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经典励志故事

狭义上的名人, 知名人士;杰出的或引人注目的人物;显要人物。广义上的名人,指一定范围内有高知名度的人。这里的范围是相对的,小到邻里、单位部门,大到国家、世界,在其相对的范围为众人熟知的都可称之为名人。励志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 lì zhì ,意思是奋志,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名人经典励志故事1

  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会上,梵·高的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x粟花的花瓶》以5500万美元落槌。

  画面上,紫色、橙色的罂x狂野地绽放,还有几朵清新的雏菊,透出作者的潜意识——我将离开这个世界,带着隐藏在心里的所有爱恋。

  从27岁学画到37岁谢世,梵·高在短短的10年里画了两千多幅画,他死后,每一幅都是天价,生前,却连土豆都吃不起。

  要说怀才不遇,这世上,还有谁,比得上他?

  梵·高活着的时候永远“奇装异服”,因为没钱买衣服,穿的都是捡来的旧衣服,七拼八凑,走在普罗旺斯阿尔的街道上,他是一个讨人嫌的孤独的疯子。

  梵·高说:“麦田吃掉了我好多颜料。”他用弟弟提奥给他买面包的钱,换成颜料,饥肠辘辘地站在画布前,把自己的“伙食费”一点点地堆在画面上,堆出灿烂的向日葵、忧伤的鸢尾花和无边无际的麦田。

  梵·高的绘画技巧并不高明,他浓烈的色块和粗糙的线条里燃烧着生命的激情,向日葵像金黄的火苗,麦田是焦虑的黄,天空是深不见底的蓝,衬着苍凉的忧郁。扭曲的线条、厚厚的颜料无不透出梵·高内心的痛苦、挣扎和压抑着的爱。

  无论在阿尔的街道上还是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他都是一个孤独的疯子,他一生只有一个朋友,颜料和线条,艺术对他而言,是魔,是妖,是一生唯一的伴。

  艺术家本质上不是谋生的职业。就创作本身而言,“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艺术是感情和生命的流淌,梵·高画画是为了爱,不是为了卖,对艺术的深情让他在作品里不朽。

  用中国画派的专业术语来说,气韵生动才是上品。换一句话说,好的线条“是活的”,同样,好的颜色也必然是“活的”,如何让光、影、色、线活起来?只能用情——恣意汪洋或含蓄隐晦的深情。气韵是艺术的灵魂,而气韵,只有画家的热血和思想的锋芒才能激活。

  “艺术到高峰时是相通的,不分东方与西方,好比爬山,东面和西面风光不同,在山顶相遇了。”从东方绘画这一面爬上巅峰的吴冠中如是说。比起梵·高的落魄和孤独,吴老先生他在繁华名利中被奉为大师,活得热热闹闹,然而他却说了一句比疯子梵·高还疯的疯话:“笔墨等于零。”

  标准化的技巧没有价值,艺术的生命在于感情。但凡好的作品,都是用色彩和线条诉说生命、思想和性情,而不是展示技巧。气韵生动是画家生命里带出来的东西,梵·高之所以感人,因为他用生命在画,画他的爱、他的压抑、他的扭曲,生命中所有的感觉都在他画面上活出来了。

  “在这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着”,不仅仅只有梵·高,但愿还有我们。

名人经典励志故事2

  阿曼达·霍金是美国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市的一位女孩,她自幼拥有讲故事的天赋。学会写字后,霍金就开始写故事,立志成为一名作家。

  霍金喜欢独处,不爱说话,所以朋友不多。从小学开始,当她的同学利用业余时间游玩或举行派对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呆在教室或家里默默地写作,有同学嘲笑她是个“木头人”,她不以为然。在上小学和初中的8年时间里,霍金写满了10多个又大又厚的笔记本。她曾将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故事投给了报社,但一篇也没能发表。在父母的鼓励下,她仍旧笔耕不辍。

  读高中时,霍金完成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并信心满满地将小说邮寄给了50家出版社,结果没有一家愿意出版,这令她沮丧不已。就在霍金打算放弃的时候,她在书上看到了自己的偶像——美国著名歌手马克·霍普斯鼓励年轻人的一句话:“为了成功,多么执著都不过分!”这句话使她重新找回了奋斗的勇气。

  高中毕业后,霍金进入一家社区大学读书,没念两年她就因父亲失业而辍学了。她先到一家餐厅洗盘子,后来又在残疾人之家当护工,月薪只有1500美元。拮据的生活并没有挡住她追求理想的脚步,工作之余,霍金用辛辛苦苦攒下的钱报了几个写作班,系统学习了写作理论。她还走访各大书店,阅读了大量的畅销书,以此来了解它们之所以畅销的原因。

  经过深入分析,霍金发现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而吸血鬼、巨兽和僵尸等题材则是目前流行的元素。据此,她确定了自己新的写作方向,打算把各种“时髦”的元素都融进自己的作品里。霍金为自己列出了详细的写作计划,每天下班后,她都要写作到深夜。不到一年的时间,霍金创作出了6部小说,当她将这些作品邮寄给多家出版社后,还是石沉大海。

  20xx年4月,霍金在网上浏览新闻时,发现互联网上兴起了“自我出版”的热潮。所谓“自我出版”,是作者不通过传统出版系统发行自己的书,同时负责编辑、设计、定价等所有环节。这让霍金眼前一亮,于是,她运用网络数字出版系统制作了4部精美的电子书,并将之陆续上传到了亚马逊网上书店。

  由于对自己的作品不够自信,同时也出于吸引读者的考虑,霍金将每本书定为0。99美元的超低价,而亚马逊网上书店的其他书,标价通常是每本9。99美元。喜爱吸血鬼、巨兽和僵尸等题材的读者,在亚马逊上搜寻这方面的小说时,一看霍金的小说定价才0。99美元,顿时就被吸引住了,试读后感觉不错便下载到了自己的阅读器里。读者阅读完霍金的一部小说后,感觉很合口味,于是就将她的其他小说给“包圆儿”了。

  就这样,6个月过后,薄利竟然滚成了巨款,她的账户赚进了20多万美元。一年半后,霍金共售出100多万本电子书,收入高达200多万美元,而她也成了为数不多的在亚马逊上销售图书超过100万册的著名作家。《纽约时报》称她为继斯蒂芬妮·梅尔(吸血鬼小说《暮光之城》的作者)和J·K·罗琳(《哈利·波特》的作者)之后最令人激动的作家。

  霍金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说:“很多时候,当别人不给我们机会时,我们要学会自己创造机会。”

名人经典励志故事3

伊辛巴耶娃

  前不久,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在洋洋洒洒的飞雪中,迎来了世界撑杆跳高室内赛的盛典。虽然已是春天,但顿涅茨克的寒风依然狰狞。一大早,体育馆内就已座无虚席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谈论着一个人,她是人们冒着严寒来到这里的唯一理由。

  她,今年29岁,在体育场上虽然“年事已高”,但在人们眼中她却是一棵跳高赛场上的“常青树”。这位曾经的王者,在阔别赛场一年后,再次撑起了跳杆,这一次,能否延续辉煌呢?看台上的观众在期待中为她忐忑不安。人们都认为“急流勇退”是功成名就后的明智之举,否则“晚节不保”。如果这次失败了,她的辉煌也许就此终结,毕竟她在赛场上的青春已经不再。

  比赛开始了。她朝着欢呼的观众挥了挥手,那一弯挂在嘴角边的微笑,和几年前第一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一样,还是那样的清晰。头两个小时,她没有参赛,静静地坐在看台上,看着其他选手比赛。

  到了最后一节,她上场了。看过前面选手的比赛成绩后,她微微一笑,向裁判员示意首跳就要了4。60米。远远地站定后,助跑、撑杆、起跳,她轻轻地掠过了横杆,整个过程是那样的流畅、完美。观看席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跳开始了,她要了4。75米的高度,显然这个高度远在她的记录之下,她再次跳过了。第三跳会选多高呢?4。80米吗?人们暗自忖度着。这次她要了4。85米的高度。如果她能跳过这个高度,她就是冠军了!霎时间,全场寂静无声,人们屏住呼吸等待着她的最后一跳。助跑、撑杆、起跳,她身轻如燕,在掠过横杆时尖叫一声,然后一个前滚翻站在了垫子上,她成功了!热情激动的观众全场起立为她完美的动作而鼓掌。很完美,三跳夺冠,简直就是传奇!她应该退出了……

  但令所有人吃惊的是,她没有退场,她又向裁判示意要了5。01米的高度,她要再跳一次。沸腾的体育馆瞬时间静了下来,人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5。01米将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如果失败了就会给她的复出留下遗憾,完美的三跳夺冠的传奇也不复存在了。

  她双眼注视着5。01米的标志,嘘了一口气。最后一次机会了,她助跑、撑杆、起跳一气呵成,遗憾的是,在最后收脚时,右脚碰到了横杆,横杆掉了下来。全场一片叹息,她向观众致意后退场了。

  领奖后,有记者问:“你如何看待今天复出的表现?”她定定地说:“很完美!我比较满意。”记者不解地说:“你最后一跳失败了,你不觉得遗憾吗?”她笑了笑说:“我有个习惯,我喜欢用最后一跳的失败来宣告成功。对我来说,成功就是下一跳的失败……”

  她,就是俄罗斯撑杆跳高名将伊辛巴耶娃,一个27次打破世界纪录,并保持世界纪录的传奇式运动员。她收获了作为一个运动员的最高荣誉,她满身光环,但她从不自满,她把成功定义为下一跳的失败,不断挑战,永不停歇,在她身上,成功和失败融为一体了,也许这就是伊辛巴耶娃横扫跳坛的撒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