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可有可无。

马克思哲学论文1

  一、课题史回顾及研究现状的价值评述

  上世纪末特别是本世纪初以来,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对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界形成的强大冲击不亚于一场强烈的文化大地震,霎时间,后现代哲学似乎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思考问题的公共平台,大有从非主流蹿升到时代主流之势,渐渐成为一种弥漫于社会各个角落的根本无法绕开的文化时尚和思想潮流。对于这种斑驳陆离而又内涵丰富的后现代现象,有人投以鄙薄的目光,认为它简直是胡说八道,根本不屑一顾;有人则对之高调评价、倍加赞赏,认为它开启了新一轮的哲学转向或文化转型,是一场新的哲学革命,产生了一种“后哲学文化”;也有人认为,“在资本主义本身经历了结构形变的那些时刻,各种‘后现代主义’层出不穷”,它们造就了新马克思主义的出世,但基于跨国资本主义而产生的“新马克思主义”,必然不同于此前垄断帝国主义时期产生的马克思主义。与早期马克思主义相比,它“与全球化拥有一种截然不同的关系”,“似乎更具文化性”。它“以一种更普遍的方式享有理论的优越。其实,西方哲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之间的彼此疏离与相互纠缠,早已成就了一种所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并在“后后现代主义”或者“新后现代主义”等各种名目下开始了对后马克思主义的纠偏与批判,并希望为其未来发展找寻一种健全理路,以重振现代雄风,然而却又以另一种方式重蹈了覆辙。

  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文化转向及其理性实质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在现代主义母体里生长出来而又反叛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其种类繁杂、旨趣各异,国外学者对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如,阿格尔将之划分为建树的、批判的、冷漠的和热情的四种;格里芬将之分为解构的、建构的、消亡的和修正的四种;而福斯特则将之划分为反应性的、抵制性的、新保守的和后结构的四种。在我国哲学界也一样,一些学者认为后现代哲学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因为它试图瓦解现代主义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而极力张扬具有后现代意味的多元J睦、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等特征。一句话,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断裂或者断层,二者如冰炭不能一炉,毫无共同之点。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是一种语言上的否定与批判,认为后现代语言不再是真实存在及其意义的替代物,其语言之意义完全取决于各种语言符号间的转换。它根本无所指涉也不对现实世界有所言说,纯粹是一种空穴来风。

  三、现代与后现代的文化冲突及其离乱格局

  那么,怎样看待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二者在哲学路线及其研究方法上相互纠缠表现在何处,怎样评析这种文化纠缠对后现代之后思想进程的影响?西方哲学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思想方法、表达方式上相互纠缠、相互作用,二者在互动中究竟是催生了积极的文化效应,抑或是导致了消极的文化产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做出迅速的反应和辨析,究竟是为之增加了思维的宽度和自由的空间抑或是对它的猛烈攻击与严重打压;处于现代与后现代夹缝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互相交融与同向伴生下,如何面对各种矛盾互相叠加与集中凸现的理论困境?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和研究的。

  四、后现代之后的哲学困境及其未来走势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共同之处突出地表现在扬弃形上理性、体系哲学、主客二分、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理想主义、主观主义和人类中心论,以及一元决定论等理论思想。在后现代主义者的诸种否定性理论中,对基础主义或者本质主义的解构与颠覆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后现代主义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它试图颠覆一切带有总体性痕迹的文化设计,有人干脆就直截了当地讲:后现代性一向统一性开战。后现代之后的哲学困境与发展态势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后后现代主义者大都指责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性的批判不彻底,在批判基础主义时往往又陷入另一种形式的基础主义,在对形而上学批判时往往又导致另一种形式的形上诉求。而后后现代主义哲学力图克服这种不彻底性,譬如,德里达、罗蒂、福柯就生造了痕迹、延异等一套晦涩的哲学术语,来表达他们对难于捉摸、隐喻难辨和不断自我再构造的东西,企图以此最终摆脱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对当代思想的束缚。后现代之后的哲学不再是一种体系化的东西,而是一种类似苏格拉底式的“反讽哲学”“无镜哲学”。它不再给人以客观性的知识或者普遍性的真理,而充其量不过是人类交谈中的一种声音,是人们在公共商谈、彼此交往、对话交流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话题罢了。哲学不再成为本质主义、形式主义的体系化的东西,而变成了跻身于文化中间的公共知识元素,没有了特殊的边界,没有了特殊的制度规训和意识形态栓桔,完全成为一种无立场、无原则、无标准的,纯粹敞开的、不自足性的自由文化。它并非只事解构和颠覆而不事建设和发展,而只是不愿在原有的小天地中建构,不愿在纯粹性的逻辑框架中营造。它唯一注重的是文化之间的相互协调或协同,再也没有了传统哲学那种贵族化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有的只是平等、宽容、和谐与合作的广泛兴趣。基于交互构造与彼此亲近的文化实践,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在生活领域中“将在‘相逢一笑’的氛围中走向和谐共建之路”。

马克思哲学论文2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话语的缺失与人学的理论困境

  20世纪80年代,学界在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整体性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在这场讨论中,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首先展开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路向与理论兴趣:一是人学研究思路。代表性的学者是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或社会的三种形态理论的启发,即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经过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到达人的最高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即由人的“类”本性决定其必然去向,由此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1]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思路。有许多学者基于对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他们在文本层面上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论著关于“实践”的论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理论层面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来重新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本质,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哲学思潮。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思路。从学理上讲,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回答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因此,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向之争便直接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争。其争论焦点是,代表马克思成熟思想的经典著作,到底是人学韵味浓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为强调现实实践逻辑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无意识地突破了人学与实践哲学的范式之争,十分敏锐地提出,马克思晚年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这个问题。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动向,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在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俞吾金先生便已将思考的目光定位在人类学问题上,他当时提出马克思对社会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一生,在思想发展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哲学阶段、政治经济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2]但总的来说,在当时人类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整个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学界未能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与人类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局限于传统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突破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重要理论特质;在当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并未同时取得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样的进展,因此单纯依靠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自我革新很难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在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支持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单兵突破的局面必然受挫,从而使得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等问题的讨论不能突破哲学的学科意识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当前学界所热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以及“现代学术建制和理论研究的学科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影响”正是针对这种学术分工体制的弊端提出的。[3]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摆脱教科书的“体系意识”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过,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这种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这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开启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理性思考与学科建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学科建设意识的主导下,哲学研究呈现专门化与学术化的趋势,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但与此同时彼此之间也越走越远,甚至有分道扬镳的苗头与趋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经验是打破经院哲学(即所谓的学院哲学)的束缚,而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则是来自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因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4]161。哲学学科意识的束缚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缺失,对于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研究而言,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马克思“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与人学、类哲学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没能与西方学者的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对话。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学思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与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把自己的学科定义为“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虽然与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紧密相连———它在19世纪的学科分工体系中被定位为对原始社会或文化的研究;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人类学已突破异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正在重新定义其对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人类学学科除了从某一学科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更为前提性的则是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涉关存在论———基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来探讨人类发展的起源、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创造的文化、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前进的方向等。[5]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智者学派把人定义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政治动物。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绝不可能是像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使人学回落到神学逻辑中。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成就是以人为中心对抗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中心,它不仅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也关注人类的理性和意志,从而引发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大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进化学派观点把人看作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从而将自然主义人学推向了极端;作为自然主义人学思潮的反向运动,欧洲大陆的思想家们则在对宗教神学的反思中发展出了理性主义人学思潮,这一基于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被准确地表达出来———“我思”是人的本质特征,“我思”是人与动物的关键性区别。这种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到了某种理论上的极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把“我思”(观念)理解成人的本质,而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建构起庞大的观念论思想体系,并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顶点。而在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之外,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向,即发现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因而提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这一问题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不断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历史哲学韵味的人类学思潮。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人类学思想路向,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便是历史科学。今天,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深入,我们应当重新拾起一度中断的马克思主义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并将这种反思推向一个自主性的理论建构。这是中国学界走向理论自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重拾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提供了极好的学科背景。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类哲学)有效沟通起来,以打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只是一个在学科意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采用的“名称”———因为学科话语体系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者的行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这一提法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一名称本身,重要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二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人道主义)思想。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把政治经济学与类哲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受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们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跟苏联所编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差异的,其重大差异我们可以用恩格斯的定义来解释一下。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狭义政治经济学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谈论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货币、商品等这些实际上是隶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马克思有一个宏大的理论构想,但并没有完成,只出版了其中的一卷(即《资本论》第1卷)。根据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设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六大部分,分别为资本(这部分后来演化为《资本论》的整个体系)、国家、土地、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劳动的问题。换言之,苏联学界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本人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马克思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整个思想完整地建构出来。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是历史科学,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的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更为广阔,它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也包含前资本主义社会,另外还包含东方社会,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这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恰恰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相重合,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则与经济人类学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得不提到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此我们主要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例来说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康德最后出版的著作便是《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认为它“是康德二十多年讲授‘人类学’课程讲稿,也是康德本人自己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康德毕生的书斋生涯其实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他那一切令人生畏的思辨最终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的存在和使命”;因此,“仅仅从认识论上的‘批判哲学’来看待康德哲学已经显得过于狭隘,必须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考察康德整个哲学体系”。[6]1—2从这一角度来看,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是将神学(宗教问题)人类学化。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思考路向显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费尔巴哈作为直接影响马克思的思想家,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对宗教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期恢复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使马克思豁然开朗。

  恩格斯后来在回忆时写道:“马克思曾经怎样热烈地欢迎这种新观点,而这种新观点又是如何强烈地影响了他(尽管还有批判性的保留意见),这可以从《神圣家族》中看出来。”[7]222因此可以说,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在批判与吸收德国古典哲学中人类学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诞生的。过去,我们把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的这种关系简单理解成是与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唯物主义)以及黑格尔辩证法的关系。在这种理解范式中,我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史细节,这就是:不应把康德、费尔巴哈、黑格尔等简单理解成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们同时还是一个人类学家、历史哲学家。因此,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把握不能仅限于哲学,而应立足于广义的人类学。除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类学思想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影响之外,马克思还吸收了19世纪人类学进化论派的重要理论成果。摩尔根、泰勒、巴斯蒂安等古典进化学者认为,人类拥有共同的起源、本质和心理结构,因而必然产生同样的文化,社会的发展因此而具有了共同的途径并且由低级向高级进化。这一文化人类学所持的进化史观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也有所体现,比如马克思那个著名的比喻———“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我们虽然不能把马克思的五种社会经济形态与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简单地理解成文化人类学的进步史观(西方学者往往持这种观点,他们实际上是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简单地理解成了19世纪的文化人类学。比如吉登斯在书写西方社会理论时就把马克思的学说视作19世纪的理论,而这一观点得到许多西方学者的认同)[8],但谁也无法忽视二者之间的这种理论关系。关于马克思的人类学思想与西方19世纪文化人类学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还有待于学界做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对此所提出的问题是,需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进行思考。达尔文的进化论虽然对马克思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与之不同的是,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视域提出了一个人与猴子之间的重要区别,这就是劳动———人能够使用工具的劳动构成了从猴子到人进化的最关键环节。关于“劳动”这个命题可以视作马克思人类学思想的核心,它在马克思早期的经济学哲学研究中是以“异化劳动”这一重要命题出现的;在马克思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劳动”转换成“生产”,而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则被进一步提炼成生产方式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关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这个过程中所存在权力结构的问题,当代西方经济人类学做了相当多的研究。卡尔·波兰尼在其著名“嵌合论”中提出,经济是嵌合在整体的社会文化制度之中,在血缘关系、宗教信仰和社会习俗所决定的人们行为中实际上暗含着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功能;当代一些激进的社会批判理论家如“巴塔耶、鲍德里亚和萨林斯分别以‘耗费’、‘象征交换’和‘意义’作为关键词,建构了反对资本主义的功利主义和拜物教逻辑的普遍理论框架”[9]。实际上,经济人类学所提出的问题正是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要研究和揭示的内容。在今天,我们之所以不能有效回应当代西方左派理论家所建构的各种“后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方面与我们自身的人类学研究不足有关;另一方面,更与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不足相关。因此,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为基础,突破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意识的束缚,从广阔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域来重新理解20世纪80年代的人学和类哲学问题,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马克思哲学论文3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几千年来,心理学以哲学为母体,直到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了心理学的研究上,从而使得心理学学科脱离哲学这一母体而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心理学与哲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心理学在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是属于哲学范围。心理学理论中的根本课题,也是哲学的基本课题,然而,哲学的基本课题,同样也是心理学理论中的根本问题。因此,心理学的研究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也十分需要心理学。因为凡是科学都必须建立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理论基础之上,或者以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为骨干,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才是唯物论和辩证法兼而有之的科学。

  1 哲学与心理学

  心理学虽然作为一门正式而独立的学科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关于“心理”问题的探究历史却是源远流长的,这需要从古希腊开始追溯。西方心理学独立之前,丰富的哲学、生物学、物理学等重要思想为心理学产生提供了必需的理论来源。但是,西方心理学的初期发展并不是一统天下的,而是思想百家争鸣、观点争论不断。

  马克思讲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哲学与心理学二者之间的关系呢?心理学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些研究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学者认为:人的心理、意识和人的三观(世界观、认识观、价值观)相联系,所以,搞心理学研究的研究者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哲学的影响。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之所以是科学的,具有真理性,是因为它在客观上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黎黑指出:“重要的心理学问题原来是哲学问题。”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最初都是由哲学提出来的, 如灵魂、心灵及心理、情感、意志等,此外还包括它们的结构以及与人的机能、心身、心物的关系等。心理学还从哲学中继承了大量的概念或范畴, 如主体和客体、心理和意识、感情、意志、认识、感觉、知觉、表象、想象、思维、联觉、统觉等, 以此建立了自己的术语系统和理论框架。

  由此可见,虽然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从此就是彼此对立相互分裂。

  2 心理学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2.1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中体系庞大、影响深刻的一个学派,提到精神分析,我们头脑里都会冒出一个名字“弗洛伊德”,的确,弗洛伊德创立了古典的精神分析学派。然而,精神分析产生的哲学背景,一方面,受到了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影响,另一方面受莱布尼兹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和统觉团影响。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概念就是来源于赫尔巴特。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中无意识,它是不能检验、不能实践的一个形而上学概念。因为它探究的是无意识和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来看只是主观臆想,而不是实事求是,因此,它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理论。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跟精神分析学派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但是二者又有一定的共同之处,例如,二者都是唯物主义哲学,因为他们都把重心放在人类的需求上,理论出发点都是一些具有物质事实的爱和饥饿等。此外,二者都是辩证的理论,弗洛伊德研究人的心理结构,他把人的心理结构分成了动态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本我、自我、超我;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辩证法。。

  2.2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皮亚杰通过儿童心理学将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联系起来,用完全经验的方式将传统上属于哲学的认识论改造为一门实证科学,他的研究成果深受哲学、结构主义的影响,同时也对心理学、哲学、教育学等领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跟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皮亚杰不仅将辩证法应用在自己的心理学研究工作中,还用它进行了关于儿童心理的实验。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同化和顺义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总之,传统的皮亚杰的认知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不仅丰富了心理学的内容,同时也验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说明了辩证法在心理学研究是可行的。

  2.3 人本主义的理论

  人本主义是新的心理学取向,属于第三势力。其代表人物主要是马斯洛,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马克思的需要思想有共同点。第一,都是把人的生理需要作为最基本的需要,并且需要的层次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第二,都重视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人必须生活在社会中,才能完成相应的活动;马斯洛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的实现需要他人的接受和认可,也说明了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研究意义

  纵观心理学的中西方发展历史,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生活,都有很大的贡献,它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和完善,以及对人性的关注既有理论上的意义,又有实践上意义。

  首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最首要的观点就是实践的观点,这一首要观点同时也是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首要观点。此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的性质,他从人的社会历史的观点揭示人的心理发展的历史和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心理的社会历史观,给心理学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奠定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基础,同时也谱写了心理学方法论的新篇章。

  其次,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心理学能够取得科学成果。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人和人的心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能取代心理科学的具体研究,它只是我们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的指导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了心理学的研究,并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法取代的历史地位。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辩证唯物主义心理科学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尽管在今天心理学已脱离哲学,但心理学的成熟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一名心理学领域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应该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的发展动向,立足于心理学在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与此同时,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同时也要科学认真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将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自觉把自己的思想认识从那些不恰当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的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2-04-22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的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康德哲学中人的本质是人是目的,费尔巴哈认为是类本质,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是此在的存在,从认识论,宗教,存在主义的视角解读人的本质问题。通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评和反思得出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外化又回到自身的过程,只有到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的本质才具有完满性,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得到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统一,由此,对于人本质的解放是一个实践过程。

  关键词:人的本质;实践

  以前的哲学在追求世界的本质和人类意识的分析方面,都离不开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早在古希腊哲学对本体论的贡献,人类哲学的起点是本体论,随着本体论之后的认识论,在逻辑上是没有先后的,只是在历史的发展中人类发现的对象不同,认识论和本体论在时间上是没有先后的,本体论对认识论在逻辑上有优先性,没有本体论的认识论无效。人类最初对于世界的探究的目的来源于人类本身对于自身的不了解,人类需要通过客体(对象)才能反射自己和认识自己,于是本体论是人类的首要对象(在逻辑上而言),对世界的本源问题的思考,其实也是对人类自身的本源的思考。到现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那里,人类的存在被命名为“此在”,是探究一切存在的基础,此在在存在中强调了存在是没有概念的,我们只能通过此在这个点理解存在的意义,中体现人类本质的重要性,也是对人类的进一步认识。由此,我们就会问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价值是什么?下面我们从认识论,宗教角度,和存在主义角度来浅析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标签:开题报告 时间:2021-06-17
【yjbys.com -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一、 论文题目

  康德的科学和哲学关系思想研究

  二、专 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研究方向

  国外马克思主义

  四、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卢梭和牛顿的思想是康德思想的两大来源,因而,解读康德的模式也有两种:在卢梭的思想的视域下解读康德的思想;在牛顿自然科学理论的视域下解读康德思想。然而,国内学界重在以卢梭解读康德思想,在以牛顿的自然科学理论解读康德思想方面,在国内学界几乎是一个空白。而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牛顿力学)的视角重新理解康德的相关思想必然要研究康德关于科学和哲学之间关系的思想。

  另外,哲学和科学的关系问题不但是科学哲学中的重大问题,而且也是整个思想界中的重大问题,他不但关涉到知识和智慧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且还连接着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思想分歧: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冲突。

  对于如此重大的哲学问题,几代学者都试图给出自己的解题模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出发,中国科学哲学的奠基人舒讳光先生认为“自然科学发展本身已要求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否则自然科学就要陷入‘危机’之中。

  对于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而言,以上两种解题模式是很重要的宏观解题模式,但是,在这一问题的微观领域(各个哲学家本人),学者研究的`还较少。康德是现代哲学的奠基者,也是对现代科学哲学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他的科学和哲学关系的思想对于我们解决科学和哲学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6-17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在各领域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小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文章通过对抽象的人和现实的人的比较分析,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指出,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遭遇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既与机械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又与唯心主义区别开来,解决了在抽象理解人方面的理论困境。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现实的人;抽象的人;人的本质

  一、抽象的人

  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来理解人。与此相反,抽象地理解人则是离开人的发展的现实条件来理解人,离开人的现实活动来理解人,将人做抽象考察,得出的关于人的本质无非是两种极端的结论:或者,人是纯粹的不受任何环境条件制约的理性精神的存在物;或者,人是动物似的完全被环境决定的感性存在物。这两种极端的观点会导致理论上的困境。这种困境主要体现在自由意识与决定论之间的关系上。

  按照决定论,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在先事件决定的,即宇宙中的任何事件都是严格按照“理由——结果”这个因果链条法则而发生的,当前所发生的事件都能够从先前的事件中找到它的发生理由。当我们看到一棵树倒下这个当前事件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够找到这棵树倒下的历史理由:或者,一阵大风将它吹倒;或者树根树干腐烂导致不能承受重量而倒下;或者有人将树伐倒……总之,根据决定论,大树当前倒下这个事件的发生,一定有一个先前的历史事件,这个先前的历史事件是大树倒下的理由,即大树倒下这个事件的发生是由某些先前的事件决定的。

浅谈马克思哲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启示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1-01-29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当前,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综合化发展的体现,也是学术研究深化的必然趋向,更是哲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现代学术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常常出现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协调创新过程之中。在西方学术史上,马克思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在其撰写的一系列著述中,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新哲学之路开辟、理论思考与现实观照的紧密结合,完成了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范式变革。

  一、跨学科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哲学的本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创新必须基于马克思哲学的本性。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呢?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之一就是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具体而言,马克思哲学是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紧密缠绕在一起,三者存在“互镜”的关系,其中马克思哲学主要是思想方法,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分析架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现实结论。因此,离开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真实意蕴。同样,离开马克思哲学,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一种囿于学者个人小小书斋中的“私人学问”,也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学院学派”,而是一种立足“在批判旧世界之中建设新世界”的一套科学的思想体系。因此,在世俗化、大众化和信息化的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赢得自己的地位,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能否有所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大调整时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哲学的批判和反思正当其时。

浅析马克思哲学跨学科研究的方法论启示的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当前,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创新的重要形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综合化发展的体现,也是学术研究深化的必然趋向,更是哲学理论创新的重要切入点。现代学术发展史表明,哲学社会科学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常常出现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协调创新过程之中。在西方学术史上,马克思是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在其撰写的一系列著述中,实现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新哲学之路开辟、理论思考与现实观照的紧密结合,完成了哲学史上影响深远的范式变革。

  一、跨学科的理论建构:马克思哲学的本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创新必须基于马克思哲学的本性。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呢?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之一就是跨学科的理论建构,具体而言,马克思哲学是与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紧密缠绕在一起,三者存在“互镜”的关系,其中马克思哲学主要是思想方法,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分析架构,科学社会主义主要是现实结论。因此,离开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真实意蕴。同样,离开马克思哲学,也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决不是一种囿于学者个人小小书斋中的“私人学问”,也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学院学派”,而是一种立足“在批判旧世界之中建设新世界”的一套科学的思想体系。因此,在世俗化、大众化和信息化的当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赢得自己的地位,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们能否有所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重大调整时期,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可以说哲学的批判和反思正当其时。

关于浅析科学实践观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的论文

标签:哲学 时间:2020-12-12
【yjbys.com - 哲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将马克思哲学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本质属性所在;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哲学构建的理论基础。正是以实践范畴为理论基础和逻辑中心线索,马克思哲学呈现出高度的理论整体性和思想的完备性。

  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及其内涵

  实践概念是人类理智由追问“世界是什么”转向“世界应该怎样”的重大思维转向。它发端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思想延宕,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使哲学发生了真正的“实践转向”。所谓“实践转向”,就是哲学必须回归生活,不仅在理论上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和超越,而且更是在实践理性的指引下通过现实的人的活动促成现实生活的革命性变革。

  二、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哲学的超越性

  实践观是马克思全部哲学的思想基础,也是马克思哲学超越哲学史上其他哲学的根本理论支撑。马克思哲学的超越性或者创新性主要有三个方面:方法论上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内容上的唯物史观和功能目的上的通过回归生活实现社会的革命性改造。这些超越、创新都是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延伸,都需要以实践为基础进行诊释而获得合理性。

  三、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哲学构成体系的整体性

  尽管不同的哲学体系所研究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所有的哲学都包含有本体论(亦称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构成。马克思哲学是一个严谨而完备的思想体系,当然也内含这三个方面构成。但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特点在于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建构、整合这三个方面构成,将实践作为中心线索贯穿于三个构成之中,使马克思哲学的这三个构成呈现出实践理路特征上的高度整体性。在本质上,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和实践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史意蕴浅探论文

标签:哲学 时间:2020-12-11
【yjbys.com - 哲学】

  对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马克思曾经以“铁的必然性”来强调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点,他在论述资本主义生产规律时指出“: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恩格斯也非常强调规律的客观性,他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是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而是要受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正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强调,以至于后来有的学者认为恩格斯著作中只见规律不见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那里成了“人的空场”“、非人哲学”。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迅速发展,加上晚年恩格斯的不懈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战胜了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流派,在欧洲更为广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结合本国革命和斗争实际,坚持不懈地反对修正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最重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而这其中,取得最突出成绩的应该是意大利19世纪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1843—1904)。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拉布里奥拉第一个明确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为“实践哲学”,并由此创立了意大利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但是,由于他过分强调人的经济活动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忽视其它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总之,无论是深受马克思恩格斯早中期思想影响,还是时代背景使然,19世纪后半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的研究无疑笼罩在经济决定论的阴影之下,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面前,人的活动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浅谈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真意蕴及民生启示论文

标签:哲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10
【yjbys.com - 哲学毕业论文】

  人类社会现实的物质“生活”是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基础范畴,马克思生活哲学是在不断继承和超越诸多先哲关于生活哲学的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紧紧把握了实践中的人的真实感性的“生活史”才具有了强大而持久的思想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转型期的中国民生问题已然成为关涉“最大多数”的尊严与幸福的公共话题,对现实民生问题的解答呼唤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出场,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对生活问题的哲学反思和沉淀,不仅可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话语范式提供现实启示。

  一、马克思生活哲学的理论渊源

  回顾西方哲学发展历程,“生活”始终是哲学关注的主题。在古希腊时期,虽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世界“本源”,尝试用水、火、气、土等实体性概念揭示世界“始基”,但同时也不乏关于人之生活问题的深度沉思。而在此时,哲学家们对生活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生活的类型与生活的“至善”。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除了探讨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哲学王的统治)和价值追求(正义)之外,对生活的类型也有经典论述。柏拉图认为,人的心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爱钱(利益)、爱敬(荣誉)和爱智(知识),而根据不同部分在心灵中所占的地位不同,人的基本类型分三类即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与这三种人相对应,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生活和三种不同的快乐。

浅析马克思政治哲学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当代意义论文

标签:政治毕业论文 时间:2020-12-09
【yjbys.com - 政治毕业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资产阶级法权”的局限是什么?

  正义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美国人、欧洲人、中国人都在研究。而直逼得火烧眉毛的却惟独是中国人。因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概念极为紧密的是正义的概念,在传统马克思主义中几乎找不到这个概念,而我们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却将它作为“核心价值追求”。

  在引入正义这个概念的诸多文献中,马克思主义对其作了最尖锐、哲学上最严苛的规定,使它与所有非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最清楚地划清了界限。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正义始终只是现存的经济关系的反映。同理,给所有权下定义,也不外是把在各种不同的时代下面发展起来的各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描述一番。因此,像“所有权正义”这样的理念组合与特定的时代概念联系过分紧密,所以,不宜作为完全不同的时代的政治哲学思考的共同基准。进一步看,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奴隶制度有着不同于封建制度的另一种正义、另一种内涵,而资产阶级时代的正义至少一半是谎言。因此,像“在现代化学中试图保留燃素说的术语会引起混乱一样”,在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方面的科学研究中,试图保留正义“这种社会燃素”“这种混乱还会更加厉害”。

  二、所有权正义与马克思哲学关系的研究现状评估

  如果吃透马克思的思想,理解他的理想,那么援引所有权正义也就有了开启马克思哲学新境域的气象。

  所有权是什么,我想在这里已经无须重新进行说明的必要。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以判断的各种情况很简单,某物是“我的”、“你的”或“他的”这一类说法甚至应用于无形财产例如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外观设计和著作权等)也不致引起误会,可是在社会形态、社会体制方面的科学研究中,如我们看到的,这些说法却会造成很多疑问。如果像有些人那样把所有权概念作为既有物,那么必然引起更多疑问。因为被我们当成既有物的所有权并不是在所有社会中都存在的。而且,不具有完全独占性的或非排他性的所有权也是存在的。既然所有权并非从来就有,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很大难题,即所有权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

浅析如何在思想的批判性对话中诠释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论文

标签:政治 时间:2020-12-09
【yjbys.com - 政治】

  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的诠释现状及其局限

  马克思哲学中是否明确包含政治哲学,学界至今争论不休。通常而言,学术界习惯于区分马克思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前者特指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后者则涵盖了马克思本人及其整个共产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哲学。由于各民族地区的政治实践被理论总结在马克思主义的范围内,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所引发的争议较小。但马克思本人的哲学中是否明确包括政治哲学的内容,学界却判断不一。受到或轻或重的“经济决定论”影响,很多学者认为政治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受制于经济基础的决定性作用。政治问题没有被专辟在一个独立的领域进行讨论,而是划归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内容的某个分支,因此马克思没有相应的政治哲学。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理解与批评,就包括了对资本主义政治的理解与批评。这些学者甚至还批评马克思对政治哲学的轻视,认为马克思设立了政治哲学之于政治经济学的从属地位,充斥着经济学术话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代表了他对于政治的一般看法与结论,这导致他极大地忽视了政治哲学的重要性。

  如何在思想中途释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

  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作为关于社会政治的思想,它的历史性体现在与其他思想的对话中。这一点似乎并不难理解,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起源与发展,因此它的历史性首先反映在它的生成与后继之中。列宁对此有过经典的表述:“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他的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从思想史上确定了马克思学说的三个主要来源:德国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与法国社会主义。马克思学说中三个重要的理论资源也依次对应了上述三个来源:辩证法、剩余价值学说以及阶级斗争理论。列宁简洁清晰地勾勒出马克思学说的思想史联系,将其学说的思想渊源定格为三个基本思想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