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5-19 19:01:06 幼儿园说课稿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1

  一、分析教材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笼统的因此,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

  1. 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

  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识别整点、半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协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

  为了协助幼儿掌握幼教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 7:00 时,提醒幼儿分针在12上,时针在7上。

  四、教学准备

  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局部

  二)活动

  开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时间,人们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

  三)基本局部

  活动中我防止了一言谈” 和 “自问自答” 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

  1. 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 “ 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 12 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等。

  2. 认识整点、半点,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本环节中,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拟,最后得出分针指向12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 2点~3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系。

  3. 看图拨时间

  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幼儿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惯例习惯的培养。

  四)结束局部:评聪明娃娃

  每组中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他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

  六、活动延伸

  1. 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

  2. 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 5点种到下班了 。

  3. 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餐等,协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2

  一、说幼儿

  我班幼儿的平均年龄在5周岁左右,平时喜欢探究问题,求知欲强,好奇、好问,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特别是对玩具有着浓厚的兴趣,玩具的名称、款式、玩法、价格等等是小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小朋友也经常把家里的玩具带来和同伴一起玩。陈鹤琴曾说:“玩具是孩子的天使。”的确,玩具给孩子的童年增添了色彩和情趣,孩子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根据这一特点,我设计了数学教育活动《我们的玩具超市》。

  二、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的重要和有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和游戏化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点,根据《纲要》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兴趣、能力水平等实际,我将本教育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感知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学习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游戏和生活遇到的问题。

  3、体验活动的乐趣。

  三、说内容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让幼儿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本活动的重要内容。例如:我通过组织幼儿参观百货超市的玩具,让幼儿用所带的钱数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购买中,发现有的孩子拿的玩具的价钱多于自己所带的钱时,就会寻找不同方法解决,有的先选择买最喜欢的玩具,有的选择价格适宜又喜欢的玩具,有的会主动向老师求助等。例如:锟锋小朋友在付钱时,发现自己少了1毛钱,站在收银台前东张张西望望,不知该怎么办?想了一会儿,他跑过来向我借了1毛钱,才开心地拿走自己喜欢的玩具。小朋友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发动小朋友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玩具,并根据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引导幼儿按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意愿给玩具标出高的价格或低的价格,通过布置一个漂亮的玩具超市,把玩具按种类、功能、质量等特性分类归放在货架上,例如:先把车类、棋类、动物等进行分类,再按高矮、大小、形状排在货架上。最后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取到钱后逛逛自己的玩具超市。幼儿在游戏中购买玩具,更有灵活性,表现更自由,弹性也大。因此,依据本活动的目标,我将以上有数学内容的多少、大小、形状、高矮、棋类、分类、排序等可能出现的教育内容,蕴含在《我们的玩具超市》中,让孩子们在生活和游戏真实的情景中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挑战,让他们从中尝试解决问题,并在这个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感受其中的乐趣。

  四、说活动准备

  做好充分的准备是活动成功的开始。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有更多的自由探索、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从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水平方面,考虑到如何提供充分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探索,做了以下相关的准备:

  1、与百货超市取得参观前的联系

  2、与幼儿一起收集玩具超市的材料:玩具、钱、钱包、货架、万能插塑、收银台、铅笔、标签……

  3、与幼儿一起起把万能插塑按颜色的规律拼插,并按高矮的规律建构成玩具超市的大门。把玩具分类、归放在货架上,将货架按一定的间距有序地排在场地上。

  五、说教法、学法

  学习领会《纲要》的精神,改变过去传授性的教,到提供主动的建构,让幼儿在主动建构中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切合改革的方向上,建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努力构建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学习方式下,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观察法

  观察可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通过组织幼儿观察百货超市里的玩具,我有意识地引导幼儿从玩具货架整齐有序地摆放,到各种玩具的分类、归放,和玩具的不同标价进行有顺序地观察,通过提问启发幼儿:你看到了什么玩具?你最喜欢什么玩具,怎么玩?你是怎么知道玩具的价格?等等,引导幼儿相互交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

  2、操作法

  《纲要》提出:“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在这次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铅笔、标签、钱、钱包、玩具、货架、万能插塑等材料,引导幼儿对其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欲望,通过看玩具、买玩具、收玩具、标玩具、分玩具、摆玩具、选玩具、玩玩具的过程来建构数概念。如:“你想怎样给玩具标价呢”、“怎样把我们的玩具超市布置得更漂亮”、“你需要取多少钱呢”?等等。小朋友在操作探索中发现:同是一种玩具不同小朋友就标出不同的价格;有的大玩具标出低的价格,而有的小玩具却标出高的价格;同样是取10元,有的拿两张,有的拿4张,有的只需拿1张,;把玩具分类归放看起来整齐、舒服、美观;买玩具时,需要经过多次挑选,才能选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现象。操作中,孩子们不但享受成功的乐趣,且从中发展了求异思维能力。

  3、游戏法

  “富教育于游戏之中”是《规程》的原则体现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内容寓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雨昕和君妍两个小朋友刚好都是买青蛙玩具,就一起玩青蛙的游戏,一会儿念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一会儿编应用题:池塘里有一只青蛙,又游来了两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等等。通过轻松的气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等。

  六、说活动过程的组织

  我根据预定目标与设计的内容,进行了以下系列活动。

  (一)参观玩具超市

  第一次参观:

  1、谈话引入:今天的散游小朋友想去哪里玩呢?

  经过讨论幼儿一致建议去百货超市。

  2、组织幼儿参观百货超市,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对超市里的玩具有着浓厚的兴趣,小朋友站在玩具架前久久地讨论着玩具的名称、款式、玩法、价格等等。

  3、启发幼儿说说:你最喜欢什么玩具,它需要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让你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应该如何买?(小朋友们不但说出自己喜欢的玩具,还发现玩具的价格写在玩具的标签上。)

  根据幼儿兴趣需要和购买的欲望,引导幼儿尝试带钱到百货超市购买玩具的实际经验,鼓励幼儿想办法解决购买中遇到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再次组织幼儿到百货超市的想法。

  第二次参观

  1、参观前与幼儿讨论如何购买玩具及购买时的注意事项

  ①购买玩具时要注意看清玩具上的标价,看钱包里的钱是否够买。

  ②要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具。

  ③选择玩具时,有不清楚的可以请问服务员。

  2、幼儿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解决购买中遇到的问题。如:在选择玩具时,伟楠小朋友因为没看清一盒动物拼图的价格是4元,而说是 3.5元,正和章晟小朋友争论着。发现后,我引导他们先看清标签上的价格再说,这时,伟楠小朋友看清了才低声的说是4元。

  3、向同伴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小朋友买到玩具后,有的开心地告诉同伴,自己买了什么玩具,付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有的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同伴的玩具比较着。)

  (二)开办一个玩具超市。

  1、为玩具标价

  ①出示玩具,提问:我们有这么多的玩具,有的小朋友建议说,我们也可以开一家玩具超市,你们觉得这个建议好吗?可是你们懂得给玩具标价吗?

  ②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为玩具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

  小朋友给玩具标价都有自己的理由,有的根据玩具的大小而标价的,有的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标高的价格,不喜欢的玩具就标低的价格。有个小朋友给一只小海豚标10元的高价,是因为自己到厦门亲眼看见海豚的精彩表演。小朋友对自己给玩具标的价格都感到很满意。

  2、布置一个玩具超市。

  ①提问:玩具标好了价,那怎样将玩具超市布置得更漂亮呢?(小朋友马上就想到用菜市场里的架子当货架,把万能插塑拼成超市的大门。)

  ②引导运用已有的分类、排序等经验布置超市。

  小朋友开始动手布置超市,有的按颜色的规律拼插塑,有的把拼好的插塑按高矮的规律排成大门;有的根据玩具的种类、功能、质量等特性进行分类,有的将分类好的玩具按大小、形状、高矮、厚薄有序地排在货架上;有的把货架按一定的间距排在场地上。

  ③与幼儿一起参观自己的玩具超市,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朋友看到自己布置的玩具超市,情不自禁地边跳边拍手,高兴极了。

  (三)逛逛我们的玩具超市。

  1、以谈话引入:我们要去逛逛玩具超市,老师这边准备了一些钱,小朋友需要多少钱自己来取。

  (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需要取钱。)

  2、幼儿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教师认真观察游戏情况,并给幼儿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1)重点指导买卖双方的收、付款行为,提供一些方法帮助计算有困难的或遇到计算量较大的幼儿进行正确计算。

  (2)与幼儿进行交谈或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你买了什么玩具?用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3、和同伴一起玩玩具。

  4、延伸活动:邀请别班的小朋友进行游戏。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3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我是N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说课题目是:认识单双数

  一、说教材

  《认识单双数》是中班科学领域的数学活动。新《纲要》中提出:“教育教学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认识单双数是5~7岁幼儿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同时由于该年龄段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可他们对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幼儿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有关单、双数的问题,我构思了本节教学活动。

  二、说幼儿

  新《纲要》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各种事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大班幼儿思维中已经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活动过程采用游戏的方式灌溉,幼儿参与面比较广,面向全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三、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分别为:

  1幼儿通过操作及游戏能较熟练地分辩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亲自操作,能分辨10以内的任意一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根据单双数的排序规律,成功地解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

  单数或双数的门票每人一张

  课件 喜洋洋的短片

  幼儿操作卡 每人一张

  五、说教法

  活动中我采取的教法有: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幼儿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新知。游戏法:通过游戏,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

  六、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学习方法有:

  游戏法体验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体验加深和弥补幼儿对单双数的不完整认知。

  操作法: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想一想、圈一圈、说一说,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中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探索新知,既活跃了幼儿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讨论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幼儿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幼儿和幼儿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幼儿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七、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采用了幼儿最喜爱的动画人物喜洋洋来做导入,喜洋洋要带我们到动画乐园玩你们高兴吗?它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一张乐园门票,因为小朋友太多,我们必须按照门票上的号码按单双相应的车子来坐车。通过教师设定,这就需要幼儿必须知道自己手中的门票号是单数还是双数了,从而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归纳出单双数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上的一些单数或双数物品,探索单双数的特点。之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圈一圈,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这时,会有的幼儿发现8是双数,因为两个两个的圈正好圈完,而其他幼儿可能圈的是7或其它数字,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幼儿说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弥补幼儿不完整认知。这样幼儿的思维有序了,幼儿在动手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充分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幼儿记忆深刻。

  (三)、游戏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游戏由浅入深:先在自身找单双,接着在教室中找单双。接着玩游戏:看到单数,就独自站好不动,看到双数,就找一个同伴抱抱。这个游戏是活动的重点环节,它让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和表现单、双数的不同之处。随着游戏难度加深,趣味性也更浓厚了,这一环节的游戏使幼儿的情绪高涨,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四)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归纳出单双数的排序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并清楚、正确地表述出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就能真正地掌握单数、双数了。

  老师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反扣在黑板上。游戏由易到难地请幼儿操作数字: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1)谁能翻出所有的单数?准能翻出所有的双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归纳出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2)教师再次把数字反扣在黑板土:请幼儿翻出最小的单数;最大的单数:最小的双数;依次增加难度。难点一个个的被攻破,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结束部分:知道了单双数,请拿好自己手中的票,按单双号乘车,我们和喜洋洋一同去动画乐园。

  、活动延伸

  可做相邻数的操作材料,设置在区域活动当中。让幼儿可在区域活动中巩固单双数的有关知识。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将从 活动设计的分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特色,五个大方面来讲述,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

  一、活动设计分析

  交集是数学活动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中“集合”的一个基本内容,其中体现了数学逻辑关系中的包含关系。所以,交集的内容一般会放在大班年龄段来进行学习,因为它必须在孩子建立了“集合”知识的基础上。那么有集合就必然有分类,通过分类的操作,让幼儿理解物体属性,体验事物的共同属性,利用求同和分类的技能,初步形成集合的概念并能对两个集合元素进行比较,体验集与子集之间的关系。

  本次的活动是要是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学习交集分类,初步了解两集合相交部分所摆放的图形必须同时具有两个集合的特征。让幼儿在闯关游戏中能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同时能体验在数学活动中参与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初步学习交集分类

  感知两个集合中具有共同特征的部分就是交集。

  2、幼儿乐于参与闯关游戏

  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敏捷性。

  分析

  一般来说,幼儿在5-6岁时可达到初步的集合运算阶段,表现在幼儿已能发现同一个物体往往具有不止一种体的属性。但是,从孩子的学习接受特点来分析的话,需要通过不同的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从两个集合中感知交集的存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无形的掌握了知识。所以活动的

  活动重难点

  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让幼儿感知、理解交集的含义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的内容教案上有详细写,那么材料不方便说课操作,但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活动的设计,我说课展示的内容,只能说是我把一些游戏的玩法用图片分析给大家听,所以我就准备了一张展示图。

  四、活动过程

  环节一,根据男孩女孩特征,玩“听指令”游戏。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幼儿初步感知,男孩女孩两个集合。幼儿能根据教师的指令,对自身特征的认识来完成游戏,复习集合的内容,从中又提出了交集的问题。

  随意点几个男孩问喜欢什么玩具,再问女孩喜欢什么玩具,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利用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引导幼儿理解“交集”的含义。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红色绿色两个圆圈,分别表示男孩、女孩喜欢的玩具的家,请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图片,将图片分别贴在相应的家里。和幼儿一起查看男孩喜欢什么玩具?女孩喜欢什么玩具?通过幼儿的讲述把各自相同的玩具重叠起来,并把两边相同的玩具放在两个圈相同的位置处。发现有些玩具是男孩女孩都喜欢的,能不能为这些玩具造个新家呢?如何造呢?把这个问题抛给幼儿,请幼儿利用提供的两个红绿圈幼儿探索寻找第三个家:两个圈圈交叉,就会出现相交的第三个家。

  小结

  新家里住的即是男孩喜欢的玩具,又是女孩喜欢的玩具,我们给这个新家起个名字,叫交集。交集里住的必须既是男孩喜欢的玩具,又是女孩喜欢的玩具。

  接下来第三个环节,老师组织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今天,男孩、女孩都要比赛进行闯关游戏,看看最后能闯过罗老师设计的游戏的是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多,胜利的闯关者,有奖励哦!

  环节三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游戏,提升交集分类的经验

  1、第一关,玩图形交集分类游戏

  幼儿身上贴着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标志,并按蓝色、圆形、蓝色的圆形三个特征进行交集分类游戏。数完三个数,所有的图形宝宝都得找到自己的家,找完后,请下面的小裁判一起根据标志验证,帮助找错家的图形宝宝重新找对家,师生共同小结:新家交集里住的即是圆形又是蓝色的图形宝宝,它就是蓝色圆形。

  2、第二关,玩数字宝宝找家的交集游戏

  (先小组再全体幼儿参与)

  在地上规定两个区域,放上标记:比5小、比3大,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数字判断自己该站哪个圆圈里?(造一个新家,4站在新家里),进行此游戏,只是内容从图形迁移到数字,加以渗透巩固。

  游戏规则

  幼儿身上贴一数字卡片,并按大于2,小于4,既大于2又小于4的特征进行交集分类游戏。这次是边验证边请圈两边的小朋友回位置,只剩中间交集中幼儿,为了下面的幼儿便于观看和理解。游戏形式与上一个大同小异。

  环节四,分组玩桌面操作游戏,巩固对交集的理解。

  能为提供的动物、图形宝宝、日常用品,按一定的标志找家。

  五、活动特色

  1、过程游戏化

  教师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了活动内容的特点,注重了孩子的学习特点,所以以闯关游戏为活动的主线索,充分调动大班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在“玩中学”,让幼儿真正地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知识储备”。

  2、活动内容的安排层次分明

  从复习集合的内容,到感知、理解交集的概念,最后是运用多种形式把相关的交集分类的经验运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

  3、操作性强

  为了减少幼儿在学习中的难度,教师为幼儿提供实物和图片,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反复尝试按不同的要求分类、集合、感知交集的意义。反复游戏中,可以帮助幼儿在多次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物体的分类,有助于幼儿将其外部动作转化为内容动作。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便于老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反复出现错误的幼儿,可以在活动延伸的操作环节,进行个别的指导。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5

  一、说――活动背景:

  数学活动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去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问题。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知识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好奇心也越来越强。幼儿已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点数、目测等比较两群物体的数量的简单方法,因此,在本活动中我们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选择了“一样多吗?”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探究活动,生成开展了将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大班数学活动《一样多吗?》。

  在活动中,为了使幼儿能正确理解并掌握用一对一的方法(一一对应)比较两群或两群以上的物体的数量是一样多吗的思想,我们以幼儿日常活动中最常见的游戏为载体,从抢椅子、找朋友的游戏→生活化情境(多媒体课件)→动手操作→作业评价,把科学、语言、社会、数学、音乐等学科有机整合并渗透到这个活动中去,真正做到在生活和游戏的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思想与方法,在不断遇到各种新挑战和不断成功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按《纲要》目标多元化的要求,我们设定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能比较两(几)群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等。

  2、方法、过程目标:运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去解决两(几)群物体数量的相等与不等的问题。一一对应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它是函数(数学主要是研究函数)的核心,且涉及到集合的概念。在此我们抓住这个契机,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与集合的概念,为引领孩子日后的学习,将起到一个十分积极的功效。

  3、情意目标:让幼儿能积极、主动进行学习,能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从而获取成功的愉快及自信。

  三、说――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人的学习都是通过活动来内化与建构的。因此,活动的设计与展开是教学的关键。本活动主要分三大块按程序教学的要求而展开的。

  第一块,游戏活动导入。

  主要通过孩子们平常最熟悉的音乐娱乐游戏活动“抢椅子、找朋友”让孩子亲身体验用一对一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概括出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比较两个集合中的元素数量一样多吗?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有机融合了音乐学科的要求,同时要求小朋友用一句较完整的话说出“××和××一样多或××和××不一样多”。

  第二块,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来巩固及运用一对一的方法。

  在课件中,第一部分利用碗和勺子,通过一只碗放一把勺子的动画演示,幼儿一目了然的就知晓了用一对一的方法可得出碗和勺子一样多。第二部分通过小兔拔萝卜,进一步解决了“不一样多,多多少,少多少”这一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迁移了日常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也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一个难点),让幼儿感知一棵树一朵花一棵树一朵花的序列问题,让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部分,通过“小剧院”这一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让幼儿知道,票与座位一一对应,所以票的张数与座位的个数是一样多,因此票的张数就是座位的个数。在这一环节中幼儿可以掌握到一定的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及大量的数量词,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块,幼儿动手操作。

  主要通过几何图形的分类,一一对应,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对一一对应方法的掌握,同时在幼儿已有的两群物体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尝试三群物体进行比较。通过孩子们的操作,惊喜的发现他们可以通过计数比较,一对一对一的比较(其中可有排列整齐的对应比较;也有三个为一群的对应比较等)不同方法正确掌握三群物体的数量是一样多吗这一问题。

  四、说――活动评价:

  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我们十分注意学生的评价活动,因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评价的主体是学生,功能是发展。为此在活动中尽量为孩子搭建评价的舞台,展示孩子的学习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的自信,同时在评价中取长补短、整合不同的意见,使原先的学习成果得以补充、完善、提升。在评价中学生不同意见的碰撞,往往是深化学习的生长点,使孩子的学习得以延伸与发展。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6

  大班数学活动排序说课稿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说教材,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准备,说教学法,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排序教案吧。

  一、说教材

  设计意图:

  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皮包上图案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

  幼儿学习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幼儿学习排序,可以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也可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者规律排列顺序。大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数量等特征差异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习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的关系。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习",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习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的教学活动为"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并设定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二、说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2)增强幼儿对排序操作活动的兴趣,逐步发展幼儿的思维、观察、比较和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分析:目标(1)为认知目标,重在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其中发现和学习物体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是本次活动的新知识点,也是难点部分。

  目标(2)是能力和情感目标,重在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掌握排序操作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排序能力。

  三、说重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难点: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序规律,并学习排序。

  为了解决重难点,我以布置新家为切入点,准备了各种形象、有趣的教具。通过各种形象有趣的排序活动的操作,让幼儿学习排序并激发幼儿对排序活动的兴趣。大班的幼儿喜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操作,在活动中借助一些启发性的、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幼儿自主探索排序的方法,从中找到排序的规律。

  四、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经有按照物体某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颜色规律的排序、长短规律、宽窄规律、高矮规律的排序等等。

  2、物质准备:新家蓝图,幼儿分组操作材料:铺地砖(蓝白泡沫毯)、串彩链(长短宽窄颜色不同的长条手工纸)、围围墙(四种颜色的炮弹玩具)、种树(高矮品种不同的树)递增递减排序示范卡片三张、雪花片、黑白序列的排序图样、黑白方块若干。

  五、说活动过程

  1、第一环节:教师出示新家的蓝图,提出今天活动的要求。直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第二环节:教师介绍装修的材料,提出装修的要求。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简单的排序规律,进行分组操作。

  ⑴铺地砖:按照蓝白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⑵围围墙:按照炮弹颜色及节数规律排序。

  ⑶做彩链:根据纸条长短、宽窄、颜色的不同有规律串彩链。

  ⑷种树:按照树的形状、高矮不同规律排序。

  在这一个环节中,可以让幼儿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活动材料进行操作,这也便于教师的分层指导及因材施教。在幼儿的自主操作、同伴间的探索交流和师生的共同小结的活动中,重点目标的第一层次得以解决。

  3、第三环节:教师出示三张递增、递减规律排序的卡片,(卡片1: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增多;卡片2:蝴蝶不变,小花逐一减少;卡片3:蝴蝶逐一减少,小花逐一增多)。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递增、递减排序的规律。然后幼儿用不同色彩的雪花片,学习按物体数量的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排序。在这一个环节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操作等方法解决了重难点目标,这训练了幼儿进行初步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4、第四环节:欣赏黑白序列,教师出示黑白序列,让幼儿观察寻找序列中黑白两色是以几个为一组进行排列,知道黑白两色也可组成许许多多有趣的序列。鼓励幼儿设计运用已有的排序知识设计一条"黑白配"小毛巾。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黑白配"小毛巾,说明排序规律。这一环节通过欣赏、观察分析、和设计表述等方法,使活动的重难点目标得以突破提升。

  5、活动延伸:观察家里、大自然中具有规律的排序现象,让幼儿互相交流。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生活,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情景之中并进行再运用,有利于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六、说教法学法

  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

  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准备。遵循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采用了如下教法和学法:

  1、情景引入法:

  课堂上通过生动的谈话、演小品等情境,使幼儿提高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2、观察法:

  活动中通过安排幼儿观察两种范例图,引导幼儿发现两种简单的排序规律,建构知识系统。

  3、自主探索法:

  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学习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的士制作过程。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在“我会分”这个数学活动中,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等分”的方法。因为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常常会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问题,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而且由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对某一事物也许明白,却无法从具体转化为自己内在抽象的`概念,所以通过活动我希望他们能把自己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认识转为内在的、有规律的思考。

  三、说目标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启发他们在操作后进行交流和讨论,积累经验,引导他们发现等分的方法。我把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四份,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等分一个物体,发展观察力、创造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线绳一段,长方形、正方形纸各一张。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包括:细绳(或毛线),剪刀,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各若干。

  3、方形面包片,圆形蛋糕,橡皮泥,桔子,黄瓜段,番茄,塑料专用刀。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实物,引导幼儿学习二等分。

  (1)出示一根绳子,请幼儿想一想,这根绳子要分成一样长的两段,应该怎样分。请幼儿动手分。

  ①幼儿操作,教师巡视,鼓励幼儿积极动手,重点强调要分成一样长,让幼儿探索发现从折痕处剪,才是正确方法。

  ②教师小结:像这样把细绳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等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

  (2)出示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片,引导幼儿尝试将它们分成两份。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发现有不同的分法应积极鼓励。

  (3)讨论:正方形、圆形、长方形纸分成二等分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正方形3种,圆形1种,长方形3种)

  (4)启发幼儿想办法验证分出的两份一样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分出的两份一样大吗?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分出来的两份合起来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开的两份合起来会变成原来的图形。

  2、出示实物,引导幼儿学习四等分。

  (1)出示正方形,请幼儿想一想,这个正方形要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应该怎样分?请幼儿动手分。

  教师小结:四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教师演示)

  (2)出示圆形、长方形纸片和绳子,引导幼儿尝试将它们分成四份。

  (3)讨论:圆形、长方形纸绳子分成四份有几种不同分法?

  小结:圆形1种,长方形3种,绳子1种。

  (4)启发幼儿想办法验证分出的四份一样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四份之一。

  3、幼儿分组操作:《两个好朋友》、《分图形》、各种食物学具,教师个别指导。

  4、活动评价。

  巩固二等分、四等分概念。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8

  一、说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发展能力为基础,又要根据《纲要》对科学领域目标的要求,即“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两个教育理论的支撑使我强烈地感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班幼儿对空间方位感知经验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考虑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积极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针对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我将从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拟订了以下三个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我确立为:发展幼儿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难点为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教学成功与否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次活动我有场地准备和实物准备1、场地布置:在活动室的左右挂上一些东西; 2、实物准备:红绿带子43条。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属于空间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法、激趣法、赏识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方法的运用本节课将使用如下学法让幼儿达到学习目的:

  1、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因此,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游戏的形式,如在活动中我就采用与幼儿玩肢体游戏进行引入,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有了“左”、“右”的空间概念经验。

  3、多通道参与法: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分清左右。

  六、说活动过程: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把此次活动分为教学三部曲。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引导幼儿说出谜底:手。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谜引出主题,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分四个环节完成)

  环节一分四步:第一步找出左右手 ;第二步说出左右手能干的事;第三步师幼互动游戏我说你做;第四步幼幼互动将动物进行左右摆放。

  【我从左右手入手,引导孩子知道左右手并说出右手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如:写字、画画、拿筷子、提东西等,对左右手的掌握概念会比较容易,以此实现活动目标一,为下一环节认识身体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铺垫,】

  环节二、区别身体其他左右部位。

  环节三、感知空间方位的左边和右边 。

  (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都为我的教学重点体现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环节四: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1、幼儿改变方位后再说说自己的两边各有什么?

  2、相对站立,观察幼儿同时伸出左右手时出现的现象。

  【设计意图: 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于生活。以此来实现我的目标二同时突破本次教学难点。】

  (三)结束部分。

  请男孩子站到老师的右手边,女孩子站到老师的左手边。跟随音乐走出教室。【结束部分其实也是一个检测部分,检测幼儿对本节课的认知水平。同时做到学以致用。】

大班数学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在一次"报名小站"活动中,幼儿从1开始报数一直到40,为了配合接下来的律动表演,扩大活动空间,我说:"请单数的小朋友向前走一步。"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问我:"老师,什么是单数?"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而认识单双数是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数学内容之一,数学活动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教学中容易枯燥乏味,影响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纲要》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的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会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我构思了本次认识单双数的活动内容,确立了基本目标:

  1、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思考、归纳及探索能力;

  3、锻炼大肌肉的活动能力。

  根据目标,我把重点定位于幼儿在亲身操作中,能掌握10以内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难点是:幼儿能根据排序规律,归纳出20以内单双数的排列规律。

  我班幼儿的求知欲特别旺盛,为了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各种感官的参与,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恐龙10个、布袋一个、幼儿操作卡人手一份、跳格子1—20两套、数字卡1—20、教师示范图片一张。

  二、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是每个孩子都感兴趣的活动。为了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概念,我采用了游戏法:恐龙是幼儿喜欢谈论的话题,而我班正进行恐龙这一主题,所以让幼儿为小恐龙两个一组排队时,孩子们非常踊跃,一下子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使他们能主动、自愿加入到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人。

  我还运用了操作法,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直观教具:小动物是幼儿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准备了许多小动物卡片,让幼儿给小动物两个两个排队,从而发现有的动物找到了朋友(2个小动物一对),有的没有找到朋友(单出来一个)。这样使幼儿大胆、主动地去探索,以自己的方式获得单双数经验,真正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我班幼儿有过探究螃蟹、汽车、超市的经验,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以鼓励为主,引导幼儿在操作中感知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是一个单出来,一个组成对,一个单出来……接着,我又提供数卡和20个圆点卡,请幼儿找出20以内的单双数。整个过程层层深入,先认识单双数,再探索规律,后了解20以内的单双数,使幼儿在攻破难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也契合了《纲要》中关于教师应成为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理念。

  此外,我还运用了归纳法,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概括,得出单双数的含义,这种方法能帮助幼儿理解比较复杂的数学概念,提高幼儿的概括能力。

  大班幼儿已具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我还运用了赏识激励法。幼儿每回答完一个问题,我及时给予肯定,对于回答错误的幼儿我给予这样的评价: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站的真直、你真勇敢……面向了全体,照顾了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都充满信心。

  三、说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活动,我采用了由易到难,环环紧扣的方法组织本次活动。

  (一)、摸口袋,引起兴趣。

  《魔笛》是幼儿喜欢的动画片,因此,我以神秘的口吻问:"你们看,这是魔法师的口袋,里面会藏些什么呢?"孩子们都争着抢着想来摸口袋,一下就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运用幼儿最喜欢的恐龙来复习10以内的数数,幼儿能开心、认真地进行点数。结合幼儿做操、散步时两人一对手拉手的日常生活经验,我创设了问题情境:恐龙要过山洞了,一次只能过两只恐龙,请幼儿来为恐龙两个两个排好队,为后面的单双数学习留下伏笔,使数学活动由枯燥变得生动有趣。

  (二)、幼儿探索操作。

  "实践出真知",幼儿自己探索发现的答案,对幼儿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首先我采用了讲解示范法,让幼儿先观察:小动物是怎样排列的?(竖排从1到10)及点数每一列动物的数量。还请两名幼儿为小动物排队,第一名幼儿给3只小兔排队,他按照我的预想完成了;第二名幼儿为5只小狗排队,他将上面两只小狗圈在一起,又将下面两只小狗圈在一起,中间的一只单出来,这样不利于全体幼儿一目了然地进行观察。于是我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圈才不至于将某个小动物落下?幼儿说出了从上往下圈和从下往上圈,这样幼儿知道了快捷的操作方法,我马上给他们投放了有数字1——10和相等数量的小动物卡片,让他们操作,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经验。

  (三)、学习单双数概念。

  此环节运用了自由探索的观察法,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操作结果:都找到对的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有一只单出来没找到对的是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组织幼儿相互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幼儿学会了交流。当我请幼儿将单出来的动物与相应的数字圈起来时,出现了问题:个别幼儿将数字1——10都圈了起来。"解决问题应该是数学课程的中心",我请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并请每组选出一位组长来汇报自己组的讨论结果,一组说:"圈一个单出来的,下一个用手遮住,再圈下一个。"另一组说:"将单出来的动物和数字一起连起来……"我和孩子一起分析大家的发言,同时对出错的幼儿进行了单独讲解和指导。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单双数的含义,这样一来加深了幼儿对单双数的理解,使幼儿的数理逻辑智能得到了发展。

  (四)、找规律。

  这是活动的一个难点。先请幼儿看图说出单数有哪些,双数有哪些,再看图说出某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根据幼儿思维由形象到抽象的特点,我将图片换成数字卡,让幼儿指认单双数,为的就是能引导幼儿自然的得出单双数的排列规律。结果是幼儿能说出20以内单数有1、3、5……19,双数有2、4、6……20,但离开图片随便问7是单数还是双数……,幼儿出错很多。教师要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并把幼儿的错误作为他们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幼儿出错时,教师不要为了得到正确答案而追问幼儿,因为追问会使幼儿变的谨小慎微,失去心理上的安全感。我没有紧追答案,而是请全体幼儿集体来改错。

  (五)、游戏:跳格子。

  杜威说过:游戏就像一个"糖衣",让幼儿在"糖衣"中诱惑,一下把原来难以下咽的"苦药"吞咽下去。此体育游戏是一个检验活动,在得出单双数排列规律的基础上,幼儿"跳出"单双数。游戏中幼儿必须遵守规则和互相谦让,从而使幼儿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到提高,身体运动智能也得到了发展。

  四、说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观察法、归纳法、操作法、游戏法、赏识激励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重难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在操作中,能引起幼儿思维的积极探索,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2、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为小恐龙、小动物排队,幼儿表现出高昂的情绪。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幼儿付出智力上的努力能独立完成的。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3、难点的达成不理想。首先,教师在操作上不够熟练和利索,使幼儿的思维限于不连贯性;再次,幼儿总结20以内单双数排列规律时,时间较仓促,方法单一,造成幼儿的不理解,教具的投放种类还应该再多一些。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地掌握任意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收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恐龙主题,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单双数。丰富多采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大班数学说课稿范文集合9篇】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11-03

大班数学说课稿范文《认识时钟》12-09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排序》说课稿范文10-21

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5篇06-02

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15篇)11-03

大班数学活动说课稿15篇11-03

大班数学《认识单双数》说课稿08-17

幼儿园说课稿大班数学范文合集9篇07-25

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七篇07-06

关于大班音乐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