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培创业沃土 让人才省心

发布时间:2017-04-28 编辑:汉杰

  沈阳药科大学2011届研究生张华,2013年带领5人团队到辽宁本溪高新区创办了本溪和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别看规模不大,团队却充满了信心和干劲,正致力于攻克降糖类药物的原料难题,下面yjbys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选择在本溪高新区创业?“这里有舒心留人的环境。”张华说。高新区提供实验室,免除3年租金共20多万元,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保障,让创业者们坚信脚下这片土地就是梦想起飞的地方。

  搭建优质平台引得“凤凰”来

  2010年以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本溪高新区面临发现新市场、衍生新产品、提供新服务的内在需求。为此,本溪高新区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

  为帮助人才顺利创新创业,本溪高新区开展“千名院士专家进千户企业”“万名院士专家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等创业服务活动。释放“双百联动”“人才+双创”活动的综合效能,通过对接会等形式牵线搭桥,有效解决人才想创业却没有项目的现实难题。

  在本溪寨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渤海大学粮油科学研究所所长马涛教授正致力于开发一系列健康产品。企业自从与马教授的团队对接后,就由原来单纯的粮油生产加工逐渐向生物科技、生态农业领域进军。公司董事长卢丙轩对记者说:“有了马教授的坐镇,我们企业定位更准了,思路更广了,后劲更足了,也更有胆量去投入了。”

  根据创业者需求,本溪高新区重点针对已初步开展创业行动的人才,进行示范培训。针对小微企业人才,重点培训互联网思维与商业模式变革等内容;针对大学生村官创业人才,重点开展推进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种植等技能培训。

  本溪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文攀介绍,高新区落实现有创业就业方面的43个政策文件,争取国家、省对创业人才项目补贴、科研经费等支持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重视人才成为区、企共同文化基因

  “没房、没车、没钱”,这是曾在一线城市工作多年的刘峰对自己生活境况的概括。自从加入辽宁迈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来,不到3年时间,刘峰就在产品开发技术部的团队里独当一面,买了8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上了私家车。刘峰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扶持力度大,对外来人才的政策好,是我把事业和家庭都安在本溪的原因”。

  辽宁迈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本溪高新区引才聚才的成功典型。留日博士李文欣2009年来到本溪创办这家企业。短短几年,公司人才队伍壮大近4倍,拥有两支海外专家团队,年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

  问及企业发展的秘诀,李文欣博士认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人才,“凭借慧眼选对人,凭借努力培养人,凭借共赢留住人。”他说。

  如今,重视人才、服务人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渐成为本溪高新区的文化基因,独具本溪特色的人才创业精神和创业传统正在形成。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