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报告

求职报告是求职者写给用人单位的信,目的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相信自己、录用自己,一封好的求职报告,可以大大提升你找到工作的概率。

求职报告1

  现在我是没有单位的人了,是我把我的单位给炒了。我自认为我是个人才,所以毛遂自荐,向社会求职。我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我的学历很高。现在各单位招聘人才都十分重视学历,这是社会重视学问的表现。我的学历是研究生毕业,拥有硕士学位。我原来是小学毕业,我想,小学毕业哪能适应这个社会呢?现在就是去一个单位守大门,也至少要大专学历。有的单位更是明确规定,没有本科学历,休想进来。针对这种严峻形势,我采取了果断措施。现在是市场经济,文凭有市场化的趋势,于是,我花钱念了研究生。尽管我连英文字母都不会写,但校方对我很关怀,让我如期毕业了。通过念研究生,我不但学到了过去不曾学到的知识,还结交了几位学者教授。他们有的看样子很傲气,但经过交往就会知道,只要肯掏钱,人家的态度还是很不错的。这使我对他们的看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收获实在是不小。

  写文件是我的特长。我的原单位是机关,我的看家本事是写文件,原来我每个星期至少要写10份文件。我写文件上了瘾,就是“五一”、“十一”放长假,我在家也呆不住,非得到单位写文件不可。文件是个神奇的东西,我在文件上如何写,基层就得咋办。谁不执行,那好,我就罚你款。罚款这东西是一门学问,比如,按文件规定对某单位罚款的金额是500元,那么我就罚300元,被罚单位挨着罚款还得感激我,又请我吃又请我玩,好爽呀!所以,我认为,我这个本事还会派上更大的用场。

  我的另一个本事是能喝酒。喝酒的学问可大了,你一顿可以喝下去2斤60度的白酒,那不能算能喝。真正的能喝是酒要喝得多,话还要说得好,感情要能够加深。比如,陪一个客人喝酒,你让人家喝到位是最基本的,但让人家高兴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拍马屁的过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了。拍马屁的学问可大了,你看过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吗?纪晓岚学问大不大?但他也得让着和珅。和珅会什么?会拍马屁。把皇上拍得心满意足,他就会授给你大权。拍马屁可是大学问,我的本事在于:在酒桌上,白酒、啤酒、红酒样样能喝,而且会在酒桌上作拍马文章若干,让客人不但享受到美味,而且享受到美言,两全齐美,保证让他满意。

  打麻将是一门学问,我对打麻将进行了深入研究。我认为,打麻将的水平在于输,不在于赢。你打麻将赢说明你是一个赌徒,没有多大的出息。我打麻将专门研究如何输。在陪上级领导或贵客打麻将时,我会做到只输不赢,旁观者看不出怎么回事,但领导、贵客却知道我的“苦心”。在麻将桌上我输了,但我为自己、为单位赢得了更多的好处。这就是打麻将的妙处。所以,一般的单位不但需要会喝酒的人才,也需要会打麻将的高手。我不是说我在这方面如何高明,只是说我有一点点体会而已。当然比我高明的人比比皆是,我是不敢夸海口的。

  我最大的优点是听话。你让我向东我决不向西,你让我打狗我决不撵鸡。我的座右铭是:领导永远是对的。我认为,领导就是我的上帝,我对领导要给予百分之三百的尊敬。我会做到:领导的难处就是我的难处,领导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领导让我冲锋陷阵,我决不会有半点迟疑。我会想领导所想,急领导所急,需领导所需,全心全意为领导服务。领导有了错误我会主动承担,不让领导为难;领导有什么秘密我会守口如瓶,决不向外传播。当有了成绩的时候,我会先想到领导,说是在领导的关怀与帮助下取得的。我想,当一个小卒应该如此。

  以上是我的一些基本情况,有意聘请本人者,可以面谈。老A牛年马月鼠日。

求职报告2

  一、应届生平均求职时长为3个月

  据了解,本次报告取样了4747位应届毕业生,《报告》显示,从秋招到毕业,54.12%的应届生在1~3个月内找到了工作,有9.08%的受访学生至今仍未找到工作。

  在应届生求职过程中,参加宣讲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件事。46.51%的应届生表示参加过6~10场宣讲会,21.02%的应届生参加宣讲会的数量在11场以上。随着互联网的便捷高效,参加线上宣讲会也成了不少应届毕业生的选择。《报告》显示,比起线下宣讲会,82.3%的应届生更愿意参加线上的宣讲会。

  在应届生求职期间投递简历的数量方面,49.08%的学生投递简历数量在10~30份之间,21.91%的学生投递了30~50份简历才找到工作。

  在面试次数上,45.88%的应届生求职期间共参加了6~15次面试,25.05%的学生参加的面试次数在15次以上。

  二、求职置装费平均1300~1500元

  考虑到求职需要职业化的观点,不少人都会因为面试去准备职场着装。在求职置装成本上,应届生的平均花费为1300元左右,一般以春秋季节的职场套装为主。并且,男生在置装上的平均成本要比女生高出200元左右。

  对于同城的面试机会,地铁公交仍是大部分人去面试的首选。随着共享单车的风行,17.7%的应届生也会选择骑共享单车去面试,22.69%的应届生会选择通过出租车/滴滴去参加面试。而每参加一次面试路费的平均成本为10元。

求职报告3

  一过年,马上就迎来招聘的高峰,大学毕业生招聘进入中盘,打工族也开始猎食;在搭上开往春天地铁的求职班车上,“求职安全系数”又会怎么样呢?

  日前,前程无忧对“求职安全系数”进行了投票调查,共有1064人完成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占59.45%,女性受访者占40.55%;大专学历的为30.01%,本科学历的为37.06%;拥有2~5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占59.45%;29.63%的受访者就职于欧美企业,还有25.12%的受访者就职于民企和私企。

  最信赖大型专业招聘媒体

  受访者最信赖的招聘渠道依次为:大型专业招聘媒体、公司网站招聘以及招聘会。在补充回答里,受访者认为“亲友推荐”最值得信赖且最为有效;而对于积累了一定工作经验的受访者而言,“有名有姓”的猎头公司是很好的渠道;应届生则青睐于学校推荐或者校园宣讲会。在调查中,还发现女性受访者比男性受访者更青睐于大型专业招聘媒体和行业分类招聘媒体,男性受访者对于招聘会的信赖程度要高出女性受访者3个百分点。

  从地区来看,表示最信赖大型招聘媒体的深圳地区受访者居各地之首,而深圳地区和江浙两省的受访者同时表示,除大型招聘媒体外,公司网站招聘形式也是他们非常信赖的招聘渠道。招聘会这个形式最受江浙两省和北京受访者的欢迎,深圳求职者对于招聘会的态度则较冷淡。从行业来看,加工及制造业的受访者对大型专业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超过其他行业;电子技术业、金融业的受访者对招聘会的信赖程度超过平均值逾10个百分点; 咨询业和广告业的受访者更青睐公司网站招聘的方式;而生物/制药/保健/医药业和建筑/设计/装潢业等专业性较强的受访者对行业分类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要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从工作年限来看,应届毕业生和有1~2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对招聘会的信赖度较高,拥有5~10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对大型专业招聘媒体的信赖度超出平均值近15个百分点,此外,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在补充回答中纷纷表示信赖猎头公司,愿意把相关的应聘事务交给信得过的猎头公司全程打理。

  缺乏“专业”保护意识

  大部分受访者在求职时不乏自我保护意识。8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在应聘前会利用网络,搜寻应聘公司的相关信息,更有3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还会亲自去应聘公司实地考察环境;亲朋好友绝对是值得信赖的“信息源”,3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若身边有“知情人”,会向他们打听应聘公司的信息;也有一小部分受访者会采用“直接手段”,打试探电话去应聘公司。然而当询问到在应聘前是否会去了解相关的劳动法条例时,很少有受访者表示会采用如此 “专业性”的手段。也有应聘者表示,自己若是通过猎头公司找工作的,则把“安全防范”也交给猎头公司去把关了。

  “安全防范措施”,由于女性沟通能力较强,因此不少女性受访者表示会采用打电话的方式“试探”应聘公司,而在应聘前会否了解相关劳动法条例这项上,女性受访者的积极性明显要低于男性。虽说女性较男性心细谨慎,但在求职“安全防范措施”上,女性求职者表现得不够积极,专业防范意识也不强。

  如今网络发达,各地求职者都表示在求职前,多会通过网络手段搜寻公司信息。除此之外,上海的受访者在了解相关劳动法条例这项上有很积极的表现,在职场大军中是最具“专业”保护意识的。广州的受访者在采用“实地考察”手段上占各地之首,这是一种很直观的自我保护手段,若觉得招聘信息及公司有蹊跷时,不妨拉上家人或者朋友、同学一起去踩点,一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二来也可以加大保险系数,以防孤身一人落了单。深圳的受访者较青睐通过亲朋好友打听消息,虽说深圳地域面积相对小,人脉关系可能更紧密一些,但遗憾的是,深圳的受访者在“了解相关劳动法规”一项上是各地比率最低的,其实专业手段往往比亲朋关系更有力更安全。

  安全不仅在入职前

  在面试后,受访者了解得最清楚的是公司背景(包括公司规模、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性质等)以及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通过自己的亲身考察,对工作环境也能有个表象了解;工作报酬是个大问题,通过面试了解也会“心里有数”;然而对于公司福利(包括四金、奖金制度、休假问题等),将近4成的受访者表示不甚了解,或者不能逐一了解。

  人力资源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女性求职者在找工作和跳槽时,对于工作环境的敏感度甚至大于对薪资的敏感度,这点也反映在面试过程中。有关数据显示,女性受访者在面试后,对于以上各情况均了解的比例要高于男性受访者,对工作岗位和职责以及工作环境的了解更是超出男性受访者近6个百分点。同样,工作年限越长久的求职者,面试后“心中有谱”的比例也越高。

  入职以后,当然要签订劳动合同,46.0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签的劳动合同包括了“劳动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岗位的明确)、“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和“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各项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一般来说,工作年限越长,必备合同条款越不会随意缺失。不过在这次调查中还是有一半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劳动合同有缺失,缺失项最严重的是“工作内容”和“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包括工作时间)这两项。此外,“劳动报酬”、“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也属于较容易缺失的项目。据上海市劳动争议委员会的统计数据:社会保险、拖欠克扣工资、经济补偿金、辞退和加班工资已是上海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争议焦点。因此,广大求职者在应聘前还是应该了解一下相关劳动法知识,专业而全面地武装自己。

  保护自己 进退两难

  “ 陷阱” 无处不在, 面对求职“ 陷阱”,且看大家会采取何种态度面对: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会“做好充分准备,主动武装自己”;也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采取“临时抱佛脚”,“遇到了再想对策”;还有一成的受访者表示迫于生计问题,急于求得工作,“顾不得危险了”,明知是陷阱,也只能跳了再说,尤其是男性受访者选择这项的比例要高出女性3个百分点。从地区来看,北京和浙江的受访者在这一项上的选择人数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江苏省的受访者虽在采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方式上是各地比例最低的,但在“临时抱佛脚”的比例上却又是各地比例中最高的。在这里我们要提醒求职者的是:“见招拆招”的不安全系数也不小,最保险的做法还是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手段武装自己。从工作年限来看,拥有2至3年工作经验的受访者选择“急于求得工作,顾不得危险”的比例是最高的。工作2至3年的受访者多担心若找工作不顺,会带来自己职业生涯的“断层期”,因此只能铤而走险,出此下策了。一份不安全的工作,一次受伤的求职经历可能比“职业空白期”带来的危害性要大,因此,还请各位求职者善待自己啊!

  值得关注的是,有不少工作经验在8年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少人问津的“一味抱怨,不检讨自己”这一选项。看来有时“经验主义”也会害人,自信经历了职场风雨,大多“陷阱”都逃不过自己的法眼了,然而一旦遇到,却“内伤深重”,所以不由地会把埋怨情绪转化到外界。因此,在求职过程中,不论是初出茅庐的新鲜人还是职场大牛们,都要保持警醒,切莫掉以轻心。

  而万一不幸遭遇了陷阱,38.25%的受访者表示“不知向何处喊冤,只能默默忍受”;27.73%的受访者表示会“诉诸法律,打官司”;20.21%的受访者会“通过网络广告天下”给后来者提个醒;13.82%的受访者将会“求助于电视报纸等媒体”。而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男性受访者的比例要高出女性求职者5个百分点,女性求职者则更多地表示“不知向何处喊冤,只能默默忍受”。

  从地区来看,广州和北京的受访者更信赖媒体的力量,选择“求助于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浙江和上海的受访者则是两极分化——“默默忍受”和“诉诸法律”这两项均高于其他地区;江苏的受访者在各地中是最愿意通过网络,把自己的遭遇广告天下的;深圳的受访者则较信赖法律武器和媒体的力量。

  工作年限越短的受访者,遭遇陷阱后“默默忍受”的人数越多,但“通过网络广而告之”的比例也越多;而工作年限越长的受访者则更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拥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受访者遭遇陷阱后,选择“诉诸法律”的比例要高出平均数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