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绩效考核 > 让员工学会自我激励

让员工学会自我激励

发布时间:2017-04-25编辑:小田

  激励这个词更多地出现在一些管理学论著和企业的管理文件中,如各种励志书籍、员工激励、激励机制、激励政策等等。如何更有效地激励员工,使员工保持持久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成了许多管理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他们始终发现不了能够在任何条件下激励所有员工的方法,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够激励所有员工,每一种激励政策都能遭到一些员工的议论和不满,员工们总是能够从现行的激励政策中找出不足和不公平的地方,产生不满情绪。员工们对激励政策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自己的种种质疑,这种现状使得管理者非常头疼,激励政策成了烫手山芋,拿不起,放不下。

  的确,企业管理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活动,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利害,员工的性格、心理需求、爱好特点各不相同,各种状态胶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复杂的人事管理,成了令管理者头疼的事情。不做激励,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能力强,工作努力的员工肯定不答应,凭什么自己干的多,干的好,却和其他人拿一样多的薪水,分一样多的奖金?市场经济也不会容忍平均主义存在,平均主义的后果只能是人才大量流失,企业面临人才瓶颈,闹人才荒的可怕局面。所以顺应潮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为了留住优秀人才和人才竞争的需要,各个企业都在搞激励政策,发展激励机制,想尽办法激励员工的积极性,留住人才,但是由于企业的能力的差异和努力程度大小决定了企业间的激励政策各不相同,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

  关于激励的方法,专家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主张高薪激励,有的主张感情激励,有的主张发展机会激励,有的主张股权激励或利益共享,等等办法,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激励办法,但是这些办法的作用只是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上的,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覆盖面不够广,激励点单一,不具备长期性和持久性等。

  有的专家认为动机激励才是根本和有效的激励办法,因为动机激励是基于员工的需求,这也符合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所表现出的动机也就各不相同,针对不同人的不同动机进行激励更具针对性,更局效率和人性化。笔者比较赞同这种观点,这种激励机制乍看散乱无序,难于操作和管理,却是切中了激励的要害,只有处于动机的激励才是员工需要的,才会被员工接受,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因此动机激励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激励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