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业绩效考核的7个方法

发布时间:2017-04-19 编辑:唐萍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系统工程,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从而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完善企业绩效考核的7个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完善企业绩效考核的7个方法

  企业绩效考核的作用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确定员工劳动报酬的根据,是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伴随着岗位和层次的变化,员工必须不断接受新岗位和高层次的挑战,员工是否适应这些变化,是否满足新岗位和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对员工不断进行绩效考核。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让员工明白自己为适应这些变化中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解决的矛盾,明白自身素质与新岗位和高层次的要求存在的差距。

  绩效考核会影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竞聘选拔、薪酬奖惩、教育培训等方面,只有经过循环不断的绩效考核,才能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让员工自觉接受企业培训和自我深造,帮助员工完成自我定位,最终实现员工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和企业目标。同时,绩效考核的结果会促进企业绩效管理工作的提升,使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得与失,在下一个动态循环阶段有所改进和提高。

  企业绩效考核存在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绩效考核在保障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有序运转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国有企业员工的奖励、晋升也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是目前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工作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部分企事业不够注重员工的绩效考核管理,缺少对员工的监督和激励措施,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缺乏有效的沟通

  目前许多企业的绩效考核大都忽略了沟通环节,有的企业甚至根本就没有沟通,绩效考核只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直线人员之间进行,绩效考核成为一种暗箱操作。原因之一是企业领导者对绩效考核的支持不够,考核者没能真正理解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另一方面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没有令人信服的依据,于是考核流于形式。

  2考核者主观因素导致绩效考核的偏差

  人力资源主管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各种误差,造成考核误差原因很多,如考核项目设立不当,考核各项目之间所给的分值不当,考核程序不严格,过宽过严误差,个人偏见,近期效应等误差。考核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印象、主观判断进行评判,难免受个人喜好因素影响。

  3组织执行力度不够强

  部分主管领导不够重视绩效考核,只是简单应付了事,没有真正理解考核的重要作用,认为绩效考核就是简单的工作评价,而且又浪费时间。有的为了稳定上下级关系,照顾私人感情,不愿意执行或改革深化绩效考核的政策及后续完善方案。

  4缺乏明确的绩效标准,考核标准可衡量性差

  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过于模糊,难以准确量化。用模糊的考核标准或用相关性不大的标准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必然导致缺乏客观的判断,因此,很难使被考核者愿意接受考核结果。另外,缺乏明确的绩效目标,员工不清楚如何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不知道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岗位责任不清,根本就没有严格的岗位界限,工作随意性大。不少企业在考核中存在的另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流于形式,考核年年搞,年年都是例行“走过场”。

  5绩效考核程序不健全

  很多企业是为了绩效而进行绩效考核,没有可行的绩效计划。如有些企业绩效考核得不到员工的支持,员工不理解企业为何要进行绩效考核,很大程度是因为考核前宣传讲解工作没有做好。

  完善企业绩效考核的办法

  (1)把绩效考核作为提高员工素质的契机。每个年度组织绩效考核前,不但要集中培训绩效考核的执行者,使他们能够真正客观、公正地对每个被考核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减少或避免考核误差,同时对被考核者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使更多的被考核者熟悉与自己有关的考核内容、方法、指标等,主动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纠正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素质,减少失误,不断提高工作绩效,从而为提高部门绩效、企业绩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