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培训发展 > 企业管理培训市场分析

企业管理培训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21编辑:1035

  如何抓住企业管理培训发展新机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不断学习创新才能生存发展。教育培训行业亦是如此。

  近年来,中国企业如饥似渴地学习管理知识,国内商学院竞相开办各种商学教育项目,管理新概念、新理论层出不穷,管理咨询培训界“大师”辈出,出版市场上财经管理类书籍火爆热销,一片繁荣景象。这也给企业管理培训带来了市场。但在这喧嚣的管理学习热潮中,许多企业发现,在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后,经营管理水平未得到根本的提升,甚至在投入巨额培训经费后管理水平不升反降,高管学习了大量管理课程后团队却变成一盘散沙。那么,如何在这所谓的“鸡肋”市场中找到机会呢?

  目前,企业管理培训市场大致分为公开课、内训、E-learning 三个部分。

  第一:公开课

  2000年左右,管理培训开始兴盛,师资主要是从大型跨国公司或知名企业离职的HR,打个知识落差,公开课还是很时的;2002年卫星远程企业培训就是干的这个生意,通过卫星直播的方式,将几千元的公开课价格降到几百元,后期由于地面互联网传播视频技术更新于替代,以及利益合作方之间的恶性博弈,这种模式基本大都是以失败告终。

  第二个:内训

  这个市场过去十多年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是典型的中介生意,市场上一线讲师就那么几百人,内训公司也主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全国有内训支付能力的企业提供服务,因为附加值有限,进入门槛低,行业内企业规模都很小,据说北京就有几千家这种机构,因此很难做大。

  第三个:企业E-learning

  例如90年代的傲姿,当时真是高举高打,聘请教育部美大处处长做总经理,风光一时,积累了很多优质客户,包括中国电信、国美等都是他们的客户;后期公司越做越差,从东边搬家到西边,前几年终于OVER了。

  再比如青鸟教育,早期扛着北大的品牌,青鸟教育有一段时间还做高等教育学历教育,当时也是大赚一笔,后来北大系统内部在整合,主要做skillsoft的代理销售,客户名单当年也是很闪亮,后期随着骨干纷纷离职,skillsoft的代理权被安博抢跑,几年前也死掉了。

  究其原因,这个市场为什么会这么差?

  从需求来看:我个人认为跟中国企业总体管理水平低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中小企业绝对不是靠依赖员工有效培训和成长来获得生存空间,企业不愿意在这个领域投入;

  从供给来看:行业的课程供应,主要还是讲师自我来研发,高质量的课程一直很匮乏。

  如何把这个“鸡肋”市场做强做大,我们拭目以待。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