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学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出版和文博等单位从事艺术设计学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分设视觉传达设计、包装装潢设计、环境艺术、视频动画、染织服装等设计5个专业方向。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1

  情感元素在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呈现

  摘要:知识时代背景下,艺术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绘画艺术与艺术设计在现代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毫无疑问是现代艺术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绘画艺术。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琴棋书画”之说,绘画艺术一直以来都十分受到欢迎。绘画艺术之所以能够如此受到欢迎,和绘画艺术的艺术特性有着直接关系。绘画艺术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不仅能够给受众视觉冲击,更能够利用画面营造气氛,引发受众内心的震撼与共鸣。而绘画艺术表现力的营造离不开对情感元素的运用,绘画是一种能够抒发情感的艺术。本文将针对情感元素在绘画艺术创作及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呈现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艺术;情感元素;融入与呈现

  绘画艺术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新时代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思想和审美都发生极大转变,绘画艺术风格与形式越来越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对情感元素的呈现始终未变,不论古代绘画作品,还是现代绘画作品都运用了大量情感元素,画家们在作品中投入情感,通过对色彩、线条的运用表现情感,通过各种表现方式将情感元素展现给受众。不同性格的艺术家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对情感元素运用的方式也会不同,所以才会有“画如其人”的俗语。另外,现代艺术设计也重视对情感元素的运用与呈现。情感元素在绘画艺术创作及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呈现值得研究

  一、绘画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

  (一)绘画艺术创作

  绘画艺术创作是忠实于客观物象,对客观物象采用高度概括与提炼具象图形设计的一种表现形式1。绘画艺术作品具有鲜明形象特征,是对现实对象的浓缩与精炼、概括与简化。绘画艺术创作通常以图形化的方式组织处理描绘对象,以抓住对象精神气质,强化形象形态特征,对其进行表现,是一种单纯、鲜明的艺术表现方式2。绘画艺术创作的图形表现方式较为自由,充满个性,通常立足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时代,但同时也注重思想的解决,想象的发挥3。绘画艺术作品是最打动人心的艺术创作形式,但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往往是那些最平凡,与生活最贴近的事物。对生活感悟越深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越能感动受众。绘画艺术创作不仅属于艺术行为,更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在表现艺术的同时,还能够传达人的情感,洗涤人的灵魂。情感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是绘画艺术创作的关键,是艺术作品必须具备的价值。一副优秀的绘画艺术作品,代表艺术,代表时代,代表作者,同时还代表着情感4。翻看名师大家的作品,无不感受到作品艺术魅力中蕴含的情感。绘画艺术创作要诠释生活,表现内心真实感受,发挥想象,才能获得成功。例如,罗中立的《父亲》,刻画了一个农民形象,紧贴时代与生活,反映出了一个时代,反映出了当时中国基本国情和一个普通劳苦大众,他用绘画创作语言记录了这一时代发生的事,将自身情感融入画面,用情感元素表现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生活的感悟。“以人为本”是绘画艺术创作的永恒主题,从古今中外绘画历史来看,都在贯彻人本艺术思想理论。

  (二)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目前仍属于边缘学科,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有别于传统艺术门类,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学科,涉及内容和范围非常广泛,其审美标准也会随着影响因素变化而产生变化,其中较为重要得的影响因素是文化与社会环境5。艺术设计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用于日常生活相关事物的设计中,使之在具有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审美功能。简言之艺术设计是一种为人服务的设计行为,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的完美结合。艺术设计通过对艺术设计理论思维、造型艺术、设计原理的运用进行设计,来满足人们物质上、精神上的需求。设计中十分注重设计的生活性和实际性。艺术设计的最大特点是服务性,它不同于传统艺术那般可以异想天开,艺术设计中的设计关键在于为人类提供服务,满足人们需求,追求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品有着本质区别。传统艺术品完全可以凭借灵感,凭空创作,而艺术设计则需要严谨的科学精神,设计师要对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考虑,调查自身设计观点与科学观点间的关系,追求艺术与生活需求的妥协,所以艺术设计作品没有绝对的艺术理想,往往是用体验和感受去征服受众6。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艺术设计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追求越来越高,对艺术设计作品带来的情感体验越来越重视,所以越来越多的艺术设计作品开始重视设计中情感元素的融入与呈现。

  二、情感元素在绘画艺术创作及艺术设计中的融入与呈现

  情感属于心理学范畴,是人态度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的一种比较复杂且稳定的生理体验,主要包括:道德情感和价值感两大方面。具体表现为:美感、喜欢、幸福、仇恨、爱情等等。梁启超曾在文章中提到“天下最神圣的莫过于情感”,情感是人心理变化的主要诱因,对人类行为起着决定性作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决定行为,影响着人的审美和个体感受,现代艺术中几乎都融入了大量情感元素,通过对色彩、材质、点、线、面等元素的组合,构建情感元素,从而对人的视觉、触觉、听觉产生影响,使其产生联想,引发情感共鸣,达到人与物心理沟通的目的,进行艺术表达,让作品带出情感,拉近人与艺术间的关系。艺术作品中情感运用非常重要,情感元素是增强艺术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手段,能以非同一般的情感力量,诱发受众情感,使其沉着于艺术作品带来的欢快愉悦之中,对作品产生认同感。没有情感元素的绘画艺术作品或艺术设计作品就没有情感的注入,所以难以激起他人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艺术没有灵魂,只是僵死的概念。不论是绘画艺术作品,还是艺术设计都要“以形感人、以情动人”,融入情感元素,给予受众视觉刺激,才能获得成功,得到良好的艺术效果,使受众产生兴趣。因此,设计师要加强对情感元素的运用,注重情感元素的呈现,将自身感情融入作品。很多享誉盛名艺术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艺术手法的精妙,更因为它融入了大量情感设计手法,十分注重情感表现,所以才深入人心,因此才能够在艺术上和商业上都取得好的成绩。例如,著名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绘的丽莎乔宫多的肖像画《蒙娜丽莎》,被人们称为“蒙娜丽莎的微笑”。该作品的成功就在于画中人物的微笑,这一微笑赋予了人物“人情味”,使整幅作品有了生命和灵魂。画中人物姿态优雅,笑容微妙,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使得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美术家们称为“神秘的微笑”。画中的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光线变化下,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有明显差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蒙娜丽莎的微笑包含的内容及比例:高兴83%,厌恶9%,恐惧6%,愤怒2%。毫无疑问情感元素已成为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艺术家们通过对情感元素的运用,满足受众情感需求,使受众心理得到满足感和认同感。这些情感元素能够勾起受众联想和回忆,不同情感元素的运用产生的艺术效果不同。例如,在艺术设计中一些柔软材质的运用,能够给人一种亲切感,所以这种设计情感定位倾向女性和小孩。此外,艺术设计和绘画艺术创作中色彩情感也是非常重要的情感元素,色彩给予受众的视觉冲击和情感感受最明显,不同色彩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不同。例如,黑色代表着愤怒、害怕、复仇等;白色代表着安静、祥和、平静,能够使人联想到天空、白云;红色则让人觉得热血、温暖、火热,所以色彩是现代艺术中唤起受众情感的主要情感元素。一些色彩独特的作品往往会使人眼前一亮,使主题更鲜明,有效吸引受众,刺激受众感官。例如,hellokitty色彩设计中多以粉色为主,而粉色在人们情感中是“可爱”和“萌”的代表,这种设计思路使情感与色彩完美融合,将情感元素呈现给了人们。因此,当人们看到艺术作品色彩时,内心情感和幻想便会被唤起。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精神享受和情感需求,所以人们更加看重艺术作品的情感价值。然而,目前很多绘画作品和艺术设计作品往往缺乏对情感元素的运用与呈现,艺术风格千篇一律,相互复制、相互抄袭,很多作品已丧失艺术特色,无法反应作品情感内涵,受众也无法感受到作品所传达出的情感。想要提高绘画作品及艺术设计作品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就必须提升作品情感价值。通过正文的分析不难看出,情感元素在现代艺术领域中的重要性。绘画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有着很多共性,想要创作出优质的艺术作品,离不开对情感元素的运用。缺乏情感元素的艺术,往往是空洞无神,难以获得受众认同,艺术价值受到局限。绘画艺术创作与艺术设计想要获得成功应积极融入情感元素。

  注释:

  1.王丽君.花山岩画艺术在现代绘画艺术中的视觉表达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xx(11):119-124.

  2.王娅楠.抽象元素在现当代中国画艺术语言中的演变与发展[D].山东理工大学,20xx(14):132-136.

  3.王艳,王国.中国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xx(7):119-126.

  4.李晶.物性与神思的遇合—综合绘画材料的拓展与艺术呈现[D].东北师范大学,20xx(12):103-104.

  5.蔡佐嘉,王希林.“虚实相生”的水墨意境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xx(06):112-115.

  6.杨晶,韩庆祥.现代绘画的“错觉”形式对现代设计的影响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xx(04):128-131.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2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增长,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有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高校作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聚集地,在人才培养上承担着重要的责任。目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依然有较大的发展差距,艺术设计专业存在教学资源匮乏、课程设计落后、专业建设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总体专业水平,学生所学习的设计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导致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发展受限。因此,加强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法创新研究十分必要。

  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生源质量水平不佳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大招生,在社会需求和经济因素的驱使下,各个高校开始争相开设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1],生源的总体质量不高。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对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着一定误区,高考中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文化成绩要求较低,多数学生是在文化课成绩不佳的情况下才被动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导致多数学生并非因为热爱而选择艺术设计专业,而是将其作为高考的一种捷径。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人文水平等有着一定的要求,只有较高的综合人文知识,才能有创新思维,才能将知识转化为创作的动力。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学生即没有对艺术设计学科深层次的了解,也没有对艺术设计的热爱,仅仅为了取得本科证书,导致艺术设计教育工作难以深入开展。

  (二)师资能力以及课程建设不强

  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要求较高的科目,其学习要求有较高的综合性人文知识。但是目前部分高校仍然未重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性知识培养,虽然已经设置了艺术设计与技术类课程的结合建设,但是课程配套缺乏一定的科学性[2],导致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后依然无法创作出较高质量的作品。部分高校没有根据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专业内容体系的变革,导致教学质量水平的不断下降,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另外,高校的艺术设计课程属于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科目,但是师资普遍实践能力水平不高,专业教学缺乏社会实战经验,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敏锐度不高,导致教学水平与效果受限。因此,在高校教育中,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是否切合社会实际需求,不同科目课程的衔接是否顺畅,课程的进度安排是否合理等都是教育工作者在课程安排上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教育资源上,我国教育相关机构建设尚不完善,真正的高水平艺术设计工作者还相对缺乏。

  (三)艺术设计教学方式的落后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中,教学实践的缺失,以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的脱节[3],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整合与实际运用能力,导致在毕业之后实际设计水平和创新意识缺乏,使其所设计的作品水平不高,这是高校设计专业教育中存在的一个严峻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被运用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中,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教学内容的实践训练与评价。部分高校虽然设置了艺术设计实践课程,但是较多选择虚拟命题进行模拟设计,这种空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低下,在毕业之后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角色,又需要花费物力、精力重新学习与培养,导致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性教学方法

  (一)情景性与实践性结合的教学模式

  高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应当实施情景化的授课模式,根据市场对设计的需求,在教学工作中有目的设置项目设计相关的训练,提升学生设计的实战能力水平,使高校学生能够在情景化教学过程中感受到设计的实践性,使教学过程在内容与形式上能够呈现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丰富、多样的状态。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中:1。化静为动,建立开放式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时间、内容固定,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只以完成课堂教学知识点为目的,在课堂结束后,学生一般不会自主地选择外界知识的获取,导致知识拓展、交换受限。因此,高校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开放性、自由化、全方位的教学课堂模式,不规定明确的课堂起点与终点,跟踪市场应用,拓展课程教学知识面,让学生始终保持与市场、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促进课堂的开放化水平。2。化点为线,重视过程的发展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学生设计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过程中,还需要打破孤立课程的壁垒,将重点放在各课程设计实践中的关联应用上,促进知识点的有效串联,将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出来,重视学生对艺术设计活动中知识的应用经验获取,使教学内容由点到线形成知识体系,从单一课程的考查转变到艺术设计整体知识面的全过程考查上来。3。化分为和,打破专业界限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需要较高的综合人文知识基础。因此一个高素质的设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完整的设计知识体系以及设计实践能力,还需要对其他综合性学科的知识都有一定掌握。高校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来打破各个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人文、历史、环境、技术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同时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要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多交流、多协作,通过教学及交流,做到专业知识的互补。

  (二)“一体三维”的教学内容创新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价值需要通过课程内容进行展现。学校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变革,使其满足社会发展与市场的实际需求,构建“一体三维”的教学模式,“一体”是以高校为主体的专业性知识教学,“三维”则指的是设计比赛、企业需求与科研项目的结合实施[4]。在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学中应当以创新性设计思维和实践性专业训练为一体,包括设计的专业技能层次深入、设计思维的创新以及相关设计职业性培训,从而促使学生获取更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即达到专业设计师的水平与标准,使其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知识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一体”的构建是以“三维”进行教学过程贯穿的,与传统艺术教育中的知识学习有所不同,需要通过“三维”进行教学活动拓展,“一体”是为“三维”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一体”与“三维”相辅相成,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为高校艺术设计的学生创造一个稳定、科学的教育平台。通过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与企业实践、能力竞赛结合的培养模式,能够促进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与教师知识获取能力的共同提高,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使学生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加强。

  (三)重视课堂的组织与讨论环节

  高校在进行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活跃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发表意见,促进同学之间的思维交流与知识探讨,使学生在自我想法的讲解时,对其他学生产生启发与感染,发挥设计专业中的集体思维的优势,针对同一设计方案进行不同学生不同意见的讲解,从而促进设计整体方案完善与设计知识应用范围拓宽,提升设计作品中的艺术含量,促进优秀设计作品的出现,促进教学效果的良好实现。

  (四)新模式下的教师优化升级

  在以上所述的变革中,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更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与互动关系,在这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关系中,教师的职能并未被削弱,反而对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新型教育模式需要教师由学习管理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高校的艺术设计学习中,教师的主要职能体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上,教师对于学生来讲,并不仅仅看学生对专业性知识的掌握,还需要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层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接受与充分理解学生的不同思维,并高屋建瓴的引导学生,推动其学习层次与学习过程的发展。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工作中,教师的角色是多重化的,其即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又可以是一种资源的顾问[5],但是根本角色还在于“导”,即体现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其次,教师需要由知识传播者转变为能力的开发者,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学生创新性思维和综合能力的构建,因此,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持续发展,拥有乐观且积极的态度,充分尊重且欣赏学生在设计中的天性和创新,坚信学生都是艺术的创造者,要通过引导充分开发与唤醒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够提升在艺术创新中的自信[6]。同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还要加强教师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保证专业教育正常化运行的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进步创造一个平等的锻炼平台[7]。教师还需要不断地通过艺术实践进行自我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也需要对自我知识体系进行再学习与再开发。高校应当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将人才的激励与合作进行有效结合,充分带动并培养创新型师资人才,促进教师结构的不断优化,为发展“双师型”教师提供坚实有力的平台。

  结束语

  高校在艺术设计教育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对创新教学理念的改革,提升教育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转变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师资队伍的不断改革与课程体系建设,结合专业实践,培养出高层次与高水平的专业性设计人才。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3

  前言……1

  第1章 别墅设计的解释以及含义……1

  1.1别墅设计的解释……1

  1.2别墅的设计的含义……2

  第2章室内外空间的概要以及过度……2

  2.1室内环境空间的概要……2

  2.2室内环境空间的过度……2

  第3章别墅室内设计原则……3

  3.1别墅室内设计要素……3

  3.1.1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3

  3.1.2室内界面处理以及照明……4

  3.2别墅室内设计的基本要求……4

  第4章别墅空间的分析以及功能运用……5

  4.1客厅……5

  4.2主卧……5

  4.3娱乐以及休息区 ……6

  4.4厨房和餐厅 ……6

  第5章毕业设计方案……7

  5.1设计方案的依据……7

  5.2设计方案的基本构思……7

  结论……7

  谢辞……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