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维权也需有限度

维权也需有限度

发布时间:2017-03-01编辑:

    为了保护自身权益而采取过激措施,有可能把自己从维权者变成违法者。

    这年头,领导也不好当。

    据说,在法国“劫持老板”现象就像法国的长棍一样的普遍存在。尤其是最近几个月,经济危机、工厂倒闭及重组事件的大幅攀升,在过去两个月内,巴黎至少有10家公司的管理人员遭到员工群起声讨,被围堵在办公室或工厂车间,暂时失去自由,要求他们承诺不减薪、也不变相裁员。其实,这类企业劫持事件在中国的发生频率也渐渐高企。

    2009年2月25日下午,因不满公司提出的“自动离职”补偿,北京部品有限公司的600余名员工将公司日方总经理佐藤等3名高层,围堵在办公室内达6个小时。至当晚11点多,佐藤等借助外援从后门逃离,员工们才陆续离去。

    2009年5月15日下午,近200名百度深圳分公司人员停工,从公司步行到南山区劳动局抗议公司对于薪酬制度的调整。之前一天,也就是14日中午1时许至15日凌晨1时15分,百度中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几十名员工将广州分公司销售副总经理陈红光(统管运营部与客户部,为广州分公司第1号人物)堵在了办公室。直到事情闹到媒体“光临”,几名员工到楼下接受记者采访时,突然一名年轻男子身影从大家眼前飞速跑过。眼尖的员工看到陈红光跑开后,立刻起身去追,但陈红光跑步逃上出租车摆脱围困。数十位百度员工追出有300多米。员工们抱怨着,“怎么没有把他看住?”……

    几天后,由于当地劳动部门的介入,百度与员工正在“和平”解决问题。

    过激维权演变成“对峙劫持”

    事后,一些媒体的报道把对陈红光这十多小时的围堵称为“对峙”。其实,在被堵管理人员心中,这无异于“扣为人质”,作为与公司更高层谈判的筹码,或是成为员工们为引起媒体或相关部门关注而故意制造的事端。发生这类事件,尽管多数都会和平解决,也没有人质受重伤,但被群情激愤的员工围追堵截的高管心中一定留下“恐惧”的阴影。

    举例来说,上海一家外资企业关闭工厂,被裁的员工将叉车开至工厂大门,工厂遭到了占领。直到警方介入,两名管理人员才从长达18小时的“对峙”中脱身,其中一位吴姓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被推搡得背上多处青紫。事后当公司让他再去苏州工厂处理相关事件时,他当即以“人身安全”为由拒绝前往。

    他说在负责处理关闭工厂项目期间,在自己的邮件中收到过多次匿名恐吓短信,甚至还有对其家人的死亡威胁。但是他拒绝向警方报案,原因是担心报复。

    他的担心有其事实依据——

    据2009年5月14日《北京晚报》报道:通州某民营企业女员工青年李某,因被老板张某辞退,心中极为不满。为了报复,她从商店里购买了一张新手机卡,向同事打听到张某的手机号码后,半小时内向张某发出数条威胁恐吓短信,声称张某得罪了其朋友,马上要实施报复。这一来,张某和家人立刻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5月11日,他向通州分局台湖派出所报了案。民警通过多方调查取证,很快确定发送恐吓信息的是该厂原女职工李某。当天下午2点多,民警在李某暂住地内将其抓获。李某被处以行政拘留三天。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