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能力:价值观中的责任意识

时间:2021-03-12 10:55:26 综合指导 我要投稿

利他能力:价值观中的责任意识

     价值观可能是从经历当中自然形成的,表现于我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我们的一切都透露着内心真实价值观的影子。但是当我们意欲通过内省来获取对它的表达,就会止于一些僵化的词汇。其实指引我们行为的“价值观”本来就不是一些静态的理念、规范,而是一些心理过程!任何价值观发生作用的情境对应的都是内在的心理过程,无论责任推断、行为选择、是非判断都是一个心理过程(在古代,“价值观”概念出现之前人们用的词是“良心”、“心肠”、“心地”、“品性”。价值观的实相就是这个心理过程,那些表达词汇就是价值观的相,所谓菠萝蜜非菠萝蜜)。因此持有以同样的语言词汇表达的价值观绝不意味着大家就注定共享同样的文化,因为这忽略了价值观起作用的心智因素以及个体对社会习俗与压力的反应(价值观起作用的因素:个人的哲学信念、心智因素、情境影响)。更重要的:很多人以词汇表达的价值观作出发点来定义美德、规范行动,实际已经陷入了幼稚、僵化的陷阱。

    深入这个心理过程你会发现,美德、价值观都是某种伦理范畴的东西。它的意义只能存在于社会关系中,因此成熟的见地是你必须透彻了解:这样的概念很多都是动态多角度概念,亦即你必须从关系中、从相关各方的态度中来定位和把握的概念。美德与价值观本质上都不是个人特质而是一种利他能力!

    比如:公平,是相处各方对利益表达程序、利益分配方案的接受与认同,也包括彼此协调“认知分歧”过程中起指导作用的权力分配、议事原则的透明与一致。但公平绝非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恩赐,也不是某一方的美德。生活中你不难发现那些高傲地声称公平主义的人恰恰正是独裁、霸权主义者。公平虽然属于一种处理社会关系的公开信念,但它的真正实现却需要双方的合作、积极地参与,任何一方无法单独决定某一过程是否公平。

    尊重,也是这样的多角度概念。尊重既是相互关系的准则,同时又是相互关系的一种状态。

    作为关系准则意味着单方面率先对他人主动尊重,承认他人的习俗、个性、信仰、人生选择权力的正当性,同时真诚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有时的确是一种艰难的平衡,因此也属于能力。

    其次,作为一种状态,尊重是以被尊重者的感受和体验为标准的。这种体验未必一定是顺从和愉快的但它必须体现关怀、真诚、互动和某些符合社会礼仪的谦卑或者适宜的态度。尊重不仅仅是一种出发点,它必须是兼顾对象感受的过程。

    生活中很多价值都是多角度概念,需要大家彼此的参与。美德只能在关系中存在,在相互关系的状态中被确定下来,而不能单方面一蹴而就。价值观所表达的价值信念只能在互动中被创造出来,因此美德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能力,它对生成关系的.结果负责。

    再比如另一项公认的美德——诚实,同样也是关系能力!有人理解“诚实就是不说假话”,这没有问题但你必须在下面的问题上进行平衡:并非所有的实话都是使人受益的,也并非所有的实话可以利己。也有人理解“诚实就是言行一致”,这是最没有争议的社会理解。但是要实现这一美德同样也有挑战:一来,“编织某些语言”本身就是行动,它可能直接就产生善意的结果,它本身就是终极目的。但如果我们必须刻板地要求必须履行“善意的谎言承诺”,那么这就剥夺了我们采取之前善意“行动的能力”。此时你可能将面临“僵化的诚实”与“解救对象于危险之中的策略”的道德悖论困扰。二来,“言出必行”作为无可争议的美德,事实上忽略了“言”与“行”之间的时间跨度。言与行所受的局限是不同的,嘴皮子一翻就“痛快”了,但要成就“事实”还需要一个时间的过程。如果你硬要“履约”,时过境迁,也许已经事与愿违。再者说言与行的难度也是不对称得,所以人们更容易言多语失,此时要是一味追求兑现轻浮之语,岂不是雪上加霜、错上加错? 因此老子告诫我们“轻诺必寡信”。

    那么是不是没有实现保证的话就不要讲呢?未必!语言作为激励、影响和沟通的手段,它本身就是行动。看一看政治家们的情况,你还会简单地认为他们都是不诚实的小人吗?

    诚实作为一种行为模式的选择,它是一种发展和捍卫关系的能力。诚实是不欺诈他人;不利用伙伴的不知情以成就自己的意图;不歪曲事实和误导他人以谋私利;诚实是不以他人诚实为条件而主动率先坚持诚实的原则。因此诚实是一种关怀和成熟的智慧。

    以上的几个例子还算简单,容易讲得明白。但如果价值观涉及的是“开放”、“沟通”、“信任”,那分析起来就更加复杂了,它们所对应的“心理过程”实在是成熟的高深智慧和能力。

    在价值观方面,另一个僵化的陷阱就是人们对“坚持”和“意志力”的误解,以为只要是“正确”的价值观就坚持到底、死硬到底。这是不知道价值观的关系与能力本质的具体表现!谈判高手最清楚,离开了相互关系的本质,立场毫无疑义。

    很多情形下妥协、让步才是实现价值的正途,比如能够接受影响的人才有希望影响他人,这需要辩证的智慧。

    最后我要说的是:首先,价值观一定是通过行为表达的,口头的说法只是一个代号,关键要看他怎么去做;其次,有些价值观的意义必须以结果来论,而有些则行动本身就是意义。

    利他是一项成熟的社会能力,而非简单的愿望。不要被言词止住你的智慧,要发展你的心智!也不要以为单向的行动就可成为“好人”,因为相互关照才是根本。由于,利他终究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

【利他能力:价值观中的责任意识】相关文章:

职场升职的三大能力11-30

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参考11-02

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参考11-01

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的方法04-12

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03-15

创业如何完善员工的行动能力06-26

态度与能力职场故事06-19

就业能力分析报告范文03-25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分析04-04

大学生警惕招聘中中的陷阱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