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浅谈年终奖排名是如何被算出来的

浅谈年终奖排名是如何被算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7-01-19编辑:limin

  全国年终奖排名:杭州等6城市成为第一梯队

  每到年底,“年终奖”这三个字总会让每一位职场人士牵肠挂肚。

  日前,国内人力资源数据调查机构众达朴信的《2014~2015年企业年终奖特别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84.3%的企业会发放年终奖,并有71.5%的企业会增加年终奖额度;不发年终奖的企业占比15.7%。

  从年终奖发放形式来看,现金形式依旧是主流,78.5%的企业采用现金方式。另有8.6%的企业采用贩物卡的方式奖励员工。

  从奖金额度来看,近半数企业人均年终奖集中在5千元到1万元的额度,22.4%的企业人均年终奖少于5千元。当然,还有4.1%的“任性企业”,人均年终奖额度破3万元。

  《年终奖特别调研报告》显示,上海地区年终奖平均值是8523元,居全国第一。除了北上广深,杭州人均年终奖6601元,步入“6进入时代”成为年终奖第一梯队。厦门、南京、宁波、成都和天津成为第二梯队,人均年终奖以5千元为一级。其余大部分城市仍然在人均4千元的梯队里。

  年终奖发不发、发多少,到底谁说了算?

  年终奖该不该发、该发放多少,一般存在许多影响因素。一者,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的年终奖,往往更平均,也更容易发放,而大多数小企业则往往显得抠门一些;二者,公司的效益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如果你所处的行业属于落后产能,公司亏损、濒临破产,则就不要指望年终奖了;三者,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有些企业明码标注了奖金与销售业绩的比例分成,业绩好的职员自然有让人羡慕的年终奖。

  说到底,年终奖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元素,也是由市场因素决定的。但是,我国的年终奖发放真就符合市场规律,是完全的市场行为吗?

  综合看来,影响年终奖发放的非市场化因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政府保护下的特殊领域与重点企业,往往年终奖会出奇的高,比如金融业的年终奖往往是最高的,这离不开我国金融主管部门对于存贷利率的垄断;二是某些特殊行业的暴利性质,比如

  ,去年某房地产企业一次性奖给了一位售楼小姐500万元现金,这就是房地产行业暴利的一个体现;三是之前许多地方政府部门大搞年终奖,随着作风建设的推进情况有所好转,但不排除还有一些部门利用小金库或公共财政任意而为。

  目前,太多的非市场因素左右着整个社会的年终奖分配,不断拉大着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

  青岛一“90后”年轻女老板给员工送出天价“年终奖”,拿出一百多万元购买了四辆豪车,奖励4名业绩突出的员工,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