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考核是良药还是毒药

发布时间:2017-02-03 编辑:weian

  我们引进了西方国家绩效考核,引进了KPI,希望这些管理手段能帮助我们促进企业发展,激励优秀员工,促进表现欠佳员工,提高整体业绩——愿望是好的,结果是否也好呢?

  有考核,无沟通

  绩效考核中,员工自己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打分,之后管理者会根据自己的了解、观察,对员工的表现进行打分,然后让员工签字确认,这就丢失了绩效考核中最重要的一环——“绩效沟通”!良好的绩效沟通可以使员工和管理者双方在绩效考评上达成一致,使员工对自己表现好的地方有清楚的了解,对需要改进的地方心悦诚服,如果对每个员工都做到这样,就可以使绩效考核尽量向“公平”靠拢,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而实际中,许多管理者或许怕麻烦、或许担心在沟通中无法与员工达成一致,或许认为考核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只是流于形式,或许认为这个沟通无关紧要,等等,就“省”去了这一环节,结果是员工打员工自己的分、管理者打自己认为的分,最后直接让员工签字了事,这两次打分完全成了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这样的考核何以让员工心服口服、何以起到激励、促进作用?最后只能让那些认为领导“考核”不合理的员工感觉 “不公平”!因此要么消极怠工,要么离职。这样的状况频频发生,将导致所有员工离心离德,缺乏动力,绩效下降,绩效考核成了“绩效毒药”。

  有沟通,无效果

  虽然提供了绩效沟通的渠道,但却无法达到沟通的效果。当员工提出反馈意见,认为领导对自己的考核有失公允时,领导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而员工迫于领导的淫威不得不接受这样的考核,但在内心里却产生了足以毁灭其工作热情的抵触情绪,留下了永远的阴影。这样的沟通完全流于形式,依然没有与员工达成绩效考核的契合,甚至比没有绩效沟通的效果还要差,绩效考核不但无法促进业绩提升,反而完全变成了绩效毒药。

  盲人摸象,只看局部

  公司经常会安排所谓“360度”调查,对员工的相关部门领导、同级、下级就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给出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360度调查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在进行了360度调查后,没有进行“原点”调查,不与当事者本人沟通,不与员工本人在绩效表现上达成一致意见,更不会把所谓“360度”调查结果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核实。每个人对其他人的了解,都只是局部的,更何况在对他人做出评价时,无法不带有个人的感情色彩,这样的评价难免有失偏颇,这样的调查完全变成了瞎子摸象,久而久之,这样的“360度”调查就演变成了“小报告”式调查,而且是公司鼓励的“小报告”式调查,严重破坏公司氛围,成了绩效毒药。

  只看表面、不问本质

  我们的管理对象,都是知识工作者(知识型员工),他无法像体力工作者一样通过计件、计时等简单的工作方法进行绩效考核,这就需要管理者对员工有深入的了解,根据其真实情况进行有效考核。但现实中,有的管理者对于员工的考核,只看表面现象,不问背后情况,武断的得出结论(甲很忙,绩效考核打高分,乙经常无事可做,考核必然不佳),岂不知,这背后还有效率问题、有工作方法和技巧问题,我们不能把高效打入冷宫,而把低效捧上了天。有一则笑话(现实中未必是笑话),有两个人分别被任命为甲、乙两个相邻城市的领导,甲市领导上任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可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乙市领导上任后无所事事;某天,突发洪水,甲市安然度过,百姓无恙,乙市洪水泛滥,百姓遭灾,但乙市领导亲临抗洪一线,不辞劳苦指挥抗洪救灾,频上电视;不久,乙市领导荣升,而甲市领导则原地不动,但从此,甲市领导也变得无所事事,期待下一场洪灾的到来……绩效考核变成了绩效毒药!

  个别管理者在考核中带有浓重的个人感情色彩,那将更使绩效考核变成破坏公司发展、使公司走向灭亡的利器;我们需要学习西方企业先进的管理手段,但更要全面的学习,切忌邯郸学步。做事的方式不改、心态不改,任何管理方法、技巧都是徒劳。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