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17-06-03 编辑:颖瑜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勤俭办学,艰苦奋斗,积极探索,求真务实,现正朝着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迈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大专业介绍,欢迎阅读!

  广播电视传播学

  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开始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是国内最早设立广电专业的新闻院校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

  1.广播电视新闻学

  包括广播电视新闻理论与实务。

  广播电视新闻理论旨在研究视听信息传播规律,着重研究广播电视媒体新闻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特别关注媒介融合时代视听传播理论的再认知及其体系的重构。研究重点包括:视听传播理论、广播电视体制机制。

  广播电视新闻实务在对广播电视新闻实践领域的最新发展进行追踪和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其发展提供策略性意见。其研究重点包括: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与节目策划、广播电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等。

  2.广播电视文化学

  旨在研究广播电视传播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及规律。研究重点包括:广播电视数字化传播、国际广播电视传播、纪录片、影视文化、影视美学等。

  师资

  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名及专任实验员2名,形成了以50岁以上年龄段为带头人、三十到四十岁年龄段为主体的学科梯队。目前,本专业7名教师具备硕士导师资格,都已招收硕士研究生;两名教授同时具备博导资格。

  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前沿》、《视听传播理论研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研究》、《广播电视媒介批评》、《广播电视传媒数字化传播研究》、《出镜报道与新闻节目主持》等。

  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展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国内新闻院系之一,1980年起开设传播学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

  1.传播理论研究

  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跨文化传播,以及传播的制度、文化等基础理论,还有传播效果、危机传播、舆论研究等较多的具体研究话题。“大众传播”研究曾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理论研究的重点,现在,传播理论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其他各种社会传播现象,特别是国际传播方面。

  2.数字媒体研究

  包括web2.0时代的各种传播形态和路径的研究。新闻学院1997年起在全国高校率先开设网络新闻传播课程。媒介融合现象,以及媒介融合条件下的综合传播能力研究,是这个方向目前关注的重点。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则是未来要关注的话题。

  3.视觉传播研究

  包括电视传播、摄影传播和网络传播。视觉传播是新闻学院的优势研究方向之一,开始于1958年。

  4.策略传播研究

  这是在原来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基础上,根据新情况而调整为“策略传播研究”。这是一个颇为实用而又有一定应用理论支撑的领域,包括公共关系、广告、营销传播、品牌构建等多个具体研究话题。这方面新闻学院拥有很强的教师阵容。

  5.公共外交研究

  这是近年兴起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在软实力方面需要显现自身的力量,因而开展全面的公共外交,成为亟待研究的话题,亦需要培养大量的外对交流人才。

  6.出版研究

  出版已变成了“古老”的传播领域,现代传播技术可以做到每个人都是出版家。但就专业出版而言,仍然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即使出版已经数字化。

  师资

  本专业有20多位教师,阵容强大。传播理论方面有陈力丹、陈绚教授和刘海龙、陈阳副教授;新媒体方面有彭兰、匡文波教授;视觉传播方面有盛希贵教授和殷强、任悦副教授;策略传播方面有倪宁教授和胡百精副教授;公共外交方面有赵启正、钟新教授。讲师约10位,均拥有博士学位。

  本专业设有硕士和博士生教学点。博士生导师有赵启正、陈力丹、倪宁、陈绚、彭兰、匡文波、钟新等教授。所有副教授和拥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均为硕士导师。

  主要专业课程

  《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新闻理论与实务》、《新媒体理论与实务》、《公关理论与实务》、《视觉传播概论与实务》、《广告概论与实务》、《公共外交与国际传播》、《出版概论与出版实务》等。

  新闻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展新闻学硕士和博士教育的两所院系之一,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设立硕士点,1984年设立博士点。

  新闻学专业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在1988年和2001年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最近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重点学科的考核评估,成为全国惟一连续三次获得新闻学重点学科的新闻院系。1999年, 作为全国新闻学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为其依托单位。

  主要研究方向

  1.理论新闻学研究方向

  理论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及新闻业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该研究方向为本学科点的传统优势方向,在全国高校同类学科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多年来,该研究方向的科研成果对我国新闻学科的创新与发展起到了榜样与示范作用。近年来处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郑保卫责任教授、杨保军教授。

  2.历史新闻学研究方向

  历史新闻学主要研究中外新闻出版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名报(刊、台)史。它探讨的是新闻传播活动产生的背景及条件;其演进与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及名人、名报(刊、台)等在整个传媒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该研究方向在数十年的发展中一直处于国内同类学科方向的领衔地位。该研究方向曾经汇集了方汉奇、张隆栋、张之华、陈业韶、王泰玄、傅显明、郑超然等一批知名教授。近年来处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为方汉奇教授,另有赵永华和王润泽两位副教授。

  3.实务新闻学研究方向

  实务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新闻业务方面的应用知识。它探讨的是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该研究方向也是该院的传统优势领域。在数十年的发展中曾经汇集了蓝鸿文、郑兴东、秦珪、胡文龙、刘明华、赵景云等一批知名教授。近年来处在教学和科研一线的学术带头人有蔡雯责任教授、高钢教授、涂光晋教授、张征教授等。

  师资

  本专业有20多位教师,阵容强大。该专业已经形成完整的教学与科研梯队,其中博士生导师有方汉奇、郑保卫、高钢、蔡雯、涂光晋、周小普、杨保军、张征、钟新。所有副教授和拥有博士学位的讲师,均为硕士导师。

  主要专业课程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新闻采访写作研究》、《新闻编辑研究》、《新闻评论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研究》、《新闻摄影研究》等。

  传媒经济学

  本专业作为新闻与传播学之下的二级学科,独立进行硕士、博士招生是在2004年。但此方向在传播学学科下一直存在并有较长历史,由喻国明教授等领衔开拓创新,在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不少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传媒经济理论与传媒经济实务。理论研究主要是解决在该学科发展过程中理论体系的完善问题,对传媒经济发展提出一些深入的、终极性的思考等;实务则贴近传媒经济实践展开,主要解决传媒经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关可操作性建议等。

  本专业是从经济学角度对传媒业的运作进行研究,以传媒业的经济行为为核心内容,涉及到内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广告资源的生产与销售、传媒业的产品及特性、传媒业的盈利模式、传媒业的政府规制、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及战略等等,产业发展当下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研究重点。

  师资

  目前专业有四位教师,分别是博士生导师喻国明教授和周蔚华教授(兼职博导),硕士生导师张辉锋副教授、丁汉青副教授,以及韩晓宁讲师。

  主要专业课程

  主要专业课程有《传媒产业发展研究》、《传媒经济研究》、《传媒经济专题研究》等。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