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简单研究薪酬管理公式

简单研究薪酬管理公式

发布时间:2017-12-18编辑:limin

  一、薪酬的概念

  薪酬的内涵可取广义或狭义,有多种不同的界定。本文将薪酬作为经济性报酬的同义语加以界定,包括一般意义上所言之工资(即以货币形式发放的劳动报酬)和以实物或货币形式发放的福利(可计入“其他工资”)。

  二、工资分类

  按工资的属性和功能定位将工资的种类划分为如下一级科目:

  1、基本工资。下设二级科目:固定性基本工资、适度浮动性基本工资。上述二级科目是否选用及具体用何名称由企业自定。

  2、绩效工资。下设二级科目: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单项奖。二级科目下再设置三级科目。上述二级科目是否选用、二三级科目具体用何名称由企业自定。

  3、分享工资。下按适用对象设置二级科目,按分享项目的不同设置三级科目,名称自定。

  4、其他工资。下设二级科目:工龄工资或工龄补贴、其他津贴、其他补贴、其他奖金、加班工资。上述二级科目是否选用、放何位置及具体用何名称自定。

  三、薪酬管理公式

  (一)哈尔西(Frederick Arthur Halsey)50%分享比例法计效工资制(1891年)

  1.当工期提前时:计效工资=实际计时工资+(额定计时工资-实际计时工资)×50%。

  2.当工期延误时:计效工资=额定计时工资+(额定计时工资-实际计时工资)×50%。计效工资的保底值=额定计时工资×保底系数a。一般可设置成0≤a≤1,特殊也可小于0。

  笔者研究该法时,综合参考了刘洪等主编的《薪酬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和陈维政等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等资料。本文在引用、论及该法时增设了工期提前与延误两种情况,对工期延误的公式相比原公式把工资基数由“实际计时工资”修改为“额定计时工资”并增加了保底值。

  (二)罗恩节约系数法计效工资制

  1.当工期提前时:计效工资=实际计时工资+实际计时工资×节约系数=实际计时工资+实际计时工资×(额定工时-实际工时)/额定工时。

  2.当工期延误时:公式同(1),但需要设置保底值。计效工资的保底值=额定计时工资×保底系数a。一般可设置成0≤a≤1,特殊情况下也可设置使其小于0。

  笔者研究该法时,综合参考了刘洪等主编的《薪酬管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和陈维政等主编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等资料。本文在引用、论及该法时增设了工期提前与延误两种情况。罗恩法的工期延误公式与工期提前公式完全一样,这点与哈尔西法不同;相同的是,两法的工期延误计算公式相比工期提前的计算公式,员工所获计效工资总额均增加了保底值,且保底值均用同一算法。

  (三)泰勒差别计件(或提成)制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