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企业文化 > 五步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方向

五步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方向

发布时间:2017-06-18编辑:1011

  一、第一年:构建体系,强化宣贯

  1、目标

  构建企业文化体系(含理念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和视觉识别体系);搭建企业文化建设平台(如成立企业文化部门);初步普及企业文化理论,宣传推广公司企业文化体系内容。

  2、内容

  (1)构建公司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和行为识别体系。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基业常青的基因密码。优秀企业文化体系的建立是打造优秀企业文化的开端,它明晰了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和科学内容,明晰了企业战略;是塑造优质的企业形象和形成良好人文环境的基础。因此,公司首先要通过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在总结、发掘、提炼与继承企业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公司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理念识别体系和行为识别体系。

  (2)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机制。

  以文化理念为指导,重新审视、修订和完善公司原有的管理制度、企业规章和企业规范,把文化理念融入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之中,促使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另外,建立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如海尔集团先建立“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然后建立“零缺陷”的管理机制,促使质量理念的落地。

  (3)构建视觉识别体系,提升企业视觉识别质量。

  根据企业文化理念,尤其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构建企业视觉识别体系,并逐步在公司内部和对外宣传应用和推广,统一企业整体形象宣传,树立公司新形象。

  (4)搞好厂区建设,夯实企业物质层文化建设。

  以文化理念为依据,做好厂区与厂房规划、道路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的厂区、文明的环境、文化的企业,提升企业形象力。

  (5)成立建设机构,完善企业文化宣贯渠道。

  成立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部门,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另外,多方面、多角度地完善企业文化宣传与推广的渠道,如企业文化宣传栏、橱窗、内刊、企业文化手册、电视台、广播台、局域网等,促使员工全面接触、认知企业文化理念。

  (6)加强企业文化学习,促进企业文化觉醒。

  理论培训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强化宣传、学习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念及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掀起团队学习企业文化的热潮,促使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管理人员明确企业文化的内涵、功能、意义及企业理念的内涵,全面增强他们的企业文化理论水平,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理念的接触与认知。

  3、重点

  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中高层领导的培训学习;企业理念的初步宣贯。

  二、第二年:加强学习,内化于心

  1、目标

  通过深入学习宣贯,促使全体员工初步认知、认同和确立企业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优化物质环境,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及员工的士气和归属感,打造企业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精神和活力,促使企业的凝聚力、形象力、创造力、竞争力明显增强。

  2、内容

  (1)构建学习型组织,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以学习力促进文化力,以学习力推动创新力,以学习力提升竞争力。整合教育资源,完善学习体系,从理念识别体系、行为识别体系、视觉识别体系、管理制度与机制等领域全面展开团队学习活动,形成由上到下的贯穿、由下到上的默契、上上下下的融合与共识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2)重点培训,内化于心。

  在第一年强化企业文化理论教育和企业文化理念学习的基础上,实行重点培训,全面强化提高。培训内容以企业理念和行为规范为重点,采取专场培训、专题讲座、主题报告、共识讨论、模拟训练、行为演示、参观考察、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方式,狠抓培训。促使员工全方位接触企业文化理念,深刻理解与思考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与价值,领会企业文化建设意义;促使员工掌握价值判断、评价、和选择的正确标准,掌握善待工作、珍惜工作、团队合作、共促发展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和艺术。全面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认同、传播和履行。

  (3)打造品牌,重点突破。

  把企业质量理念,内化于员工的心中,外化于员工的行动,以及大力提高员工技术水平,以优良的工作品质与高端的工作标准,保证优良的产品质量。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良的品质,打造优秀的企业产品品牌。实施优质服务的客户满意策略,全方位提升企业的服务文化,为广大客户提供高标准、超价值的服务,使客户体验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和树立企业形象。加强产品品牌的推广力度,全面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如此,通过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及合理的品牌宣传,提高企业产品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全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打造企业知名品牌。

  (4)全力以赴,增强企业效益。

  以文化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掘员工的潜能与智慧,增强企业的活力。另外,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相互融合,通过文化理念的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的过程,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统一,促使员工既有价值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约束,制度标准与价值标准协调同步,激励约束与文化导向优势互补,增强企业经营效益。

  (5)反复宣贯,营造企业的文化氛围。

  从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科学而合理地调整、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保障体系,统筹安排各种企业文化活动,如企业文化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技术比武、文艺演出、评选先进、树立典型等活动及理念故事化、故事理念化、理念漫画化、理念人格化等举措,反反复复地宣传与推广企业文化理念,确保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连续性。

  3、重点

  以学习型组织的深度创建为抓手,突出员工企业文化的重点培训。

  三、第三年:提升形象,深植内心

  1、目标

  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外显。塑造和提升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价值观的内化和丰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全面提升企业形象,不断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及员工的自豪感、自信心、士气和归属感,促使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认同企业文化,把文化理念渗透于骨髓、流畅于血脉,自觉地把个人的价值追求统一于实现企业目标之中,外化于行,自觉践行企业文化理念,促使公司企业文化的贯彻变得流畅而坚实。基本形成和谐融洽的人文氛围,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

五步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方向相关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