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管理开展思路

发布时间:2017-03-29 编辑:唐萍

  绩效考核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各种绩效管理方法的有效应用,不仅对企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做了整体性的评价,还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发掘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明确了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内容的同时,为企业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以下是yjbys小编为您整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开展思路,希望能提供帮助。

绩效考核管理开展思路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量表

  影响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绩效考核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的素质,还有内部员工的满意度。因此,在建立人力资源部门绩效考核量表时,也应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想胜任人力资源工作,员工自身的素质是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要想实现人力资源部门的绩效,提高内部员工的满意度不失是一条有效途径,因为要想推动企业完成战略绩效任务,必须也只有让内部员工满意才能实现。

  在考虑人力资源部门员工素质这个因素时,要顾及到四个方面的考核:

  第一,员工的职业化技能。

  所谓职业化技能,即考核员工在担当、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所具备的技能。在量化此项目时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设置:沟通协调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专业知识以及影响别人、帮助别人成长的能力等。这些因素中,专业知识又包括多种内容,如人力资源战略、组织结构设计、招聘和培训体系的建立、工作分析、管理和绩效管理、薪酬体系的设计以及劳动关系等。除此之外,相关领域的知识也是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需要掌握的内容。如财务管理、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心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法律等知识。

  第二,员工的职业化态度。

  这个方面的考核不易量化,但也是考核中不得不考量的一个因素。所谓职业化态度,就是员工要有良好的态度和心态去从事自己的职业工作,要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但要敬业、负责任,而且要积极主动。

  第三,员工的职业化道德。

  职业化道德即员工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所表现出的行为标准和道德判断。员工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总需要其具有一定的职业化道德。只有具有了职业化道德,才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对员工职业化道德的量化考核可以从保密、尊重、忠诚以及提供准确信息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考核。

  第四,员工的职业化行为。

  虽然在职业活动中,职业化行为貌似对职业效果影响不大,但无可讳言,职业化行为还是会影响其职业活动的。衣着整洁、大方、得体是良好的职业化行为规范的首要体现,除此之外,还要求员工举止成熟、稳重以及待人处事周全。内部员工满意度是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了考虑内部员工满意度,在进行考核时需要顾及内部员工对人力资源服务以及产品的满意度。提高内部员工满意度是做好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管理的有力保障。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站在员工需求的角度,提供令员工满意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这样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感以及使命感,才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加企业的效益。

  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法

  要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首先必得弄懂考核的含义。所谓考核,指分析员工工作的绩效特征,然后把其中最能代表其工作绩效的若干关键指标体系提取出来,然后依据该体系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常用的有:

  1.360度反馈法

  在对这些绩效考核方法的应用中,企业要考虑一些因素实现更好的应用或组合。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