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网>主页 > 黑板报 > 元旦黑板报 > 迎元旦黑板报

迎元旦黑板报

发布时间:2017-02-26来源:黑板报大全

  2016迎元旦黑板报内容:迎接元旦

  旧的一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了。真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啊!在过去的一年里,时间就像一条记忆的长河,匆匆地、悄悄地流过,眨眼间,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过去的一年里,让我感到时间的宝贵,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的离我们远去,假如我们不把它珍惜,就会让它白白的浪费。那我们也会白白的浪费我们的青春年少,将来会一事无成的。

  亲爱的朋友!敬爱的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时间。时间不等人,我们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我们无限的知识海洋里面,让我们学到许多知识,将来成为金子,闪闪发光。让我们长大成人以后觉得我们没有白白浪费青春,能够用我们学到的知识为祖国添砖加瓦。让我们觉得心中坦荡荡,对得起祖国对我们的厚爱,对的起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对得起父母对我们的期望。

  记不起每年的元旦是怎么度过的,过去那些有着特殊意义却又平凡的日子,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学到了许多知识。在元旦把我们带去的下一年里,应该更加努力,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迎接未来世界。

  在党的奔小康的好政策引领下,人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因此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长大了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多出一分力。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悄悄地从人们身边流过。不知不觉中,一个值得回忆的20XX年匆匆地走了,迎来了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我们的又一段旅程。

  旧的一年里,甲流悄悄来临,使中国——甚至全世界都震撼起来!小小的病毒,带给人的危害是极大的。但我们作为中华人——龙的传人更应该顽强与病毒这个魔兽作斗争,让我们在新的一年里,把甲流病毒彻底消灭,让健康之花绽放得更加美丽、更加芳香、更加迷人吧!

  我们即将告别20XX年,即将迎来元旦,即将跨入新的一年。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也许我会在这条起跑线上跌倒,但我会顽强地站起来,顽强地面向挑战,顽强的面对学习的重重困难,努力拼搏,向各种各样的困难挑战。我在学习上经常粗心,还有一些贪玩,这两个毛病,我就是难以克服。在元旦给我带来的下一年里,我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我要改掉粗心贪玩,它们是我的敌人,我要彻底把它们消灭。我还要丰富课外知识,让我成为一个有理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小学生。

  我坚信,只要付出努力!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努力吧!新的任务在等着我们!奋斗吧!未来的光明大道在等着我们!

  元旦的起源

  古代中国的元旦日,并非如今通用的“格列历”——公历的1月1日。从殷代定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岁首,到汉代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曾有多次反反复复的改变。到民国时孙中山于1912年1月初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顺农时”、“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改公历1月1日称为岁首“新年”,但仍称“元旦”。直到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统一使用“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将公历1月1日规定为元旦节,并决定全国在此节放假一天。同时为区别农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前后,因此改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元旦”的“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元旦一词最早始于三皇五帝,唐房玄龄等人写的《晋书》上载:“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即把正月称为元,初一为旦。南朝梁人兰子云的《介雅》诗也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还有个传说,是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在民国以后虽然定1月1日为新年,当时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认,仍延承古时旧习以农历初一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与民间均没有什么欢庆活动。解放后将1月1日岁首改称为“元旦”节后,政府仍按照几千年来使用的农历历法按农时节令,在立春前后冬闲时期的“春节”放假三天,民间办“庙会”等欢庆,传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历史演变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 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庆贺新年的开始,欢度元旦可说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普遍习俗。

  在我国,还列入了法定假日。我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采用公历纪年法,把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称作“元旦”。

  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位置不同,各国的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的日期也有不同。如大洋洲的岛国汤加位于日界线的西侧,它是世界上最先开始的一天的地方,也是最先庆祝元旦的国家。而位于日界线东侧的西萨摩亚则是世界上最迟开始新的一天的地方。按公历计,我国是世界上第12个开始新年的国家。

  发展历史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三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含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国以前,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历史上,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

  夏代为正月初一(夏历1月1日)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周代为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秦王朝时期为十月初一(10月1日)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创立了“太初历”,定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自此我国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们家喻户晓的新年“元旦”节日。

栏目推荐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