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三个村官合伙养鸽“蛮拼的”

发布时间:2017-03-16 编辑:1025

  在泸州龙马潭区长安镇张嘴社区,有三个远近闻名的大学生党员村干部—石泉、郑小茜和黄志。他们扎根农村,带领40户农户养肉鸽,年产值上千万元,成为当地致富的“领头雁”。



  “跟着大学生,致富不吃亏。”指着一群群活泼的肉鸽,张嘴社区八组59岁的合作社社员陈学继告诉笔者,他在种地之余,跟着大学生们学习养殖技术,每年养殖种鸽500多对,年出栏乳鸽7000多只,年产值10多万元。

  2011年,郑小茜、黄志与富有养殖经验的石泉通过开展股份合作,三人投入60多万元资金,在当地发展肉鸽养殖业。他们实行订单销售,还引进农家乐延长产业链,成为当地致富能手。随后,他们成立了长安肉鸽养殖专合社并注册了商标,成功带动社区内40多户社员发展养殖业共同致富。

  石泉(右)和郑小茜查看鸽苗孵化情况。

  三个大学生村官在农家乐讨论下一步计划。

  郑小茜进入小区推销鸽蛋,让小朋友免费试吃。

  “养殖的风险很大,一定要注意防疫工作和开拓市场,坚持就有出路。”合作社理事长石泉说,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在遭遇“禽流感”风波时,他们百般努力才带领社员挺过了难关。目前,仅仅在泸州城区,他们就拥有40多家固定客户,产品还供不应求,其中泸州城区六成以上的新鲜鸽都出自他们的合作社。截至目前,该合作社养殖种鸽3万余对,年产值逾千万元,社员户平增收约7万元。

  黄志告诉笔者,下一步,合作社还将在泸州城区开一家肉鸽品牌实体店,同时,依托电子商务销售模式进行市场运作,让肉鸽餐饮走近大众餐桌,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养殖中来。

栏目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