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概况

发布时间:2017-05-09 编辑:bin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是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师范大学双重管理的省属本科院校,座落在福清市南郊郁郁葱葱的五马山麓,地处省会中心城市福州、综合实验区平潭主干线中枢位置。学校长期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基层、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本科办学质量和综合实力。

  学科专业

  2014年6月,学校对原有的经济法律系、人文科学系、外语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生物与化学工程系、体育科学系、管理系等8个系、27个专业进行整合和重组。目前,学校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等7个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27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教、经、法、管、艺等8个一级学科门类,其中工科专业8个,师范类专业4个。现有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示范中心等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以及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立项建设项目等近30项,校外实训基地近80个。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列入省“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工程类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英语等专业获批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等多个专业与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元洪投资区相关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

  学校在职教职工532人,专任教师355人(不含外聘)。在专任教师中,硕、博士297人(含在读),硕博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3.66%;高职称专任教师118人,占比33.24%;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8人。学校教师先后获评省五一劳动奖章、省级教学名师奖、省级师德之星、省级教学团队等省级奖项,入选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高校优秀学科(专业)带头人赴海外访学研修计划、厦门市第五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等。学校还积极引进和聘请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到校任教,聘请多名企业高管担任客座教授或顾问。

  科学研究

  本科办学12年,学校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项目、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经贸委项目、省委宣传部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厅各类项目等37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30多项,并于2013年获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独立申报资格;教职工论文被SCI、SSCI、EI收录130多篇,国内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近400篇,多篇论文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报纸发表,学术专著先后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省共22项)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出版专著、编(译)著、教材50余部;多项科研成果获省级、地级市奖励,已向中国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20余项,其中14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据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学校学报在我省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排名第9,在全省学报(社科版)中排名第7。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环境保护研究所、食品与发酵工业研究所、管理科学研究所、创新信息产业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7523人,已累计培养毕业生3万多人,本科毕业生1.1万人,近四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8.24%。本科毕业生中,考取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以及考取公务员、选调选聘生及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716人;多批次选派学生赴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家海洋三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和相关实验研究;学生在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校园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8项校园文化活动成果获省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其中4项被推荐至教育部参评,1项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著名作家格非等作客学校访谈节目“香樟夜话”,并寄语我校,反响强烈。近几年来,校报50余篇学生作品获国家级、省级高校校报好新闻各类奖项。2010年,学校后勤管理处获评全国高校后勤系统信息与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仅4所高校获此殊荣);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被团省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2010-2012年福建省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

  服务地方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主动对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地方政府、经济开发区及相关企业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积极融入海西经济建设主战场,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凝练办学特色,主动开展科技推广、决策咨询等服务,不断增强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区域支柱产业的科技创新,新兴产业的成果转换、专利申报,以及城市文化建设、基础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实现学校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