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绩效运用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绩效运用

发布时间:2017-08-06编辑:lqy

  如何建立一个人才加工的生产线,实现组织快速制造、培养人才的目标呢?由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得到承认,培训似乎已经成为各个组织理所当然的选择。但国内外大量的研 究却充分表明,培训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良药,特别是短期的集中培训,其单独的作用和效果十分有限。培训虽然对知识或技能的改进起到很大的作用,但知 识与技能的掌握不一定必然引起工作绩效的改进。

  在此情况下,绩效技术以其关注结果、系统思考、增加价值的特色,为我们搭建了绩效与能力的桥梁,帮助企业加速并提升培养效果,确保人才发展与绩效紧密联接并促进团队建设。

  从岗位人才系统培养到关键人才加速培养

  企业的人才培养基本上可分为两类核心模式:岗位人才系统培养与关键人才加速培养。

  岗位人才系统培养是企业针对全体员工能力素质全面提升的系统工程,往往持续进行、长期开展,使各级人才在这一系统中不断发展以匹配组织发展。关键人 才加速培养则是企业或组织在某一特定时期、在较短的时间内,针对特定问题或任务,面向关键人才针对性地设计实施的培养方案,其目的也是为了使培养对象快速 成长以满足组织需要。

  这两类模式互为补充,不可偏废。

  过去,企业更为注重规划设计系统的培养体系、全面的学习地图。

  而当企业处在信息爆炸、知识快速更新、企业快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被颠覆的今天,面对企业快速扩张、组织变革、重大事件应对中特定人才供不应求这些问题时,企业对关键人才加速培养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强烈。

  与传统的岗位人才系统培养不同,关键人才加速培养项目尤为强调培养所带来的绩效结果改善。无论培养对象是领导梯队,还是直接与绩效相关的人群,如一线的销售人员、银行的理财经理、咨询公司的顾问等,项目成功的衡量标准都是其所负责工作领域的绩效提升。

  因此,在关键人才加速培养项目中,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与绩效的关联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找到绩效影响因素中与人员能力的连接点,才能促进行为改变和 绩效改进。因此,要实现加速培养、改善绩效的目标,人才发展项目必须具有三大要点:目标性的项目规划、定制化的内容设计、混合式的培养手段。

  这样,绩效技术以其关注结果、系统思考、增加价值的特色,赢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绩效技术在关键人才培养项目中的应用

  在企业中的关键人才培养项目中,绩效技术如何发挥功效呢?

  首先,在培养项目的规划上,绩效技术充分运用4W(Worker、Work、Workplace和World)的分析框架,从这四个层面的绩效影响 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确保对问题的分析有高度、有体系,从而准确诊断“病根”,帮助项目设计者有效地找到与绩效改进相关的重要工作任务,将重点聚焦在完成这 些重点任务所需且培养对象相对欠缺的技能上,而不是全面提升其各项能力。

  其次,在培养内容的设计上,以目标性技能需求为核心,进行课程和培养活动的定制开发。

  最后,在培养手段及干预措施的设计选择中,运用“循证实践”的思想(evidence-based practice, “基于研究证据进行科学实践”的总称),依据大量可供借鉴的最佳实践以及绩效技术工具中提供的典型干预措施列表,选择具备“挑战性”“可量化评估”特点、 促进技能从课堂向工作场所迁移的、混合式的培养实践手段,如“特别项目”“在岗培养” “短期轮岗”“岗位互学”“评估反馈”等,从而使培养对象能加速成长,改变行为,达成绩效。

  在以绩效技术为指导的关键人才培养项目中,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实施步骤包括“探索发现”“设计开发”“学习应用”以及“评估改善”。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