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薪酬,游走在公开与保密之间

薪酬,游走在公开与保密之间

发布时间:2017-03-01编辑:

    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人才而言,始终都是个敏感的话题。而关于薪酬保密与薪酬公开之间的争议,近年来也在业界甚嚣尘上。那么,在现阶段,究竟哪种薪酬制度才更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整个薪酬管理领域又会在未来呈现出怎样的走向呢?针对这一系列的话题,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资深的业界精英人士,为我们做出精彩的分享……

    嘉宾:

    刘永安?博士

    广东东莞理工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系副主任,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师从我国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学家、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曾为美国密苏里大学和SantaClara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

    黄岳钧?先生

    国内知名企业管理撰稿人,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中国人力资源研究会会员,曾任多家公司HR专案经理、专业讲师,多家管理杂志期刊特约撰稿人;中国人力资源网、中国管理传播网、价值中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等大型管理网站专栏作家。

    陈秀云?女士

    “新浪商机”东莞站总经理,“实战派”人士。曾于政府人事劳资部门工作多年,并有在欧普照明等国内知名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经验,对现阶段国内企业薪酬问题与现状有深入了解。

    《才富》:员工的薪酬是应该保密还是公开,目前业界关于这一点的争议很大。对此,不知各位嘉宾有怎样的看法?薪酬公开或者是保密,各自又有怎样的优势和劣势呢?

    刘永安:我认为,目前业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争议,其本质其实是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大家都知道,西方文化比较提倡尊重个人隐私,薪酬对于他们而言,也是隐私的一部分。所以,欧美的企业,一般都有职员之间薪酬相互保密的传统。但我们国家的情况则不同。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你挣多少钱是不应该保密的。老朋友见了面,也常常会问起“在哪儿高就?收入怎样?”这样的问题,大家早就见怪不怪了。特别是在前些年的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有国家机器的调控,大家的工资都很透明,很多国人也习惯了这种模式。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大量外资企业的涌入,薪资保密的做法也被引入了进来。这时候,很多企业就发现,在市场化的条件下,将员工的薪酬保密的确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于是就纷纷跟进。但这样一来,就和很多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形成了冲突,争议也就此产生。所以我认为,这种争议在根本上还是源于文化上的,也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至于说到薪酬公开与薪酬保密这两种方式的优劣,我认为也是一个很辩证的问题。公开当然有公开的好处——比如说,可以给员工一个更清晰的奋斗目标,避免了员工在背后议论等等。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要建立在薪酬体系非常公平的基础上。但大家都知道,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所以,企业如果将薪酬公开,势必就会面临很多问题。如果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有行政权力上的干涉,人们对组织的安排也比较信任,那么这些问题可能还很好解决。但现在是市场经济,员工的自主性很大,要解决起来就相当困难。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选择将薪酬保密,其实同样也是有利有弊。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