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让流程绩效测评获得员工认可

让流程绩效测评获得员工认可

发布时间:2017-01-12编辑:ZMR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PQC)的研究表明,企业每一次绩效测评能取得成功,其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获得了全体员工的高度认可。企业在开展流程绩效测评之前有必要让员工理解,绩效测评不仅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会对公司的业务产生积极影响。

  让员工尽早参与测评,是使其深入认识的关键所在,这是让绩效测评保持针对性的不二法门。这样员工才能清楚哪些环节会直接影响业绩。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那些真正关注过纵横交错的业务流程的员工才能对如何带来成功的关键要素了然于胸。因此,员工应该获得从整体视角来观察业务流程的机会。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也应该贯穿整个测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了组织目标和测评目的,员工才会支持测评,并会用主人翁的态度为最终结果负责。

  APQC已经找到了能让认可度显著提高的四大关键活动:1.了解/沟通;2.对照;3.分析;4.问责。

  提高认可度的四大关键活动:了解/沟通

  如果从一开始就无法进行充分地沟通,那么任何一项关键活动都难以达到理想的认可程度。测评开发过程应该是规范和透明的,并且必须要关注员工的反馈和建议。从头参与整个过程有助于培养员工对流程和测评的主人翁意识。

  实施过程中的培训和学习非常关键。通过这些方式,员工会认识到测评并不是书面文章、走走过场,或者只是为了淘汰业绩落后的员工。开展测评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员工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决策能力。

  员工的反馈为下一项关键活动,也就是实际工作和业务成果之间的对照,提供了依据。

  提高认可度的四大关键活动:对照

  测评内容应当建立业务目标和日常工作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测评内容可以准确地反映业务流程,这样从测评中归纳得出的改进措施会具有现实意义。如若不然,员工则很难去响应超过其实际工作范围的要求。

  每个组织都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对测评内容进行裁剪和扩展,要先整理业务目标,并建立与业务过程/活动之间的映射,再把业务活动和测评内容相结合,最终通过测评结果来描述每个活动的完成情况。

  填写测评对照工作表的顺序是先填写客户期望和组织目标,再描述关键成功要素(这需要对业务流程及其内部运作方式进行深入调查),最后把需要测评的业务流程明确下来。一旦填写好了需要测评的流程,就应该把反映流程绩效的测评内容明确下来。如果还有类似于6 Sigma、知识管理等更深入、细致的支持活动或改进措施,那么还需要增加相关名称及其测评内容。

  提高认可度的四大关键活动:分析

  前面的步骤完成后,由主要相关人员来决定向上级汇报的方式和分析的深度。分析人员应满足以下条件:深入了解被测评流程,具有对深层次问题的洞察力,拥有对后续业务调整、纠偏措施的权威性以及问责权。

  测评报告应该给出一目了然的分析过程和结果。领导层和相关人员能够非常轻松地理解报告内容。报告会指出带来效益的关键业务情况,并描述出这些操作层面的数据与公司的整体目标和战略之间的关系。对参与实际业务的员工来说,可以通过报告中所提到的实际场景来解释以下问题:

  针对员工绩效的测评内容是哪些?

  测评结论是通过其中具体哪几项得出的?

  员工如何才能加深对业务流程的了解程度并提高其绩效水平?

  在有效地提高绩效方面,测评内容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报告的受众必须能够把报告内容应用到日常工作中去,并跟踪目标的实际进度。报告的准备过程中会用到业务流程知识,这对不熟悉这一套的员工来说会有些敏感。

  提高认可度的四大关键活动:问责

  在完成了扩展测评体系、沟通各项测评内容的内在逻辑、向全体员工传递测评意图、汇报测评结果这些工作后,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还需承担以下两个角色中的一种:1.对评测过程负责;2.对后续措施负责。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