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绩效考核走向绩效管理

发布时间:2017-06-25 编辑:lqy

  可以这么说,企业在初创时期这么做,也将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扩大与管理的提升。这种粗放的管理模式势必于会妨碍到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看一下绩效考核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企业单方面制定工作目标与标准,只是到了一定时间节点进行考核(期间缺少绩效实施检查环节;最后也少了绩效反馈环节);而绩效管理的关键要点——管理层与员工(逐层分解)共同制定关键绩效指标(KPI)与绩效标准后,需要在绩效实施的环节通过周报与例会,进行绩效计划检查与控制,以保障在一定的时间节点,帮助部门与员工共同完成指标;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促进整体目标的完成,另一方面也能在指标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到了时间节点一考了之。到那时指标未完成已经既成事实,这种忙于救火与亡羊补牢往往为时过晚。那时企业无论扣多少工资,也难以改变指标未完成的现实。

  我们再看绩效反馈这一环节----这也是众多企业在绩效管理环节上容易忽视的管理要点。企业与基层员工双赢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经营目标的完成,同时也体现在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各方面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尤其在未能完成绩效指标的考核中找出原因,尤其是员工在态度能力上因素,帮助其提高。我们可以看一下众所周知的平衡计分卡中的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管理与学习与发展。其中学习与发展这一维度是平衡计分卡中四个维度的基础,支撑着以上三个维度----也就是说,只有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各方面的能力有所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所保障。

  为此,企业需要实现经营目标,企业需要不断发展,必须要“从绩效考核走向绩效管理”,还原于绩效管理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真正发挥其相应的作用——使企业基层员工不断取得双赢,这才是企业管理的秘诀所在。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