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加薪需谨防两极分化

加薪需谨防两极分化

发布时间:2017-04-27编辑:lqy

  自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通过4万亿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家电下乡以及汽车的以旧换新等政策,成功地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保八重任。但是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是基建投资,家电下乡还是汽车的以旧换新,都不能从本质上拉动国内的消费,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良性经济增长。

  当前,较高的教育费用,高房价和高医疗成本,都严重制约着普通大众的消费意向,从而转向储蓄和资本市场的投资;而较高的通货膨胀,则严重地削弱了普通大众的实际消费能力。要想真正地拉动国内的消费,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加薪。但是加薪本身也是一个非常艺术的手段。如何加?给谁加?加多少?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我国收入分配方案今年内应该会出台,中国现在基本具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工资可年均增长15%以上。苏海南在透露这一喜讯时又话锋一转,“但是要讲清楚,具体落实的时候,不是人人收入都翻一番。”这就透露了一点,如果加薪群体不一致的话,最后的实际效果肯定会相差很大。作为争议群体之一的公务员,是历来加薪的先锋群体,其目前的实际收入可以说是非普通大众群体可以相比。大幅度的再次加薪是否会加大社会的贫富悬殊?是否会推动社会的通货膨胀从而降低低收入群体的实际购买力?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

  据相关媒体报道,已经数易其稿的《工资条例》最终有望确定职工工资增长与当地消费者物价指数挂钩。这听起来是个非常完美的方法,但是工资的消费是趋向于未来时,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则是过去时,刨去统计方法和实际统计数据的误差,工资收入的不均将可能使得工资增长和通货膨胀成为一对无法消除的矛盾,并使得这一条例的最终实施效果变得更为不明朗。

  笔者认为,加薪是拉动内需的一个必要的措施,但是在加薪的同时还需兼顾完善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社会产品的再分配趋向公平化合理化,从而有效地降低社会的贫富差距,增强普通大众的消费信心,为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