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如皋建立激励机制递进式培养大学生村官

发布时间:2017-12-11 编辑:1025

  2007年至今,江苏省如皋市共选聘大学生村官423名,除75人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银行系统、研究生外,现有348名大学生村官均已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125人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以上职务,23人担任村“两委”一把手。在今年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又有10人进入了乡镇领导班子。究其原因,该市对大学生村官进行递进式培养,探索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激励工作机制,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针对大学生村官面对基层艰苦的工作条件、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容易产生思想困惑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学习培训、多岗锻炼、沟通服务三大平台,帮助他们尽快度过“心理调适期”。统筹组织、农委、发改、招商等部门资源,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政策法规等知识进行专家授课、小组研讨、在线学习;大力推行基地锻炼、上挂锻炼、轮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将其安排到致富惠民、环境整治、信访维稳等重要岗位练兵,努力提升他们的执行能力、服务能力、协调能力;开发了“电子化管理、科学化考评”系统,专门开辟了村官日记子系统,各级领导干部可以实名跟帖,搭建了一个“交流心得、学习经验、沟通思想、答疑解惑”的平台。

  坚持以推进创业为切入点,促进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建功立业,努力在创业富民中成长成才。为破解创业瓶颈,组织开展了“激情创业,四比四看”活动,帮助提振创业信心;通过聘请专家量身订制4类89个创业项目、推介20个创业“金点子”,帮助提高创业成功率;建立了5000万元的创业授信额度、500万元的创业资本金贴息补助和300万元的风险补助基金。致力于创新创业模式,积极推广园区带动式、专家引领式、基地辐射式等三种模式,打造“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创业联合体;鼓励与高校、科研院所、创业成功人士有效对接,兴建“校外园”、“院外园”、“园中园”,通过创业园这一载体,将创业园中的经验、信息带到所在村,带领村民致富。在此基础上,通过联合举办自主创业大赛、争创“创业示范点”、评比表彰“十佳创业明星”等方式,提高了自主创业率。目前,全市已有305名大学生村官创办项目208个,注册资本达8600万元,吸纳劳动力3600余人,带动15000余名群众脱贫致富。

  为形成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基层选拔的导向,如皋市努力构建帮带培养、选拔任用和成长发展三大机制,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规律。建立了市四套班子领导、市级机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工干部、镇党政班子成员、村党组织书记、优秀民营企业家联系大学生村官的“6+1”帮带制度,围绕帮助“建立一个创业园、新增一个创业项目、打造一个工作亮点、培育一个一把手”,给予必要的帮扶和指导。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全体大学生村官与市委组织部签订《创业争优“五比五争”竞赛活动目标考核责任书》,由各镇党委根据具体的岗位目标,对其进行考核考评。实施“头雁工程”,全面推行“三推三考”,即:党员群众推荐、大学生村官互荐、党组织推荐,镇党委实施实绩考查、能力考察、公论考评,鼓励他们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此外,推荐了25名综合素质好、议事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一把手”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人选;根据年度考核情况,选拔了10名优秀大学生村官“一把手”进入科级领导班子,形成了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链。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