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低底薪怎样留人才

低底薪怎样留人才

发布时间:2017-07-12编辑:凌伟安

     看到台面上放着的小周的辞职书,销售部吴经理便知道,自己心里一直隐隐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小周是半年前招进来的新人,综合素质不错,工作也非常勤奋,吴经理一直很看好他,认为假以时日小周一定会是个很不错的销售人员,很可惜小周没能熬到那一天。原因很明显,公司的产品专业性非常强,一般要一年时间才能基本掌握,在此期间新人的销售业绩自然是乏善可陈。而公司付给销售人员的底薪不足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所以小周终于熬不下去了。

     事实上在此前的一年多,公司招聘过三四批销售人员,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其余的都跟小周一样,没有熬到出头的日子便黯然离去。吴经理也清楚,公司实行的是低底薪加高提成制度,这一点与他们经营的产品有关,很难改变。而且老板也认为,底薪定高了,员工就不会那么努力,会养懒人。可是现在这样,好苗子留不住也是个大问题啊。

     “低底薪招不到人,高底薪养懒人”,到底该如何取舍呢?

     “低底薪加高提成”的工资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底薪不足以或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二是业绩提成的收入远高于底薪。这类公司一般产品比较专业,入门门槛较高,销售难度较大,客户的购买多为一次性,销售人员必须不停地开发新客户,而收入与能力成正比。

     反之,如果底薪足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且提成收入小于底薪的,就是“高底薪加低提成”。这类公司一般产品比较大众化,入门门槛较低,销售难度也不高,客户会重复购买,销售人员的主要任务是维持客情关系,提成相对比较稳定,销售人员之间收入差别不大。

     低底薪怎样留住人

     在低底薪的公司,越是老业务员越占便宜。因为这样的公司一般产品销售难度都比较大,新人成长慢,对老人威胁就小。加上老人业务熟练,又有一定的客户基础,所以老人会显得越来越重要,甚至倚老卖老。这不是好事。

     公司要往前走,当然要靠更有能力的人,没有新人就没有发展。怎样招来并留住像小周这样有潜力的人,便成了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小周之所以离开,就是因为无法解决生存问题。不管你告诉他发展前景有多好都没有用,因为他现在就要交房租,现在就要吃饭!人永远是先求生存,再求发展。

     在低底薪的公司中,有一类最极端的是零底薪。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就没有底薪,那么怎样留住人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持续不断地大量招人。他们讲的是“大数法则”,招足够多的人,总会有人留下。可想而知,这种做法效率极低,除了保险这种比较特殊的行业,别的行业很难借鉴。

     其实保险公司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为了能让新人多存活一段时间,2001年深圳某保险公司率先打破行规,规定支付新人前三个月的底薪,分别为1500元、1200元、1000元,三个月后底薪归零。这一招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很快其他保险公司纷纷跟进。

     后面的这种做法,我们可以借鉴。要留下小周,就要帮他解决生存问题,也就是必须增加底薪,但同时还要考虑公司的整体成本不能有太大的增加。所以我们要考虑到这几点:

     一是增加的幅度,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为前提。

     二是增加的期限,我们的目的是留住新人,所以增加底薪只能在新人的成长期。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是三个月,也可以是半年,之后就要恢复原来的底薪。

     三是出于平衡的考虑,在增加底薪的期限内,可以适当减少提成的点数。

     另外,尽量缩短新人的成长期,也是提高新人成活率的办法。这就要求公司有完善的内部培训体系,让新人尽早“出师”,变成能靠提成吃饭的老人。

     高底薪怎样激励人

     高底薪的公司一般业务情况相对稳定,销售人员每天要做的事也相对固定、按部就班。加上相互的收入差距拉不开,时间一长人就“疲”了,觉得做多做少一个样,这就有点类似于拿固定工资的行政人员,怎样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就成为销售管理的关键。

     激励的方法也许很多,但首先要把优秀的人和不优秀的人在收入上拉开差距,这是一切的前提。否则,不管做什么都不会有用,而且是对优秀员工的打击。从高底薪公司的收入结构来看,由于提成只占收入的小部分,不可能在提成上拉开很大的距离,所以就要从底薪上拉开距离,或者从额外的奖励上拉开距离,比如年终奖。

     其实我们反过来看,往往这样的公司并不需要太突出的销售明星,他们更需要的是能力相近的一群人,踏踏实实做每天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人员素质的确参差不齐,差距很大,那又怎么办呢?我们可以让优秀的人负责更大的区域,相应提高他的收入;让能力较低的人负责较小的区域,相应减少其收入。这样就做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收入差距拉开了,收入也与能力挂钩了。

     像这样的公司,做好过程管理和过程控制尤为重要。大项目的销售可以以结果为导向,而快速消费品之类的销售,应该做好更精细化的过程管理。防止“养懒人”的办法,就是确定他们每天都做好了该做的事项。

     另外,有些销售人员由于有了高底薪,便没有那么大的紧迫感,对难度较高的新客户开发缺乏热情。这时,制定严格的考核、淘汰制度便十分必要了——既然是高薪,就不可能拿得那么容易。严格的考核和淘汰是要让员工有危机感,让员工懂得:公司付给高底薪,是要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工作,拿到这个高底薪是要付出努力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更没有不用付出努力的高薪。

     低底薪的底线在哪里

     说了半天,好像都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但我们真正最想说的是:所谓低底薪,到底低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呢?

     深圳有大量企业,销售人员的底薪在800元~1500元之间,不管是800元,还是1500元,都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既然这样,定800元好呢还是1500元好?又为什么不是500元呢?

     以笔者从事十多年销售和销售管理的体会,即便是低底薪,至少也应该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是底线。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如果底薪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销售人员始终会有一种焦虑,而这种焦虑情绪是极不利于工作的。也许有管理人员认为,只有让销售人员吃个半饱,他们才会出去努力找食。其实,半饱和全饱的人做事心态完全不一样,越是业绩好的、有钱的销售人员,在客户面前越是自信从容,签单的概率和额度都更高;而越是没钱的销售人员,越是缺乏自信,往往是恶性循环。

     第二,是不是满足了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销售人员就会没有了动力?答案是不会。首先,仅仅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足以让人过正常的生活,依然要靠提成;其次,越优秀的销售人员企图心也越强,所以即使增加他的底薪,他一样会去争取更高的收入。

     第三,底薪越高,越容易招到优秀的人才。用1000元底薪请的人和用2000元底薪请的人,层次绝对是不一样的。底薪是公司实力的体现,也是公司对员工是否重视的体现。底薪越高,说明公司对员工越重视,也更容易获得员工的重视和珍惜。否则员工的想法就是:到哪儿都一样!

     总之,所谓“低底薪招不到人,高底薪养懒人”的悖论,并不是一个非常难解的课题。难的是企业老板或管理人员能真正替员工着想,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心情愉快地工作。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