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警惕的六大陷阱

时间:2021-02-23 09:07:44 求职陷阱 我要投稿

2015年大学生求职警惕的六大陷阱

  陷阱1:高职位吸引人

2015年大学生求职警惕的六大陷阱

  有些公司在校园招聘中发布的招聘职位较高,比如营销助理,吸引很多大学生前去投简历,但是最后就是在招聘业务员,最底层、最基础的工作。还有些公司在招聘信息当中发布的是一个职位,真正把人招纳进公司之后,却让人在另外一个职位上工作。小张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到一家公司人事专员的岗位,但是上岗之后,人事主管说要让新进员工全面了解业务,于是安排小张先做一年销售,随后再回来做人事工作,小张本不是学营销专业,对此有些摸不着头脑,于是最终选择放弃。对于此类偷梁换柱的招聘伎俩,大学生们一定要警惕,清楚自身实力,从基础做起,不要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更不要轻信高职位的诱惑。

  陷阱2:招聘会缩水

  大学生参加招聘会常常如同明星赶场,跑完一场又一场,成效却常常让自己不满意。出现这种现象很大的原因是,参加招聘会的单位数量和质量在缩水。有些承办招聘会的主办方不负责任,外面打广告说有100家企业参加招聘会,而实际却只有七八十家企业。有些单位在招聘会现场只是摆个摊位为自己公司打广告,并不是真正招聘,收了简历之后便从此消失。所以,提醒大学生们的一点就是,招聘会要有选择的参加,参加一些真正适合自己的招聘会,尽量选择校园主办的招聘会,否则就很可能掉进招聘会的陷阱当中,同时还频频花招聘会门票的冤枉钱。

  陷阱3:试用期低薪酬和长期限

  毕业生上岗后往往会有3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有些单位利用这一条款,要么不给毕业生支付薪酬,要么到期后蓄意辞退。这些单位的目的往往不是招聘,而是把招聘当做诱饵来吸引求职者,随后成为他们廉价的劳动力。在劳动合同法当中,对于试用期薪酬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不可以不支付薪酬,其次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所以,大学生们在求职的时候,遇到试用期不支付工资或者支付超低工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试用期的期限问题,小王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从层层选拔中最终脱颖而出,与企业签订了1年的合同,但是企业对他的试用期却定为3个月,小王知道这是不合乎法律规定的,但是为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还是默默的接受了。用人单位蓄意延长试用期期限是常见的现象,因为试用期不仅工资低,解除劳动关系还相对容易。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所以,大学生们对此问题一定要慎重,当发现单位蓄意延长试用期的时候,可以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谨防自己掉落陷阱当中。

  陷阱4:口头承诺是无效

  有些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的毕业生,总会口头承诺工资、住房、福利等优厚待遇,当毕业生真正到岗后发现,口头承诺的内容根本没有兑现。这时候你找领导反映,往往的'到的答复就是“谁承诺的找谁去,公司没有这项规定”。还有很多大学生求职心切,急于工作而忽略与单位签署合同,双方只是口头承诺、承认劳动关系。这称之为“事实劳动关系”,其实是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的,一旦出现劳动纠纷之后,用人单位是可以不承担任何劳动责任的。所以,大学生们在求职的时候,要记住口说无凭,合同为证,签好合同是保护自己的关键所在。

  陷阱5:网络招聘真实度低

  今年刚刚毕业的小刘,在一个不知名的小网站上看到一家大企业的招聘信息,于是精心准备简历,当他拨打对方招聘电话的时候,却被告知该信息是去年发布的,现在已经无效。从这个案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在选择网络招聘的网站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人才招聘网站。不正规的招聘网站常常会出现信息更新慢、信息无有效期限、虚假信息等特点。同时,现代很多大学生青睐于网络招聘,因为省时省事,但是网络招聘最大的弊端就在于,你不能确定对方阅读和筛选简历的频率。很多公司虽然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但是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隔上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会看一次网络简历库,因此同样呈现出了信息真实度低的特点。

  陷阱6:求职需收费

  陈琳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求职心切,有一次她在某网站上得到了一家北京某公司的面试机会,但是面试单位要求缴纳100元资料费,于是她毫不犹豫的掏了钱,但是之后却没了音信,再跑去面试地点,才发现已经人去楼空。所以,各位大学生朋友,在求职的时候,如果遇到了要收取费用时,务必要小心谨慎,这很可能就是一个敲诈的陷阱。求职收费是被法律明确禁止的,所以,大学生们不论在面试,还是得到录取通知书后,都要反复看清楚公司的营业执照,同时牢记求职不掏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