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如何正确管理KPI绩效考核表

发布时间:2017-11-21 编辑:limin

  绩效管理人员是一定会用到KPI绩效考核表的,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绩效考核表就等于绩效管理。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绩效沟通的工具,也只是上下级表达观点的媒介,而不是绩效考核管理的全部。那么在它的背后体现出了什么样的管理呢?小编接下来为你解析

  一:基本信息,明确了考核者、被考核者以及考核时间

  绩效管理是上级和下级持续沟通的过程,小编的专业叫法叫作绩效周期,这一个沟通包括了前期的制定和过程的管理,还有后期的考核反馈。

  二:指标名称和定义:明确了考核指标的内容

  在考核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绩效周期内的关注重点是什么,也就是人们一般所讲的KPI。看起来简单的几个考核指标,其实得到这个指标的过程复杂。

  三:目标值

  目标值一栏主要是明确好每个考核指标的衡量基准,包括有下限值、标准值及上限值。下限值就是该考核指标不可容忍值,换句话说,如果低于该值,那么企业就没有盈利,达标小编一般建议是标准值的90%,下限值对应60分或0分,标准值则对应100分,这是完成该目标的满分标准,而上限值是在满分基础上的挑战,能在100分的基础上得到加分,通常会设上限,我们建议以120分为上限。

  四:衡量标准

  衡量标准是对考核指标的一种衡量尺度,根据目标值与对应的计分基准来进行计算。考核除了需要关注重点工作之外,更需要给员工一个公平公正的交代。所以,细化的衡量标准还是不可以省略的。

  五:权重

  权重是每一项指标重要程度的体现,权重体现也了导向,不过权重不宜过高,达标一般建议不要超过30%,因为过高的权重会影响到被考核的工作方向,从而抓大放小,忽略了其他工作。同理,权重也不要过低,我们一般建议不低于5%,可以设成5的倍数,避免出现7%和8%之类的权重,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企业也能根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调整权重,以体现出企业的导向。

  六:指标类型,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

  虽然指标量化是一个趋势,不过并不是所有的考核指标都能量化,这时倒是可以采用定性评价,只要上级对考核指标的细节都达成了共识,并且在过程中做好记录,同样能保证考核的公平和公正。

  七:数据来源部门

  数据来源部门体现了互相监督和相互独立的原则。一般情况下,考核数据由第三方提供,以体现出公平公正。但是在达标一些客户公司的实施过程中也经常发现,有些数据的确不能从其他部门提供,所以达标小编建议大家也不要太过于勉强,毕竟,信任才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KPI绩效考核表只是一种工具,管理者不可以为了填表而填表,发展要搞清楚,填表到底是为了什么,怎么填表才能更加符合绩效管理的理念,因为绩效管理的“功夫”在表格的背后。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