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

电气自动化论文1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电气自动化的运用,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我国电气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向。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正在不断突显出来,同时电气自动化水平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这明显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电力行业的发展,对电力行业相关系统的运转具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将详尽阐述电气自动化的具体运用情况,并结合实际状况来探析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运用;发展趋势

  1电气自动化的具体运用

  1.1电气自动化在电力行业的运用

  在电力行业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过后,电力系统的整体工作效率得到较大的提升,劳动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同时还能够监控好电力生产与传输过程,这样有助于避免电力事故的出现,工作人员能够快速找寻出电力系统中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来加以处理,以此来确保供电更加稳定、可靠。通过调查不难发现火力发电的能源在我国电力能源中占据着较高的成分,在火力发电厂的运行过程中,当设备结果以及材料有所不同时,热能回收也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这样可能会导致热能的回收率无法达到需求。研究表明,重热系数在4%~8%范围内算比较正常,重热系数越大,热能回收则越好。[2]

  1.2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电气自动化也已经运用于建筑构造过程中,从而创建出智能化建筑。现如今,数字电子化科技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一大重要发展趋向。由于建筑行业想要减少人力资源的运用,并确保设备能够具有更大的效率,建筑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2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发展趋势

  2.1现阶段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重要方向

  现阶段,在控制手段上,当前电力系统自动化管控系统正在不断向最优化、智能化、区域化与适应化方面进行转变,在该过程中,非常有必要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微型电子技术,这样将能够促使电力系统实现多样化发展,同时对信息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处理的要求也变得愈加严格。此外,在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其能够根据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与理论依据来创设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该模式对于电力系统而言有着诸多优势,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控制方式,而且操作手段明显更加多变。

  2.2核心竞争力方向

  电气自动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电力企业要想能够又快又好地发展下去,那么就应该不断扩大电气自动化设计与研发方面的投入,这样必然能够促使技术水平有所提升,当技术取得一定进展后,我国电力企业在电气自动化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就会缩小,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发展也将得以完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自然而然会增强许多,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故应该给予重视。从当前情况来看,电力系统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两种走向,分别是分布式与开放化,分布式结构可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构建出比较独立的功能性模块系统,这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故障率必然会下降,系统在稳定性上的表现明显会变得更好。

  2.3以电气自动化来带动电气智能化的发展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在专用集成电路、CIMS、自动控制机器人产品等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果,各相关公司均针对电气自动化提出了各种设计方式与理念,从而引导电气自动化不断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进行转变。比如基于微机环境的集成化CAPP]应用框架与开发平台开发了综合智能化CAPP]开发平台与应用框架。[4]该平台同时也制作出了金叶CAPP、同方CAPP。故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将会变得愈加明显,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技术,从而实现电气智能化的发展目标。

  结束语

  现如今,在我国电力行业当中,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很多企业发展的主要趋向。在电力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往往能够展现出其良好的功用,其不仅能够促使系统运行变得愈加精准、高效,而且有助于电力系统的维护管理,故应该注重电气自动化的创新发展,并将其合理运用于电力系统中,促使电力行业实现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目标,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巧立.浅谈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05):21-27.

  [2]张娉.试论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电子制作.20xx(07):136-139.

  [3]翟少峰.电气自动化在现代化煤矿中的应用探讨[J].能源与节能.20xx(11):57-58.

  [4]郑智.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08):224-226.

电气自动化论文2

  1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的作用

  1.1无功补偿技术原理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

  在实际生活中分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是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热能等形式;无功功率是指在直接消耗电能的前提下,将电能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且该种形式的能在电气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与电能进行定期交换,达到减小无功功率在输送过程中的流动,因此降低了线路和变压器在运输过程中的电能损耗。

  1.2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作用

  随着电气自动化引入无功补偿技术,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约电能,降低电能损耗。即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不仅避免了无功功率的增加而且提高了用户用电的损耗,达到了降低电能的消耗,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在电网中补偿系统的无功功率,增加电网中无功功率的比例。即不同的用电设备在不同的电压环境下的无功功率不同,在额定电压下,其无功功率与电压保持一致,当电力系统的用电紧张时,运用无功补偿技术可以补偿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为此达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还可以降低用电设备容量,减少线损。即为了达到以最小的成本,发挥最大化的使用功能。在无功补偿技术下,提高功率因素,同时降低电网中输电线路的线损,最终实现提升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的输送。

  2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的现状

  目前,在电气使用上,围绕提高功率、减低负序,以达到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利用。我国对电气自动化中无功补偿技术的应用需要,大部分是在基波牵引负荷的无功功率。无功补偿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真空短路投切电容器。该设备在电路输送中控制电压,但是在合闸的过程中电压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使用该设备时应尽可能的减少频繁的切换;

  (2)可控饱和电抗器,该设备通过电抗器饱和程度,控制回路中的电流,从而达到在并联电路中将多余的无功功率与电流抵消而达到平衡。但是该设备会产生谐波,噪声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损耗;

  (3)有源滤波器,即是让电子装置产生与负序电流和谐波电流相反的电流,使之满足电源的要求。该设备调节速度快、灵活、不会产生谐振等特点,但是该设备价格较昂贵;

  (4)固定滤波器、电容器和电抗器的调压,该设备是通过连接低压母线上的电抗器或者滤波器、调节降压器的低压侧母线电压,达到改变无功功率的目的,结合加装晶闸管分接和通断开关调节,实现稳定无功功率与滤波的作用;

  (5)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该设备在滤波器的作用下将产生的电流和电荷中的谐波电流进行中和、抵消,最终实现电源的要求。虽然无功补偿技术在自动化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但还需不断深入的探讨与分析,以达到更高的自动化水平。

  3电气自动化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的策略

  在供电系统中,电能的质量受到供电部门的关注。在电力输送过程中,功率是影响电气自动化系统状况的主要因素。例如,在输送的过程中产生的谐波,导致整个电网的整体波形畸形,当畸形指数变大时,导致电压的偏移,电能质量受到影响,很可能对整个电网的安全产生影响。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的安全性,还降低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行业的成本,不仅在资源的利用,还在安全性方面考虑的预算,都极大减小了行业的成本。因此,一项好的技术可以给行业的推广和长远的发展带来更有利的效益。但是,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情况不同,因此,在使用无功补偿技术时,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段,并将应用方案具体化,防止无功倒送,以确保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使用的效益最大化。例如远距离的输送电力,在电力输送的过程中,通过低压变压器,形成无功流的远距离传输,产生很大的影响。采用并联混合有缘滤波器等一些先进的滤波技术和管理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力牵引负荷的不可控变化造成的电力滤波补偿容量过大的问题,也是一些大型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无功补偿技术的解决方案,对谐波进行定量、定性的无功补偿。同时,也有一些电厂采用晶闸管滤波装置,将滤波在回路中吸收,谐波不在线路中形成通路,进而减小电网的污染和危害。

电气自动化论文3

  1引言

  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就是将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化技术等与变电站的基础设施相结合,保证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我国的电气行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水平较高,目前已经有希望实现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以及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少人值守。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深入运用,不但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资源,而且可以提高变电站的整体运行质量。变电站实现电气自动化还可以推动电力服务智能化进程。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及时对故障进行反应,保证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服务的智能化。此外,变电站实现电气自动化有利于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可以利用大量的实时数据同时进行静态和暂态稳定性分析,提高仿真的效果。

  2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主要模式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式,主要包括相对分散模式、集中模式、完全分散模式等。

  2.1相对分散模式

  相对分散模式产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范围应用于我国各地的变电站。分散的涵义是自动化装置根据变电站的不同电压等级或是一次系统的建设,把变电站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散区域,在每个区域的内部分别装设自动化设备,独立发挥保护、测控等作用。之所以成为相对分散,是因为具有总控能力的主站以及滤波等控制设备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均设置在变电站的中央控制室,通过中央控制室和各个分散区域的总线进行通信。

  2.2集中模式

  集中模式是对各类电气自动化设备进行集中调节和控制,各设备集中安置在一个地方,但是设备之间在物理概念上几乎没有联系。由于设备在空间上比较相近,应该充分利用不同等级的计算机系统,通过I/O接口扩展,对各类电信号、开关信号、动作信号等进行采集和处理,从而实现测控和保护功能。

  2.3完全分散模式

  完全分散变电站中的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除了与主变压器、母线、高压线路有关的自动化设备依然采取集中式安装之外,其他自动化设备比如与低压输电线路、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有关的自动化装置等,都直接安装在设备间隔甚至一次系统中,通过系统总线进行相互联系。这种模式大大节约了电缆的使用,降低了建设成本,而且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完全分散模式将取代相对分散模式应用于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主要应用

  3.1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的有机融合,可以实现对变电站的电气设备进行在线监测,从而降低每年因定期检修所带来的巨大人力、物力浪费以及由此带来的供电损失。

  3.2在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各类事故进行追忆和记录,从而可以对事故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系统发生故障后,自动化系统可以及时记录与故障有关的开关量、动作量等信息,便于对事故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处理。

  3.3在自行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对变电站中各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掌握和历史数据和给定参考量进行对比,从而可以迅速找出故障的源头,并通过计算机分析后发出控制命令进行处理,帮助系统进行自我恢复。

  3.4在交流采集中的应用

  对变电站的各种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是电气自动化的巨大优势。通过模数转换器将采集到的电信号转变成离散的数字信号传送给计算机,可以得到电压、电流、功率、开关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为事故分析和故障排除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

  3.5在微机保护中的应用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是微机继电保护,其数据来源于通过交流采集系统计算机可以得到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如果系统发生故障,计算机接收到的物理量发生显著变化,通过对比分析后,计算机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进行处理,对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作用。

  4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随着智能电网的构建,我国的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的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还需要其他学科领域的技术进步相配合。另外,我国生产自动化装置的企业较多,产品缺乏统一的标准,往往难以相互兼容,为现场使用带来困难。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提高自动化装置的兼容性,是实现提高变电站电气自动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5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整体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信息技术进步的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飞跃式的发展。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得认识到,尽管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建设已经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并具有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国电力行业的自动化建设还需要相当程度的发展,这需要所有电力行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