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兵“村官”和他的创业富民梦

发布时间:2017-04-25 编辑:汉杰

  大学生村官依靠自身优势和专长,可以带领百姓致富,下面yjbys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个退伍兵“村官”的创业富民梦,供大家欣赏。

  我出生在正阳县邹楼村,18岁入伍,19岁入党,20岁退伍返乡。如今我是河南龙泰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阳县真阳镇人大代表、邹楼村党支部书记兼民兵营成员。

  1992年,我从部队退伍返乡,村支书推荐我到唯一的村办企业正大市场任经理。这家刚刚创业的村办企业是一个车辆配件经营、停放租赁、维修的聚集地,人员车辆分散复杂,车辆停放租赁费催缴困难。5个月下来,我催缴租赁费跑破两双军用鞋,还有2万元“无主账”要回不来。正大市场是村民集体企业,催不回来欠款是经理的失职,我只有自己拿出2万元补齐欠款,给全村群众一个交代。

  在县人武部、县工商局、县公安交警大队和真阳镇政府的配合下,我们对正大市场进行一次全面综合治理,很快把市场纳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虽然市场管理秩序有了改善,但是仅凭每年收取车辆停入租赁费四五万元,如何让乡亲们脱贫致富?

  2007年,正阳县城镇建设热火朝天。我瞄准机会组建了一个建筑施工队,动员全村30名能工巧匠加入,我和员工一起在工棚里吃饭睡觉。我还积极参加新型职业农民转型升级培训,走进党员远程教育课堂,系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和建筑设计等专业知识。白天,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我都如饥似渴地攻读建筑设计图书。夜晚,工棚里早已鼾声大作,我还在路灯下埋头苦读《企业经营管理》。就这样,我硬是把建筑专业及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远程职业教育课程啃了下来。

  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公司先后承揽了20多项城镇居民小区重点民生工程,所建工程项目先后荣获县级以上优质工程10多项,公司每年建筑务工收入达到3000万元。公司的300名农民工平均月工资4000元。

  2015年1月,全村80名党员全票选举我为村支书,村民兵营也选我为村民兵营教导员。为了让乡亲们富裕起来,我走访全村4000多党员群众和民兵青年,放弃节假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理出了“一抓生态搞观光,二抓建筑保环保,三抓副业搞服务,接二连三促增收,家家户户有项目,城郊经济富邹楼”的发展思路。去年,我还被村的选民推荐为真阳镇人大代表,光荣地成为邹楼村民的形象代言人,我向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依靠产业扶贫,发展城郊观光农业》的议案,受到镇党政领导的重视,把邹楼村规划为真阳镇无公害瓜果蔬菜观光旅游示范区,为邹楼村民提供发展现代观光旅游农业和创意农业的优惠政策,营造了发展环境。

  在了解各方情况后,我结合邹楼村地少人多,城郊生产瓜果蔬菜的资源条件,在西郊沿正阳—确山公路两侧的四楼、张楼、邹楼等6个村民组分别建起了600亩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共建大棚600多座,引导乡亲种植特色草莓、大棚瓜果、花卉和反季节蔬菜。为解决农副产品流通难的问题,我采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形式,建立了邹楼村千亩无公害瓜果、蔬菜基地和人大代表创业实践基地,采取“田园超市”、“田头市场”的办法,积极动员组织担任超市、饮食店、批发市场经理的战友、同学、朋友以及瓜果蔬菜经纪人、小商贩到园区观赏采购。我利用地缘、人脉、公司运输条件专门成立了瓜果蔬菜快递服务队,随采随销,让县城居民吃上安全放心的新鲜瓜果蔬菜,使邹楼村成为全市“一村一品”无公害蔬菜专业村。

  描绘蓝图容易,让全村人实现共同富裕奔小康却是一件难事,但在我眼里,只要勇攀登,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曾向镇党委领导说:“我对乡亲们许下承诺,在我任职内一定把邹楼村打造成绿色生态、美丽富裕的家园,不达目的,决不收兵!”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