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民俗文化的论文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素质的普遍提升,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旅游者关注与青睐,而作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分支的民俗文化旅游,也将会成为新一代的大众旅游产品的主流。

  关键词:吉林省;满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xx)01-0026-03

  一、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吉林省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从肃慎经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直到满洲,满族三千年的历史,满族文化为吉林省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现吉林市乌拉街的满族镇,我们能发现许多具备满族建筑特点的历史遗迹和带有其独特民族色彩的生活习俗。此外,吉林省独具特色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还包括满族民俗文化的宝贵遗产——萨满文化,集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典范——长白山文化,以及年代久远的海西女真文化。由此看来,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具有非常广阔的潜在市场。从吉林省内各满族民俗旅游景区开发情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省内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保留得相对完整,具有可观的开发前景与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省内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够全面,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为丰富吉林省旅游产品的种类,满足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推动吉林省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亟待进一步开发。

  二、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满族民俗旅游景观缺乏文化内涵

  以满族发源地的文化背景为例,长白山在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被称为“不咸山”,几经更名,在辽金时期终被定名,女真民族以长白山地区为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据《清实录满洲实录》等多部历史文献记载,三位天女来到长白山一名叫布勒瑚里的湖泊沐浴,有一只神鹊叼来一颗朱果,天女佛库伦得而食之后,生下一子名叫布库里雍顺。布库里雍顺成年后沿江而下,来到长白山东北方向的地方定居。布库里雍顺被视为爱新觉罗氏先祖,满族早期的第一个政权亦由此建立,后世的满族也对长白山表现出无比的尊崇与敬仰。经考据,许多学者和专家认为布勒瑚里即现今长白山园池。然而,诸如此类的文化传说和民俗历史越来越难以被大众知晓,商家将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开发的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商业色彩,削弱了其文化属性。

  (二)民俗旅游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目前,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未得到重视,不只是历史古迹景观的开发不全面,饮食游览购物娱乐方面都缺少深层次的开发。且省内缺乏代表性的满族民俗旅游产品,如拥有悠久历史的满族传统民居、凝聚满族文化的遗址遗迹以及特色饮食等都未得到合理的宣传,各种旅游产品之间的脱节现象尤为严重。

  (三)服务水平和经营能力有待提高

  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管理还不够系统化,特点不够突出。一些满族文化旅游景区景点还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建筑破坏较为严重、旅游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等问题。满族博物馆内的馆藏珍品还有待丰富,接待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来说还难以作为满族文化景观的精华招徕游客。

  (四)缺少民俗旅游开发方面的专业人才

  民俗旅游开发相对自然景观的开发难度较大。因为开发人员不仅需要了解该民族的历史,更需深入学习该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开发人员需要具有较深的专业修养,统筹规划,设计出集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三、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对策

  (一)丰富满族民俗旅游景观的文化内涵

  1.修复历史文物景观中的文化内涵。吉林省内有众多满族民俗旅游村和满族民俗旅游景点,其中翁家大院就是满族民居的代表之一。翁家大院原建筑有老院、清善堂、瓦房、福寿堂、四勿堂五处,其规模大小不一,建筑年代不尽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除了福寿堂保存完好,其余部分都遭到一定程度的损毁。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的首要工作就是保护这些历史文物,按时修缮历史文物能够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以产品的真实和年代的久远吸引更多的旅游消费者。2.弘扬历史遗迹景观中的文化内涵。依托满族的历史文化遗迹,作为满族主要的发祥地之一的叶赫满族镇开发得相对全面。八角时楼是叶赫那拉古城内的代表性建筑,具有极高的观赏及考古价值。就古城的开发现状而言,景区主要以古城的历史文化为卖点进行宣传,并且将古城景区完全划分为“文化区”和“度假区”两个部分,忽略了叶赫那拉古城的现实意义。古时满族信奉天地自然,古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风光肃穆雄峻。如果能在开发的过程中,将满族先民的对自然的信仰和战时满族人民面对压迫的自强精神,融入到历史遗迹景观的文化内涵中,那么古遗迹中的文化区和风景区就能够得到整合,景区对于游客的吸引力也会增强。3.挖掘旅游体验产品中的文化内涵。在以少数民族民俗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种体验式的旅游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满族悠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得以流传,因此吉林省的各满族文化旅游景区需要建设并大力开发民俗体验旅游产品,例如古时的满族人民在山区和雪原等地长期生活,乘坐独木舟、爬犁等传统交通工具往返于山川、平原与河流之间。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满族特有的交通工具,开展滑雪、游湖等活动,让旅游者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满族民俗文化的魅力。

  (二)将民俗旅游业打造成完整的产业链

  1.调整餐饮业,优化产品结构。满族饮食文化也是最具潜力的民俗内容之一。如果将饮食与观光相结合,相比能够得到更好地宣传效果。满族的饮食习俗在该民族的历史条件、生产力和经济水平的变化中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被改进、创新。从人们熟知的火锅、全羊席、萨琪玛、年糕、驴打滚到哈依玛、菠萝叶饼、粘豆包、大小黄米“火勺”等,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满族传统食物,营养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此外,将独具风味的满族特色饮食作为整体的旅游产品对外宣传,即对满族饮食进行深入开发。如满族风情餐,可作为旅游行程中的一部分,让旅游者更加了解满族风味饮食的特色并大饱口福。2.革新住宿业,完善配套设施。联合当地的满族居民,复原传统民居。满族人居室的主要特征是“口袋房,万字炕”。满族人民不但利用火炕取暖,而且在此睡觉休息,进行日常饮食及休闲活动。在寒冷的冬季,温暖独特的火炕能够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此居住。同时,在民居中摆放满族传统手工艺品,提供满族特色饮食,以软环境提升旅游者的住宿体验,从而推广满族文化。3.丰富旅游纪念品种类,提高竞争能力。从满族民俗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水平来看,一些旅游纪念品已经成为能够代表满族文化的名片,如松花湖浪木根雕和奇石、满族手工剪纸、满族枕头顶绣片等等。在保证现已有旅游纪念品的品质基础上,我们还需鼓励开发新兴的旅游纪念品,开拓新的市场。例如第三届满族医药国际论坛的举行,彰显了满族医药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满族医药源自于满族的发祥地——长白山流域,长白山流域一带自古以来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而满药也可以利用其极大的地域优势和开发前景,成为吉林省满族民俗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另一代表性产品。此外,可以将能够代表满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进行细分,在不同类别中重点推广最具代表性和品牌价值的旅游纪念品,使得旅游纪念品更加具有综合竞争力。4.建设娱乐产业平台,打造金牌娱乐项目。作为满族最盛大节日之一的颁金节以及别具风情的长白山国际萨满文化艺术节,多年来吸引了众多民俗旅游爱好者的目光。在文化节举办期间,各景区内会举行满族特色文艺表演,内容丰富的表演活动从各个角度展示了满族的文化,使满族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得到广泛的传播。我们应该在节日庆典活动中能够创造更多的节目形式,借鉴其他地区节日民俗旅游的成功之处,将庆典活动与本地自然景致和人文环境相结合,以品尝满族饮食、大型满族歌舞实景表演等多种形式的娱乐项目吸引旅游者,打造精品娱乐项目,让旅游者体验原汁原味的庆典活动。

  (三)提高民俗旅游接待地区的经营能力与服务水平

  1.提高经营能力,优化管理方法。经开发,伊通满族自治县保留着伊通碑碣戏楼遗址、盛京围场之一的阿木巴克围场、柳条边、伊通满族博物馆和牧情谷风景区等多个满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想要提高此类旅游接待地区的经营能力,就需要对该地区的营运效率进行具体分析。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期望,编制合理的发展战略,以确定旅游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以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制定景区管理方法。在保证盈利的基础上,传播满族民俗文化。2.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民俗旅游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人们对文化旅游的质量要求也普遍提高。在旅游产品的内容和价格等方面相差无几的时候,旅游者往往更倾向于购买具有优质服务质量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接待地区需要提升相关行业服务人员的素质;不断建设维护服务环境;积极创新,随时更新理念和价值;同时要收集旅游者的反馈信息,完善不足,为不同层次的旅游者打造个性化服务,用良好的态度满足旅游者的各项合理需求。

  (四)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经济效益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人才的聚拢有助于提高本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旅游业的工作环境和产业性质而言,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尚不健全,民俗旅游市场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进行指导。企业应培养具备专业素质的员工,以创新型培养理念、多元化培养模式提高其获取知识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个性以适应市场需求,使其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了解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发掘民俗旅游的潜在市场,改进并完善民俗旅游产品存在的不足,为建设一流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综上所述,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资源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目前省内对满族文化旅游的开发程度来讲,要想使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成为独树一帜的特色旅游资源,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长久而深入地开发。对吉林省满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不仅有利于满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发掘、保护和传承,也有利于打造吉林省特色旅游品牌,以满族民俗文化旅游为载体,突出地方特色,从而增强吉林省民俗旅游综合发展实力。

  参考文献:

  [1]金丽.辽宁省满族民俗资源旅游开发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xx,(01).

  [2]葛浩浩,佟金鹤.满族民俗旅游文化开发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3).

民俗文化的论文2

  【摘要】民俗文化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流传,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力量。本文以陕西省民俗文化为研究立足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农村广播的民俗文化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和分析陕西农村广播的民俗文化现状和传播效果,发现其在传播和推广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推广策略,从而为陕西省农村广播民俗文化的市场推广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促进陕西省民俗文化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陕西省;农村广播;民俗文化;传播与推广

  1引言

  民俗是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不断创造、沉淀、流传的生活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流传,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力量。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文化的不断传播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生存环境和空间正在被日益挤压,社会大众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甚至是漠视。现代传媒的普及与发展使得人们每天被各种文化包围,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以网络为首的“快餐文化”被宣传的铺天盖地,人们被一波又一波的“韩流文化”、“好莱坞文化”等华而不实的文化充斥,造成传统的主流价值观逐渐被人们淡忘,民俗文化也就慢慢成为了社会非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民俗文化的传承新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2陕西省民俗文化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陕西农村广播从开播至今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作为全国第一家面向农村和农民的广播平台,定位精准、内容真实丰富和服务性较强,有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同样也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陕西农村广播现阶段在传播和推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频道覆盖率不高

  由于陕西省地理环境的客观影响,造成陕西农村广播900波千赫的发射功率受到了极大限制,目前陕西农村广播的覆盖范围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而陕西南部和北部等大部分地区都无法收到陕西农村广播频道。陕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同时各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必须实现陕西农村广播的大范围覆盖,从而一方面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农业信息;另一方面有利于各地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2.2节目类型和内容单一

  陕西农村广播定位明确,受众人群主要针对农村和农民,但是缺乏对受众群体的进一步细分,忽视了年龄段和性别等因素的考虑,从而导致了陕西农村广播节目类型和内容过于单一。从上述对陕西农村广播民俗节目统计分析可知,陕西农村广播节目类型主要都是农业信息和戏曲类节目,这部分受众群体明显是年龄偏大的中老年农民群众,而无法吸引到年轻一代和女性听众,导致陕西农村广播近年来在受众群体和反馈信息上直线下降。

  2.3医疗广告节目过多

  广告对于任何一种媒介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医疗广告一直是广播节目“特色”之一,陕西农村广播频道也不例外,节目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但是如果在节目中过多地播出广告而占用节目时间,那可能就会适得其反,丧失节目特色。因此,合理、真实和适度地插入广早是广播媒介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原则,一旦失去,将会严重影响到受众群体和自身发展。

  2.4节目播出时间不合理

  陕西农村广播定位农村和农民,而农村人民生活时间安排和城市人群是完全不同的,城市人群收听广播的时间主要是早晨上班和下午下班两个时间段,但是农村人民生活时间上更加贴近自然,讲究日出而作和日落而出。因此,陕西农村广播在播出时间上要更加贴近农村人民的生活习惯。

  3陕西省民俗文化传播与推广策略

  3.1加强受众群体的全面性

  覆盖率低一直是陕西省农村广播急需解决的问题。陕西省地理差距环境大,关中与关外、陕北与陕南,风土人情和农村广播差别很大,如果不能大范围覆盖陕西省农村广播受众群体,势必将会造成有很大一部分群众无法吸收到陕西省农村广播;其次也就造成部分地区的农村广播无法向外传播和推广。因此,加强陕西省农村广播受众群体全面性覆盖是通过各种媒介推广陕西省民俗文化的首要任务。

  3.2注重受众群体的特殊性需求

  民俗文化都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推广与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了其受众群体的特殊性。目前,除了网络传播外,大部分受众群体都集中在广大农村地区。民俗文化在现如今各种文化的冲击下,生存土壤和空间变得越来越小,很多民俗文化,例如:秦腔、剪纸、社火和庙会等,都集中在农村地区。因此,陕西省农村广播定位农村和农民,传播民俗文化,从受众群体和节目特性上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和相得益彰的。只要陕西省农村广播满足农村人民的需求,传播优秀的民俗文化,那么陕西省农村广播一定可以发展。

  3.3搭建农村广播推广互动平台

  搭建农村广播传播与推广的互动平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搭建农村广播传播媒介和受众群体之间的双向关系,二是搭建农村广播传播媒介和农村广播之间的双向关系。搭建农村广播推广媒介和农村广播之间的互动平台主要体现在传播媒介对于农村广播发展态势和变迁的报道。由于传播媒介的能动性,传播媒介在传播农村广播的过程中将会不可避免的直接干预或者影响到农村广播本质的价值观和行为。因此,传播媒介在选择传播和推广方式的时候,可以考虑到受众群体的接受性,从而帮助受众群体从多方面了解到农村广播及其内涵,这样可以创造出农村广播传播交流的可能性。

  3.4增强农村广播传播活力

  现如今,大众媒介对于民俗的传播和推广,一方面很多农村广播得到了大范围和快速传播,帮助农村广播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快速传播也引起了担忧,认为这种快速传播会影响到农村广播的自然发展。在大众媒介的影响,将会使得优秀的农村广播得到更多的认可和传承。此外,通过大众媒介渠道构造全新的农村广播内容,这些全新的农村广播内容通过大众媒介功能去慢慢引导受众群体。因此,大众媒介具有发展和创新农村广播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会帮助农村广播发展,增强农村广播传播的活力,将会促进农村广播更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1]王平.社会转型期陕西民俗文化发展态势研究[J].陕西师范学院学报.20xx,30(6):74-76.

  [2]李莉.陕西省民俗文化农科节目与农民互动作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xx,25(2):67-70.

民俗文化的论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牧对清明节写照。清明时节上上坟,扫扫墓,祭拜已故亲人是中华民族传统习俗。可是,今年清明节不知从哪儿传出了个新“习俗”。

  今日,妈妈下班回家,手里拿了好几瓶桃罐头。我很是疑问。妈妈看到我那样就知道了,将事情原本告诉了我。我也没多想,便向美味桃罐头发起了“进攻”。

  吃过了桃罐头,没有了美食诱惑,我头脑变得冷静下来。我仔细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现在节日,早已在巧手设计师——商人手中变得千疮百孔,面目全非。节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节日了,他们已成为商人们赚钱机会了。

  现在,人们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只为了图个吉利讨个平安而随波逐流,以至于让“久不出户”桃罐头成了家喻户晓“当红明星”。这不禁让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啸引发核电站碘辐射风波,不知从哪儿吹出一股风,让盐身价大涨,名声大亮。一时间,人们抢盐成疯,谣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没过多久,谣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吗!

  在这里,我要劝告大家:不要盲目随波逐流,让人在不经意间赚了一笔。

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差异论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17
【yjbys.com - 论文范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差异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关键词:

  城市民俗、民俗文化、差异、整合

  论文摘要:

  民俗,指一个国家或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文化事象。而民俗以空间观念划分类型可分为“农村民俗”与“城市民俗”,它们作为彼此分离又相联系的文化范畴在日常生活中无形的控制着人们行为,我们从民俗的主要功能出发,分析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的内涵,探究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文化背景以及特征上的差异,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更多因素的出现,城乡民俗文化呈现出整合的趋势。

  民俗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创造并享用的对象,它存在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具有实在的功能,满足着主体的需要。从乡村到市镇、再到都市,是流动、聚集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结果,它们各自的民俗文化形态正是不同空间下主体的阶段性需要的表达。“城市民俗”与“农村民俗”作为民俗空间类型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其研究既是人的研究,也是社会的研究。

  一、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在社会结构上的差异

  不同的社会结构是产生不同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城市民俗文化与农村民俗文化之所以能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质的差异,即在于城市与农村的社会结构带有截然不同的性质。

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

标签:教育学 时间:2021-07-17
【yjbys.com - 教育学】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实施民俗文化大课堂的教育价值与路径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幼儿园应秉持大教育的理念,以大课堂的形式拓展教育内容并创新课程实践模式。幼儿园民俗文化大课堂即是一种基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与实践方式而构建的新型教育组织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个更为开放、多元和真实的学习环境,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种大课堂应依据地方民俗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内容,并注重幼儿在认知、情感、审美、身体、动作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幼儿园既可以在社会民俗文化活动中嵌入此种大课堂,也可以在园内组织专门的民俗文化活动,还可以联合社区和家庭共建民俗文化活动平台,以生活化的方式促进幼儿对民俗文化活动的认识和参与。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活动;园本课程;

  引言:

  学前儿童的学习具有启蒙性,对他们的教育离不开幼儿所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与文化环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一切关于自然、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内容都可成为学习的对象,一切可供自身探究和活动的场所都可成为学习的课堂。[1][2][3][4]幼儿园教育应该秉持大教育的理念,应该通过多元、开放和包容的教育活动来为幼儿构建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并要将课堂从园舍之内扩展到幼儿园之外,以大课堂的形式来拓展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范畴和创新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

浅析民俗文化在《墙头马上》的主要表现优秀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8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民俗文化在我国古典戏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墙头马上》为例,该剧从多个方面反映了元朝时期我国的民俗文化。

  一、语言的民俗化倾向

  《墙头马上》中所运用的俗语和方言比比皆是,具有明显的口语化倾向。《墙头马上》的语言雅俗兼收,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民间俗语和俚语,体现了元杂剧的民俗化的倾向。如 :

  【天下乐】我可便提起东来忘了西,(梅香云)昨日几家来问亲,小姐不语怎么?

  (正旦唱)咱萱堂又虚着面皮,至如个穷人家女孩儿到十六七,或是谁家来问亲,那家来做媒,你教女孩羞答答说甚的?”。

  这里李千金的语言就表现了元代的婚礼民俗风气,无论是贫穷人家的,还是富贵家的女子都得经过说媒,而不能由女孩子当面出来说话。

  《墙头马上》还运用了市井语言,如 :

  【三煞】不肯教“一床锦被权遮盖”,可不道“九里山前大会垓”,绣房里血泊浸尸骸。解下着搂带裙刀,为你逼得我紧也便自伤残害,颠倒把你娘来赖。你则是“拾得孩儿落的摔”,你待致命图财。( 第二折 )

  其中的“一床锦被权遮盖”,“九里山前大会垓”,“拾得孩儿落的摔”均为民俗语言,是元代所通用的市井语。大意分别为“敷衍过去”,“鱼死网破的争斗”,“弄巧成拙”。

  由上可知,白朴的《墙头马上》的杂剧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民俗语言,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社会的一些民俗文化。

  二、戏剧中的民俗文化的意象

  《墙头马上》出现了大量的民俗文化的意象,这就充分地展示了该剧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这些民俗化意象的使用,使该剧的生活气息更加浓烈,从而更加贴近现实和人生。《墙头马上》中的民俗意象,突出地表现为下面几种意象 :

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7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摘要:当前,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深,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日益增多。而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代表,是我国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精髓。为了能够使我国的民俗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进一步加深,就要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进行翻译,从而扩大其在社会上的传播,增大其社会影响力。但就目前以功能理论视角而言,我国在民俗文化翻译方面还存在诸如词汇以及语义方面的翻译难题亟待解决。本文就功能理论视野下得到民俗文化翻译展开研究。

  关键词:关于民俗文化的论文

  一功能理论概述

  基于功能理论视野下的翻译论是在20世纪起源于德国的一种新型的翻译理论观念。它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不能只是注重对原文以及译文两者之间进行文章翻译的评价,而是强调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在对原文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功能翻译理论运用一定的翻译原则对文章进行翻译[1]。这种基于功能理论视角下的翻译方式与传统的那种强调文本等值的翻译原则相较而言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二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文化内涵概述

  民俗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蕴含着那个时代、那个民族下丰富的精神生活以及物质生活状态。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时间方面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是在整个人类演进过程中逐渐积淀而成;基于空间方面的视角而言,民俗文化无论是在当下的现代社会,还是追溯到古代的传统社会,都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产物;再次,从民俗文化关系的视角观察,民俗文化可以说是民间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民俗文化教育人文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10-01
【yjbys.com - 文化艺术】

  一、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茅盾、巴金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古代四大名著等,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事象。在历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都指出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卷第19题:“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二、民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影响

  德国伽达默尔说:“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镜象关系,即语言如同镜子一样,总是可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各种特点,其中包括一个民族在数千年文明史上的各种追求与追求的结果。”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多地呈现“民俗”,呈现群体社会心理,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规范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博大的文化现象入手,去发掘潜藏在方块字背后的审美和诗意价值,无疑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1.从汉语词汇的演变了解民俗文化的演变。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冠”是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冠带”一词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20岁时要行加冠礼,结发加冠以示成年,由这一习俗而产生了“冠礼”一词。

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化研究论述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09-24
【yjbys.com - 文化艺术】

  [论文关键词]云南;民俗文化;研究状况;综述

  [论文摘要]云南是民族文化大省,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俗文化开发的市场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其中从经济学、人类学等方面,对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场化研究状况作了总结,可资参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的便捷和人们生活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民俗文化发生浓厚的兴趣,客观上在促进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将其推向了市场化的境地。与此同时,对以丰富的民俗资源著称的云南进行有关市场化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内容涉及经济学、人类学等多方面,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一、国内的研究状况综述

  (一)文献典籍中的记载

  民俗文化市场化是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国内早期专门研究民俗文化市场化的著作几乎没有,但关注商品市场与民俗文化之间关系的观念中国早已有之。从历史典籍记载进程来看,《庄子·逍遥游》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用“章甫”(帽子)这个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场上无法流通的事例,记载民俗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专栏,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作为该传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产概括为山东、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区,然后结合各地的民俗来阐述当时的商业活动规律,认为古代风土人情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很大。潘雄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经济民俗学或民俗经济学能正式成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这一学科的先驱者应该是中国的司马迁。此后的《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也对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但未见将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叙述的内容。

民俗文化人文教育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09-03
【yjbys.com - 文化艺术】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 思想。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民俗文化人文教育论文 ,欢迎阅读。

  一、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许多课文涉及了民俗文化和民俗事象。如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鲁迅、茅盾、巴金等著名作家的小说、散文、古代四大名著等,记录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俗事象。在历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都指出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卷第19题:“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

  二、民俗文化对人文教育的影响

  德国伽达默尔说:“语言与文化具有一种镜象关系,即语言如同镜子一样,总是可以反映出一种文化的各种特点,其中包括一个民族在数千年文明史上的各种追求与追求的结果。”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更多地呈现“民俗”,呈现群体社会心理,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规范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博大的文化现象入手,去发掘潜藏在方块字背后的审美和诗意价值,无疑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1.从汉语词汇的演变了解民俗文化的演变。纷繁的民俗事项,必然会促进汉语言词汇、词义的丰富与发展。例如:“冠”是最常见的服饰词之一,“冠”指的就是帽。由“冠”衍生出来的词也为数不少,“冠带”一词就是其中之一;我国古代贵族男子因为在20岁时要行加冠礼,结发加冠以示成年,由这一习俗而产生了“冠礼”一词。

民俗文化因素在杜诗中的发生形态论文

标签:文化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16
【yjbys.com - 文化毕业论文】

  民俗文化视角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的一个重要视角。从民俗文化视角探询文艺美学上的许多问题,可以获得对经院哲学、思辨式论证方式研究的补充与突破。但当代人对于文学的民俗学研究视角却表现为一种忽略。本文拟以杜诗为个案,作以尝试。

  一、 民俗文化因素在杜诗中发生的形态

  民俗文化是杜诗创作的重要文学对象。从语料学角度看,其在杜诗中存在的形态大致可归纳为三类。

  1、审美意象形态。所谓审美意象,是“一种由主体感知的语义形象”。这种语义形象“借助于主体的心理与文学语言的具象化功能,而在主体的头脑中呈现”。它“不指涉实在,它是文学语言的指归,又是文学语言创造文学世界的实体和手段”。[1]

  审美意象是民俗文化在杜诗中存在的基本形态。它以写物图貌为其显现的基本途径。

  如龙的意象。龙是中国原始社会形成的一个综合图腾意象。在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饱含民族心理的能指意义。杜甫在其1457首诗中,有80多首诗中以龙为意象塑造文学对象。这个意象出现近100次[2],可见,杜甫十分喜欢以“龙”的意象构建其文学客体。

  诗人以“龙”写音乐之动人是“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渼陂行》)。着一“龙”字,乐之仙韵,宛如耳畔。

  诗人以“龙”写水势是“蛟龙不自谋”(《江涨》);“蛟螭乘九皋”(《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状树木的造形是“偃盖反走虬龙形”(《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白摧朽骨龙虎死”(《戏为韦偃双松图歌》),“虎倒龙颠委榛棘”(《楠树为风雨所拔叹》)。着一“龙”字,整句诗可谓灵气飞动,意蕴盎然。

浅议职校语文课堂的民俗文化教育论文

标签:其他类论文 时间:2020-08-09
【yjbys.com - 其他类论文】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课堂教育过程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的益处———加强民俗教育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实施素质教育的良策。正文从“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渗透素质教育”、“折射人文关怀”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族文化教育;民众生活;素质教育;人文关怀

  《教学大纲》前言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同时,语文学科是也是一门母语学科,母语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民族精神的教育,它传递着民族精神。如何才能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得以较好地继承和弘扬呢?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培养并提高学生民族意识是切实有效的方式。所谓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它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惯的总称。民俗文化融合在民族文化中,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教育是传统文化教育与人类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

  1利用民众生活渗透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是广大民众在生活中感悟、积累与创造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重复与积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模式。社会生活现象就是民俗的外在表现形式。语文教育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传递、思想的改造、精神的丰富,从这里入手就相对容易完成。从教师的角度看,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习惯、思维方式是因材施教的必要环节。因此,教师如果能详细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入民俗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与认同,就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教授沈从文《边城》一课时,大多数同学对龙舟竞赛中那种百舸争流的场面,对万人空巷的盛况很有感触。龙舟竞赛的内容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于是我提问:在我们这里有没有类似的活动?大概是什么季节进行?大家争相回答:常熟每年春秋两季举行,方言称之为“划龙船”。接着,再请实地观看过龙舟比赛的同学将现实活动与课文内容进行比较,交流感受。这样展开之后,课文内容对学生而言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如此一来,学生对课文中的民俗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就显得轻松而愉快。比之死板的讲授方式,课堂效果不言而喻。

民俗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延伸论文

标签:文化艺术 时间:2020-08-03
【yjbys.com - 文化艺术】

  摘要: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弱化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些极具本土特色气息的艺术形式。中国民俗文化在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延伸中想要发挥出最大价值,需要挖掘有意味的民俗形式并促进创意转化、意义生成,同时体现文化认同、民族个性。

  关键词:中国民俗文化;平面设计;意义生成;民族个性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正在逐步弱化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些极具本土特色气息的艺术形式。不管是民俗文化研究者还是专门的设计实践者,都意识到了平面设计在与国际现代设计接轨中保持民族个性的突破口之一,就是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寻找生机与源泉。

  一、中国民俗文化的范畴与特性

  民俗文化是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并且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而不断进行着各种演化与动态发展,逐步延伸出特有的文化现象,融合着多元化的历史元素,是一种深入内心的意识符号,因为载体的多元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进而形成独特的符号视觉系统。应该说各地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某一地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历史情感,具有普遍性以及约定俗成的效应,满足着特定时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中国民俗文化的形式丰富多样,贴春联、祭门神以祈祷平安,挂蒿草、舞龙狮来消灾降福,年画、剪纸、刺绣以及衣食住用行的各个方面都囊括其中,孕育出形式多样的民俗艺术文化并得以延续下来。中国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性,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在平面设计中将二者进行更好的结合。一是历史继承性。民俗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历史传统经验与丰富经历的凝聚。比如每年端午节对屈原的缅怀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并且在其他国家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二是民俗文化都具有一定的规则性。这些规则对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很多都是具有道德约束价值的,有利于良好文化生态的构建与意义的生成;三是伴有审美特性。很多地方的民俗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延伸出的其他元素形态上都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求。如果能够将这些具有民族与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到平面设计中,将会带来清新且极具个性的视觉传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