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常常会感叹道:招聘的工作实在不好做。用人部门的管理者往往抱着这样的观念:招到人是HR的本分,招不到人是HR的问题。
事实上,这个代表着一批负责招聘工作的HR的心声。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是世界500强企业,招聘工作往往也是HR部门在独自忙碌。HR要为招聘的成败负全责?看起来合理,实则却是本末倒置。HR作为专业人士,有保证用人部门有人可用的责任。但真正要用人的是用人部门自己,对于岗位需求、用人标准用人部门把握得更加准确,从这个角度来说招聘绝不仅仅是HR的责任。
那么如何让HR成为一名招聘管家?企业用人需要具备前瞻性。能够慧眼识别现在暂时不需要,但是未来可能会需要的人才,预见企业的发展,同时预见人才的成长。对于潜质很好,但是当前经验和能力一般的人,是纳入旗下自己培养还是暂时舍弃,让他在别的企业锻炼两年再挖过来,需要很好地进行平衡、取舍。
此外,有统一的评价条目。当企业想要在成千上万的候选人中找到记忆中的那个人时,统一的格式和筛选条件会变得很好用。当然如果你的企业有信息系统,那么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外部候选人的信息进行筛选。招聘过程结束后,很多企业缺乏有效整理简历的习惯,不合适的简历很多就被封存甚至是丢掉了。用系统可以保证信息永久保存并随时调用。
最后,让外部候选人了解公司的重要动态,让他们成为被营销的群体,当企业再次邀请其加入时,候选人对企业已经有了非常充分的了解,一切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招聘专员须知的工作技巧
一、筛选简历(主动搜索简历)
在进入面试环节之前,招聘专员的任务就是获得合适的简历。筛选简历,关键依据就是匹配程度。业务不熟练时,可对照每个职位的招聘要求;业务熟练时,招聘要求自然熟记于心。
一般来说,看简历,应选择快速浏览的方式。先看专业学的是什么,是否匹配;再看工作经历,做过什么,是否匹配。简历多的时候,标准要严格;简历少的时候,标准可放宽。
简历可能是有水分的,要注意圈出其中的疑点,作为电话面试的问题。如工作断档被掩饰了;职位、工作责任被放大了;离职原因被美化了;工作经历被删除或隐蔽了……都有可能出现。有经验的招聘专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看到疑点,就会产生直觉。
(一)网络招聘:主动搜索简历的必要性
招聘专员与求职者的关系比较微妙。公司在招聘网站发布招聘信息,求职者投递简历,招聘专员查看筛选,这种情况会让招聘专员产生一种求职者有求于自己的错觉。
有的公司有时不舍得花钱,在招聘网站投放的招聘广告不显眼,导致投递简历不多。这时候怎么办?等待是不可取的,招聘专员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就是主动搜索简历。这时候,招聘专员与求职者的关系,就变成了:我求你。
因此,有些招聘专员或主管不喜欢这样做。他的理由可能是:主动搜索简历,要费很多口舌,有些求职者很拽(因为是你主动找我的)。这与猎头打电话或发邮件给候选人,候选人立马觉得自己的地位攀升了类似。但猎头是中介方,HR代表公司,与求职者是甲方乙方的关系。
在这里,我特意点出这种心态,希望招聘专员要克服、调整。其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招聘主管、人力资源部经理也会要求你这么做。因为他们需要承担用人部门、公司下达的压力。所以,主动搜索简历是招聘专员必须掌握的技巧。
(二)主动搜索简历的技巧和心理预期
主动搜索简历的技巧,关键在于关键词的输入。包括职位、专业、学历、薪资期望、工作地点、简历最新更新等单独或组合的设置。条件设置少,筛选的简历就多;条件设置多,筛选的简历就少。可以多试试,才有感觉。比如:将“简历最近一周更新、自动化专业、本科、自控工程师、杭州、3000-4000元/月”设置为关键词,看看有多少简历?
如果筛选的简历要求薪资高,而公司对学历要求可以放低,可将“本科”设置为“大专”,其他条件不变,看看有多少简历?如果最近一周更新的合适简历不多,就选择更新一个月内,甚至两个月内,看看有多少简历?
筛选简历有时不在工作时间完成,因为白天的杂事比较多,经常被打断,为了完成工作,招聘专员不得不在业余时间,如晚上或周末自己加班。这个搜索的过程,会带来兴奋感,如发现很多简历,下载后,以电话或邮件的方式,提交给直接主管;也会带来沮丧感,花费了很多时间,设置多种条件,合适简历却很少,没法提交给直接主管,或者简历虽不少,但电话打过去,很多人处于在职状态、离职意向不强。可能由于本公司影响力小、薪资低,人家不理你。对于这些,招聘专员都要有心理预期。
二、面试应聘登记表加一句话的必要性
应聘人员应先填写应聘登记表,见表3.9。
注:本人保证以上信息真实,否则自愿承担责任。签名:年月日
由于劳动法是保护员工的,企业在处理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时,需要企业举证。除了员工奖惩条例等制度和程序,在应聘登记表末加了上述这句话,对企业有利。
三、面试题目选取
组织面试时,面试维度及面试评分可参考表3.10。
该表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基本条件、资料证件、语言表达能力、仪表举止、精神面貌。然后,确定多个评价项目及对应的评价要点、参考题目:反应应变能力、工作经历、专业背景与招聘岗位的适配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综合分析能力、团队精神。
(一)表3.10:评分参考
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年龄、学历、专业等条件是否基本与招聘条件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