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的3大原则

发布时间:2017-04-13 编辑:唐萍

  现代企业所有的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资源,有人把它称为“第一资源”。下面是yjbys小编为您搜集整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3大原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人力资源管理的3大原则

  1.不断地解决问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在一个企业中,没有问题就不需要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同样如此。人是活生生的人,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就像许三多所说的日子是问题叠着问题,关键在于需要每一个人具备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根本原因是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中国军队长期以来的主要组成就是像许三多这样农民出身的战士,是他们用血肉之躯表现出了军威、国威。而企业也并不全是技术高尖的人才、足智多谋的人才,一些员工大都很普通、很平凡。无论是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都是数不胜数,接连不断。

  其实解决问题并不复杂,就是看能不能从内心到行动上真正实现“要我做”到“我要做”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许三多在撤编的钢七连一人留守半年多,日复一日坚持以往的军事训练、打扫卫生、饭前唱连歌,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却是钢七连的规定。在规章制度面前不能打任何折扣。回想一下,如果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家能做到这样吗?为什么在企业里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不就是图省事怕麻烦吗?

  有人平时只是遇到一点点问题就会退缩,在与别人意见不一致时就会面红耳赤地非争个你对我错。在被误解或受委屈时,更多的人会怨天尤人。这怎么能解决问题呢?应该具备许三多式的招牌微笑,笑对问题、笑对挫折、笑对误解,甚至笑对讥讽和鄙视,而把全部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多一点勤奋,少一点懒惰;多一点奉献,少一点自私”或许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通向成才之路的捷径。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但这门科学不是刻板教条的,是最具有人情味的,最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的人是不混日子的人,是能挺得住的人,是能把每件小事都做好的人。成功就是把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地去做。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这个时代,人们都想成才,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也是如此。但是成才不成才却完全在于自己能不能用一颗“平常心”来干好身边的每一件事情,也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

  2.善待“绩效较差”员工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要义

  《士兵突击》在“无美女、无明星、无恋情”的“三无”情况下取得了出人意料的高收视率,就是因为它的精神震撼力猛烈地撞击着人们的心扉,而其中“不抛弃,不放弃”就是这部军旅电视剧的灵魂。

  主人公许三多从一个“猪都被他气死了”的“倒数第一”逐渐成为英勇善战、冲锋陷阵的“老A兵王”。当人们津津乐道于这个一口气连翻了333个回转的“傻根”时,不得不佩服对他倾注心血全力培养的老班长——史今。因为曾在许三多父亲面前承诺过“一年之内把许三多培养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史今力排众议将这个“一根筋”保留了下来,将这个抡铁锤砸了自己手的“龟儿子”保护了起来。他以宽容和鼓励使许三多终于开窍,创造了一系列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史今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那就是“不抛弃,不放弃”,而这六个字正是钢七连的连训,是每个士兵在入伍仪式上必须大声复颂的连队精神。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中,恰恰暴露出人们在这六字上的缺陷。一些领导者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绩效较差”的员工身上,很少花气力去鼓励和鞭策这些“弱者”。如目前大张旗鼓开展的“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乃至于员工的职位升迁,一般基于员工以往的业绩,是一种“表彰先进,惩罚后进”的管理模式。如此一来,许三多式的“绩效较差”员工很容易被边缘化,更不用说重用了。至于若干年前的“末位淘汰”,更是使“绩效较差”员工的生活蒙上一辈子也挥之不去的阴影。于是就出现了“好员工越来越好,差员工越来越差”的局面,亦或出现“20%的高绩效员工创造出80%的利润”的极端失衡现象。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