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宝应县西安丰镇筑“七彩桥”圆“七彩梦”

发布时间:2017-04-14 编辑:1025

  西安丰镇“七彩桥”社团是融合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与大学生村官在一起的一个社团。成立一年来,该社团以其出色的工作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家庭的一致好评。

  牵线搭桥同筑七彩桥

  西安丰镇共有留守儿童631人,其中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就有57人。因为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庭大部分是贫困家庭,因而关爱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就不仅仅是帮扶救困的问题,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稳定,这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为此,2011年,西安丰镇成立了“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活动之家”,把关爱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了实处。2012年,西安丰镇又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工作室”,并开展了大学生村官与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

  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从小都有自己的“七彩梦”,他们立志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大学生村官们更有着自己人生的“七彩梦”,他们希望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自己的青春献给新农村建设。为共圆“七彩梦”, 2014年,西安丰镇整合资源,成立了西安丰镇 “七彩桥”社团,为大学生村官与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点对点帮扶搭建了一座“桥梁”。

  关爱帮扶共话七彩梦

  “七彩桥”社团建团的目的和宗旨是:让青春拨动心弦、点燃热血、召唤前行、启迪心灵。加入“七彩桥”社团的大学生村官们,一直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社团的宗旨。同时,他们还把它当作自己了解民生、担当社会责任的平台。

  大学生村官王军是林溪村的村主任。在走访中了解到卞青辉的父亲因触电过世,妈妈后来离家出走,他便与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里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困难。得知这个情况后,王军每逢过节都为他购买衣服和学习用品;学习上,还经常在周末到他家中为他辅导功课。今年10月份,王军得知卞青辉的爷爷患了肝癌,立即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他争取2000元救济款。此外,他自己也掏出了500块钱帮助卞青辉一家。

  同时,大学生村官还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辅导自己帮扶的对象,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苗圃村大学生村官朱梦影到苗圃村工作后,看到不少留守儿童周末无人照管,学习无人过问,便主动创办了免费的留守儿童周末辅导班,辅导班由原来的十几人增至目前四十多人,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活动的开展,赢得了留守儿童的好评,更赢得了留守儿童家长的赞誉。

  “七彩桥”社团自成立以来,开展了许多活动,包括大学生村官牵手少数民族留守儿童瞻仰周恩来纪念馆、参观新四军纪念馆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而且也改变了留守儿童孤僻、不愿与人接触的性格,使他们的性格更加阳光。活动的开展得到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家长的好评,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胡倩的爷爷胡启荣,曾在一次活动现场激动地说:“胡倩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我照顾胡倩已力不从心,是‘七彩桥’社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给了她生活上的关心,学习上帮助,在她幼小的心上播下快乐的种子!”

  “七彩桥”还年轻,愿大学生村官、少数民族留守儿童与“七彩桥”一道共同成长。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 ·党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考察材料
  • ·政协委员考察材料范文3篇
  • ·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案例
  • ·人大代表考察材料
  • ·
  • ·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创新工作案例材料
  • ·2016最新脱贫攻坚案例材料
  • ·村干部考察材料范文精选3篇
  • ·党代表考察材料范文
  • ·学校三会一课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