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绩效考核沦为形式?

发布时间:2017-05-19 编辑:义俏

  导语:绩效管理,是件实实在在的工作,同样需要脚踏实地地策划、设计、推行、改善,而不是赶时髦。持之以恒,方能大有裨益。企业管理、企业业务,尤其是实体企业,无论何时,都需要踏踏实实地经营,才能长久。

为什么绩效考核沦为形式?

  一、方案专业性差

  凡事欲要执行有效,必先方案质量好。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方案基本都是HR琢磨加百度搜索做出来的。这种做法,如果HR专业技术比较强,倒也可以,但实际上,很多HR仅有理念,真正实用的绩效专业工具并不掌握。这就导致设计出的绩效考核方案科学性、实用性均不好,使用起来,成为夹生饭,也难怪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绩效管理同样。

  绩效方案设计的专业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过于追求简单化

  绩效管理,是套逻辑性严密的管理体系,绩效计划、绩效实施、反馈改善、结果应用,环环相扣。一个环节设计得不科学,都会导致效果打折扣。很多企业想“省事”、“简单”,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事若想取得成效,都必须投入一定的工作量(比如财务核算从起初的复杂手工过渡到电算化,也是因为无法省事,否则无法满足经营管理的需求)。为了省事而设计潦草的绩效方案,肯定不会有效。过分简单等于没用。

  2、战略/经营目标承接性不足

  很多企业的指标体系与公司经营目标是没有承接关系的,指标失去了导向作用,偏离了绩效管理的要义。公司目标是A,你考核的是B,这样的绩效体系怎么可能有效?绩效的三级指标、运作流程、激励机制,均必须对公司/部门经营目标形成支撑。与公司目标脱节的绩效体系,只是名义上的绩效管理,内涵是“假绩效”。

  3、指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指标设置的科学性、指标库的精细程度、指标计分方法的科学性等,是绩效体系有效的基本技术保证。但是一般企业基本做不到,都是大致弄弄,就拿出来用了。绩效这东西不能马虎,你糊弄它,它就糊弄你。随便做做的指标,很容易与实际业务脱节,形成工作归工作、考核归考核,“两张皮”的现象。三级指标缺乏统一性、计分方法不对等等,这几点,已经足以让绩效考核形同虚设了。

  4、缺乏制度保证

  成功的绩效管理必须建立规范的绩效制度,规定绩效的责权利、纪律等,且在各部门尤其经理间宣贯到位。很多企业绩效体系执行起来,拖泥带水、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现象普遍。制度宣贯不到位、绩效执行中的违纪现象无约束措施,等等。兵无纪律不战、人无规矩不立,同样,绩效无纪律则无效。

  5、绩效核算体系不规范、数据造假严重

  主要指流程各节点动作的执行情况,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尤其数据获取,是量化管理的基础,没有准确的第一手数据统计,后续所有的统计汇总、得分计算、管理改善、薪酬激励,都是虚的、空的。这是很多企业绩效考核沦为形式的重要原因。数据统计造假、得分计算鬼糊鬼,每月“认认真真走形式”。劳民伤财,对企业提升、员工进步,毫无用处。

  6、缺乏计划体系支撑

  计划是指标体系的重要支撑,很多企业只有指标而没有支撑指标的计划,一是HR不懂,二是不知道计划与指标如何支撑。

  7、缺乏薪酬体系支持

  各岗位序列绩效工资如何与绩效等级挂钩?是否有支撑绩效的科学薪酬结构?……利益机制,是一切管理工具背后最大的影响因素,合理的薪酬制度是对绩效强力的支撑。反之,不公平的薪酬结构,对绩效实施是巨大的阻力。很多企业的现状是:只寄希望于绩效考核,试图“一考解千愁”,殊不知,绩效考核的结果,若不能有效地与薪酬挂钩、没有科学的薪酬结构做支撑,就是“瘸腿的”,其激励约束效果会大大折扣。更直白点说,无论考核多么到位,如果绩效工资设计不公平、不合理,绩效管理效果会大打折扣。

  8、组织保证机制无力

  任何管理体系的运行,必须有组织保证(比如成立绩效管理小组,以立项的方式推行),以实现严肃性、官方性、广泛性、强制性。没有组织机构的支持,仅靠某个部门(比如人资部),是无法真正发挥绩效的效能的。绩效体系是关乎整个组织所有部门、所有岗位的事,当然也必须有代表整个组织层面的机构来支持运作。这也是很多企业绩效体系运行的现状,仅由人资部门唱独角戏,没有公司层面的机构来支持、协调,其他部门做配角或观望,甚至等着失败,看笑话。

  9、考核模式选择不对

  很多企业喜欢选择360度考核模式。其出发点一般有二:(1)操作简单。就是弄弄表格、上下左右打打分;(2)消除部门/岗位间的本位主义,使部门/岗位间工作的响应互助效率提高,同时也达到制约的效果。

  这两个出发点是没错的,但是360度绩效考核这个工具却并不能实现它们。

  确实是操作简单。但是简单地上下左右打分,这个却有大问题,借此来拆除部门间的藩篱,更是异想天开,尤其在本就心存隔阂、部门各打小九九的氛围下,纯靠主观打分,能公允评分的有几个?没有量化依据的360度考核,就是鼓励部门间搞关系,跟谁关系好,就打高分。这种考核也就沦为形式,毫无意义。

  360度考核作为早期的一种考核模式,刚导入国内时,因为考虑了全方位的评价,有其积极的意义。随着管理需求的提高,及国内企业文化的特点(职业化不足),其主观过重的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但是其定性评价的一面在定量考核的模式下,仍被保留借鉴着(比如在BSC+KPI模式下,仍然会设置周边指标)。

  二、管理基础成熟度差

  管理成熟度差包括:某些企业的“草台班子”缺乏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会抵制绩效管理;缺乏基础的管理流程、统计报告体系等,这就直接导致操作随意、收集不到绩效数据等;员工职业化素质低,比如教育程度低,各种现代办公手段的使用、沟通协调的意识、规范意识缺乏等等。通常,一些处于发展初期或成长阶段的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基础成熟度会较差些,这会影响绩效的推行效率和效果。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