”破冰行动。在活动之前,教科室将教研组分为语文、数学、科学英语、音体美、综合组(品德、信息、心理、地方)五个大组。每个教研组在团长带领下在半个小时内分工合作,群策群力,进行了一番智慧大考验。各团根据自己学科特点,给自己团起团名、定团训,设团徽,唱团歌。最后用体态展示团徽,齐唱团歌。众人拾材火焰高,短短半个小时之内,各“团”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音体美组的“创心队”,凸显了三个学科的特色,团训“体育让你强身,美术让你修身,音乐让你塑身”让你牢记在心;“真语文团”的笔墨、“数学军团”的拍手歌、英语科学组的“Es”用意深刻,改编的小苹果团歌让你开怀大笑,最后综合组的七彩团之歌“七彩,七彩,给我们带来梦想光彩,照看我们心灵的花朵……”掀起了活动高潮。整个展示活动精彩纷呈。

  (二)“漫悦读”永中二小读书会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我们这学期在范玲玲副校长带领下,成立了“漫悦读”永中二小读书会。意在让每位老师在经典里漫溯,在书香缓慢地,舒展的,愉悦的浸润中,满载一船金辉,收获心香!我们的口号是:慢慢读,欣赏啊!读书会的书目——《致青年教师》,读书会隔周开展一次,有现场交流,有空中之约,有影评交流等等多种形式,每期一人负责整理内容,成立阅读奖励制度。本学期评选优秀学员:周婷婷、林小云、季裳裳三位老师。

  “漫悦读”读书会本着激发青年教师的阅读热情,开拓自身事业,陶冶情操,促进青年教师准也成长为宗旨,要让每位参与其中的老师能感受到读书的魅力,并且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成就一种幸福而充实的教育生活。我们将持续做到底。

  (三)“特色心理研训:亲子课堂

  本学期的亲子心理课堂《爱的瓶子》从xxxx年12月29日开始到xxxx年1月8日,共安排了五节课,是陈丽霞老师为今年六年级学生和家长量身定制的。使亲子之间更加理解,进一步增进了亲子之间良好的沟通这已经是永中二小开设亲子心理课堂以来第四个。

  四、成事促成绩的境界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本学期在教科室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们老师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项区课题获奖,省级发表文章5篇,省、市级获奖5项,区级获奖22项,市区级讲座交流8项,校级评出23项奖。其中李筱容老师、陈雪琴老师的案例在省级刊物发表,朱美琪老师的心理论文获温州市一等奖,陈丽霞老师心理案例获市二等奖,陈小秋老师创意征文获市二等奖,杨娟娟老师读书征文获省一等奖。裘晨晨老师的温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设计三等奖。(具体见附件)。

  五、存在不足再接再厉

  实践证明,我校立足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素质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凸显了办学特色。“校本教研”将成为我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项品牌工程。

  不过,我们很清楚认识到,我们还有较多不足:比如,教师课题研究意识比较淡薄,做得很多,但申报却不积极,思考不够深入系统;高层次的教师数量不够,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加快步伐。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5

  我校以“指向教学目标的作业优化设计”为项目推进课堂变革的进程,全面铺开,人人参与。校级层面自上而下,规定每期教研主题:开设一月一次的“课改论坛”进行观点的交流、汇报每组的课改活动,并组织观课、议课,梳理课堂中的优缺点;自下而上,要求每组紧扣一个点,各组结合学科特点,强化课改项目的切实落实,围绕一个点展开教研,如课堂实施策略、课堂评价模式、作业单的设计等;教师个人自主选择,要求每人做成一件事。

  课堂变革不是某一个人的事,全体老师要达成共识,投身到课活改中,根据自己的优势自主选择、承担任务,如上课、评课、观点汇报、论文撰写、课题立项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通过学习借鉴和自主探索,我校形成了基于“教学目标指向下的作业优化设计”的教研模式,我们称之为“四招教研”,助推学校课改项目的实践研究。

  1、寻“改进”之招

  基于作业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疑惑,教研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式的研讨,各个成员各抒己见,提炼出可操作性的要点,在每月一次的课改论坛上进行汇报。接着分散到教研组,根据提炼的要点,每位老师各完成一课的作业设计,进行组内试单、说单(说目标,说作业活动的功能、对应的目标、学习路径、指导点等)活动,明晰作业的意图。再根据组员提出的整改意见,形成新的作业单。

  为了能有更好的“改进之招”,继续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在校本课程活动中继续实施读书活动,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实践,把新课程改革做得更好更扎实,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实施新课程改革转化为我们的自觉行为,让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2、磨“实用”之招

  历经几次思维碰撞的作业设计是否适用,内容的选择是否紧扣核心问题,还需在课堂上看效果。于是,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次的试招、磨招,观课的组员根据提炼的要点进行观课、议课,议课的要点也集中在每个板块中作业活动的实效、互助,教学目标达成的情况上。然后,就常态课中呈现的问题进行研讨、商议,形成优秀的作业设计范例,以此为标准进行推广。如数学组,最早设计了以“预习导学单,研讨学习单,拓展提升单”单式作业设计,后来又加入了“巩固联系单”这一模块,努力从形式上先进行改变。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通过实践,逐步修改作业设计模板,最后呈现目标作业对照式模板,明晰了作业设计的相关要求。

  3、展“精品”之招

  常态课中典型的课例在教研组各成员共同打磨下,形成了一份比较完整、接近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范例。于是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进行优秀课例的展示,为其他老师的作业活动设计提供模板。课堂变革要树典范、做模板,让其他老师有样可照、有形可依、有招可学。

  4、传“善学”之招

  教研组成员细化设计作业单的要点、招数,深入浅出地向其他老师展示、传授,并提炼作业导学的核心要素,让可用的招数推而广之,人人都能学用。近几年,我校备课的模版也在不断改进之中,教学环节基本不变,但流程凸显“目标一课堂一作业”的一致性,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备课模式。“一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在四招教研活动中得以改进和完善。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年度校本研训工作总结(精选10篇)08-24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07-24

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06-14

校本研训工作总结推荐12-04

关于校本研训工作总结11-10

学校学年校本研训工作总结10-16

小学校本研训项目年度工作总结11-12

校本研训心得体会06-05

第二学期校本研训项目工作总结10-28

教师的年度个人研训工作总结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